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日本《文化遺產保護法》中染織工藝保護法律制度的建設過程與經驗啟示*

2020-02-25 04:35:12鐘朝芳
文化遺產 2020年1期
關鍵詞:法律工藝制度

鐘朝芳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立法保護文化遺產的國家,尤其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日本的經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力推廣,并被納入“人類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和保護的整體框架中,成為人類社會共有的財富。(1)胡澎:《日本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上的措施》,《戰略與管理》2014年06期。盡管日本對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制度建設進行了不懈的探索,但是文化遺產保護是一個涉及諸多方面的系統工程,其法律制度建設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實踐性。本文以染織工藝保護為例,對日本現行《文化遺產保護法》(以下簡稱《文保法》)中染織工藝保護的法律制度建設過程,以及現行法律制度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對日本學者針對問題所提出的一些改進建議進行論述,進而提煉出對我國相關法律制度的建設和完善的可資借鑒之處,以期有助于拓展我們對傳統工藝保護的思路和視野,提高傳統工藝保護的科學性。

一、 《文保法》中染織工藝保護法律制度建設過程

日本政府于1950年5月30日頒布了《文保法》。在《文保法》中,作為“無形文化財”中工藝技術的一個類別,將染織工藝作為“選定無形文化財”納入了保護。在這之后,和染織工藝相關的法律制度經過1954年、1975年以及2004年的三次修訂,直至發展成現行的法律體系。

《文保法》制定后的1950年至1954年期間,針對瀕危對象,作為 “選定無形文化財”,共選定了17件染織工藝納入保護對象。當時,將民俗文化遺產視為“民俗資料”,與“建筑物”“美術工藝品”一并被共同作為“無形文化財”的一部分,這一部分還未與染織工藝的保護相關。

在1954年的《文保法》修訂中,完全廢除了“選定無形文化財”制度,取而代之的新制度是“重要無形文化財”的指定,以及“應采取記錄在冊等措施的無形文化財”的選擇。只不過這段時間對技術傳承者的認定標準還局限在“相應的工藝技術的高超習得者,或者對這些技術有正確的領會且精通該項技術的人”,即實行針對每一個手藝人進行個人認定的“逐一認定”,團體不作為認定對象。而如果技術是由多數人組成的集體傳承,則將集體的代表人物認定為技術的傳承人,即“綜合認定”。同時,針對“重要無形文化財”以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設有“應采取記錄在冊等措施的無形文化財”制度。被完全廢除的“選定無形文化財”中的染織工藝中,在修訂后的1955年至1957年間,除“裱裝金欗”“植物染·藍染” “烏梅”以外的“選定無形文化財”,都被劃歸到了“重要無形文化財”和“應采取記錄在冊等措施的無形文化財”中。下表為“選定無形文化財”染織類別在經過1954年的《文保法》的修訂后發生的框架變化。

表一1954年《文保法》的修訂后“選定無形文化財”染織類別的變化

資料來源:菊池理予:《無形文化遺産としての工蕓技術-染織分野を中心として-》,《無形文化遺産研究報告》2011年第3號,第49頁。

在這次修訂中,在民俗文化遺產方面,和“物質民俗資料”保護相關的制度被從“有形文化財”范疇中剝離了出來,為其新設了“重要民俗資料”的指定制度。與之匹配的是,針對非物質的民俗資料,創設了“應采取記錄在冊等措施的無形民俗資料”這一選擇制度。正是在這一時期,作為“重要民俗資料”的工具及其相關資料的保護,以及作為“應采取記錄在冊等措施的無形民俗資料”的與染織工藝相關的習俗的保護自此開始。

《文保法》在1975年修訂中,其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著眼于保護文化遺產中不可或缺的技術的保護,即對非物質的“技藝”進行選定。將“綜合認定”改為“保持團體認定”, 即在某項藝能或技法中,個人的角色很淡,而且掌握這項藝能或技法的人數也較多,就可以對以這些人為主所構成的團隊進行團體認定。新設了對傳承人或者傳承團體進行認定的“選定保存技術”。與染織領域相關的“琉球藍制造”“烏梅制造”“梭制作”“手動織布機制作”“粗芋制造”等被認定為“選定保存技術”;其二,在民俗文化遺產方面,將“民俗資料”改稱為“民俗文化財”。于是,“重要民俗資料”變為了“重要有形民俗文化財,“應采取記錄在冊等措施的無形民俗資料”變為了“應采取記錄在冊等措施的無形民俗文化財”。

