車梓豪
[內容提要]如何加快老工業基地再振興,是當前經濟發展現實性、緊迫性的艱巨任務。本文以本溪為例,探索老工業基地再振興綜合戰略措施和政策體系,以期為決策部門提供參考依據,加快我國老工業基地再振興的步伐。
[關鍵詞] 本溪 綜合政策實施區 老工業基地
東北工業基地再振興是一項涉及面廣、研究領域較深的前沿性課題,也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帶有戰略性的大問題。本溪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重要組成部分,剖析對本溪提出的政策建議,對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再振興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一、進一步提高對老工業基地再振興的迫切性與必要性的認識
黨的十九大報告清晰擘畫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間表、路線圖。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應當明確,上述宏偉目標的實現必定需要東北的支持,本溪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責無旁貸。因此,進一步提高對老工業基地再振興的迫切性與必要性的認識是十分重要的。
二、依托“四個著力”和“三個推進”加快本溪老工業基地再振興
2015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就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提出了“著力完善體制機制、著力推進結構調整、著力鼓勵創新創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2017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遼寧代表團審議時,提出了“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推進干部作風轉變”要求。本溪應當按照習總書記“四個著力”和“三個推進”的要求加快再振興步伐,成為遼寧乃至東北地區老工業再振興的帶頭城市。
三、建立“再振興綜合政策實施區”
從戰略性、高質量發展上看,建議本溪選擇適當縣、區開辟“再振興綜合政策實施區”,實行綜合性配套再振興,合理解決問題、取得經驗、形成完整政策體系,最后再全市推廣。本溪老工業基地有關問題已經顯現,再振興需要的物質基礎相對雄厚,建立“再振興綜合政策實施區”的條件現已具備和成熟。需要說明的是,綜合性政策實施區并非以減稅讓利為主要目標,其政策取向主要是發展市場機制、引導產業結構調整,形成產業再振興與市域經濟再振興密切結合、市域優勢產業培育與市域綜合發展密切結合、市域大規模技術升級與興地富民密切結合、高質量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密切結合,各種經濟關系趨向協調的局部發展環境。
四、加大向市場經濟轉變的各項措施落實力度
本溪是計劃經濟實行最徹底的地區之一,受計劃經濟影響市場經濟機制的發育還不夠完善,因此在再振興工作中應注重加大向市場經濟轉變的各項措施落實力度,主要包括政府職能、經濟制度、財稅體制、社會保障制度、要素市場發育、資產優化重組等方面的改革。其中特別建議研究和制定具有本溪特點的所有制結構調整改革,鼓勵多種所有制形式發展。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特別是要加快民營企業的發展,進一步對國有資產通過多種形式實現資產重組與內在機制轉換。
五、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力度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深入,東北亞國家相繼開放給身處東北的本溪帶來重大發展機遇。東北亞區域多個國家正在推出對外合作新機制,如韓國的“歐亞倡議”、蒙古國的“草原之路”、俄羅斯的“歐亞經濟聯盟”等,與我國“一帶一路”形成互動。這標志著本溪對外開放和引進外資正進入一個重要的新階段,本溪以其結構特征將有可能成為國際大資本的主要區域取向,這對本溪老工業基地再振興有重大意義。本溪應當抓住機遇,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放開的政策是向國際大資本傾斜、向鋼鐵產業綠色轉型、循環經濟、生物制藥等整體技術改造和利用規模經濟傾斜,應當鼓勵基礎產業的國有企業引進外資與外資“嫁接”改造。
六、對第三產業發展制定專門的扶持政策
產業結構合理化對本溪興地富民具有重要的作用。建議本溪對鋼鐵產業綠色轉型、生物制藥、循環經濟、文化旅游、生態農林產業制定專門的扶持政策,對第三產業發展制定專門的扶持政策,這一舉措有著重大戰略意義。另外,建議本溪對區域內導入替代產業政策應當格外予以重視,在這方面有必要吸收、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對區域主導產業趨于衰退的區、縣要制定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對帶入新產業的資本投入給予一定的優惠支持。
七、進一步協調產業再振興與市域再振興之間的關系,縱向與橫向再振興密切關系
優惠政策要向重點產業的技術改造傾斜,把再振興當做提高市域產業整體技術構成的重點。具體說,鋼鐵產業綠色轉型、生物制藥、生態農林等產業都應當在自己的產業振興規劃中明確在市域再振興的位置和作用,提出具體措施。防止離開老工業基地整體再振興去搞單一的產業振興,堅決防止新推的產業單一的外延擴大,而是忽略了地區整體再振興。另外,市域發展戰略應當擺脫追求產值規模的舊模式,對通過深加工、改善產品結構、多元化經營等能夠使經濟增長不斷陜于資源投入增長的項目、對能夠使國民收入增長快于產值規模增長的項目給予明確的政策扶持,真正做到高質量發展。
八、要強化對地區分工的有關政策,防止形成區域性自我配套、自我封閉體系的形成和地方產業同構化傾向
各級縣、區政府應當鼓勵跨地區的聯合與資產重組發展,鼓勵向集團化方向發展,鼓勵兼并。對資產重組中體制性障礙,如地方行政性壁壘、審批權限等應當形成專門的排除政策;要加強對老產品、名牌產品的改造扶持。本溪一些老產品、名牌產品之所以銷售艱難,并非質量不高,也并非沒有市場需求,關鍵在成本剛性和產品檔次。本溪老工業基地再振興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是,以價格競爭為主的行業中沒有成本優勢;在以非價格競爭為主的行業中產品檔次不高。在再振興戰略中,對不同的產業要規定最直接的振興目標,由于外在原因使成本高居不下的,要通過社會配套改革把企業包袱堅決分離出去,非價格競爭為主的行業要加速創新改造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
九、加大資金融資規模渠道路徑
一是認真研究國家對東北老工業基地再振興相關政策,找準突破口積極爭取國家、省財政的投入。二是政府廣辟財源,加大稅收和其他征繳力度。增加財政收入,設立再振興專項資金。三是充分發揮金融企業融資渠道作用,政府給予企業提供一切方便條件,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積極爭取企業呆死賬對沖事宜。四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注重東部產業轉移和國外大資本的引進,以及民間資本的介入。五是通過項目融資、金融信托和金融租賃業務,擴展融資渠道。
十、出臺人才引進優惠政策
隨著本溪老工業基地再振興的推進,人才問題日顯重要。在人才問題上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科技人才的培養、引進。對現有科研人員送往高校、科研院所進行再教育學習,提高他們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出臺人才引進優惠政策,吸納頂尖科研人才到本溪工作;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建立研究基地,充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人才作用。二是企業家隊伍的人才培養、引進。通過學習、合作等方式培養一批懂市場經濟規則、勇于創新進取的企業家人才。三是技術精湛產業工人培養、引進。通過技能培訓、技術大比武等方式對現有的產業工人進行技能提高,同時對緊缺的高級技工可以高薪聘請。
(作者單位:電子科技大學經管學院)
責任編輯:梁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