《文保法》在此后的2004年的修訂中,將“民俗技術”作為“民俗文化財”進行保護。另外,還新設了“登錄有形民俗文化財”制度,作為“重要有形民俗文化財”指定制度的補充。

將1954年《文保法》修訂開始直至現行法案中的“無形文化財”工藝技術分類里的染織領域,以及“應采取記錄在冊等措施的無形文化財”“選定保存技術”的指定、選擇、選定進行統計,共有“江戶小紋”“正藍染”等91種染織工藝被認定為“無形文化財”。其中,屬于“重要無形文化財(逐一認定)”的為47種,屬于“重要無形文化財(保持團體認定)”的為7種,屬于“應采取記錄在冊等措施的無形文化財”的為18種,屬于“選定保存技術(逐一認定)”的為13種,屬于“選定保存技術(保持團體認定)”的為6種。另外,“阿波藍栽培加工工具”“藝北的染織工具及草木染的藏品”等11種染織工藝相關的工具及藏品被相繼指定為“重要有形民俗文化財”,“阿波的粗布紡織習俗”“越后的在品布紡織習俗”等9種和染織工藝相關的習俗被相繼選擇為“應采取記錄在冊等措施的無形民俗文化財”。

經過這一系列的變遷,日本完成了現行染織工藝保護的法律制度的建設。可以明確:在歷史上或是藝術上具有很高價值的染織工藝被作為“重要無形文化財”和“應采取記錄在冊等措施的無形文化財”進行保護;與之相關聯的制作材料和工具的技術被作為“選定保存技術”進行保護;有資料價值的工具及其資料被作為“重要有形民俗文化財”及“登錄有形民俗文化財”進行保護;紡織習俗作為“應采取記錄在冊等措施的無形民俗文化財”進行保護。即現在和染織工藝相關的保護法律制度主要由以下幾項構成:(1)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藝技術染織類別的“重要無形文化財”的指定;(2)“應采取記錄在冊等措施的無形文化財”的選擇;(3)和文化遺產處在不同范疇的“選定保存技術”的選定;(4)民俗文化遺產的“重要有形民俗文化財”“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的指定;(5)“登錄有形民俗文化財”的登錄及“應采取記錄在冊等措施的無形民俗文化財”的選擇。

從總體上看,日本《文保法》中染織工藝保護法律制度建設過程,是從物質形態文物的保護上,逐漸擴展到對依附于人的“技藝”的保護上,進而再擴展到對染織工藝所承載的文化習俗的保護上。無庸置疑,日本很多傳統染織工藝沒有走向衰亡,甚至走向新的繁榮,這和《文保法》的不斷修正和有效實施有直接關系。文化廳的行政長官柳橋真對建設過程評價道:“前任者們盡制度允許的最大可能、最大限度地去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方法,并為我們留下了實績”。(2)柳橋眞:《選定保存技術の歩み-工蕓技術の観點から-》,《月刊文化財》2006年第516號,第15頁。

二、 《文保法》中染織工藝保護的問題探討

柳橋真還指出:“越是接近現代事態的變化就變得越加讓人應接不暇,之前從來沒有想過的困難接踵而至,法律也只能處在一種追趕這種變化的境地”。(3)柳橋眞:《選定保存技術の歩み-工蕓技術の観點から-》,第15頁。即染織工藝保護的法律制度建設不是短期行為,需要根據新情況,不斷地進行修正和完善。日本相關學者對現行《文保法》中染織工藝保護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形成了諸多爭議焦點。

(一)《文保法》中染織工藝保護的問題點

以下是結合日本學者對現行《文保法》中對染織工藝保護的不完善之處的探討而梳理出的核心問題點。

1.概念分類的混亂與矛盾

在日本的染織工藝中,囊括了纖維和染料的制作技術、織造反物(用于制作和服腰帶的布料)的技術、制作生產工具的技術、修理以及保存染織品的技術等眾多“手藝”。染織工藝一般分成以下幾道工序:①制作原材料(包括原紗材料、染料和其他材料)的技術;②將原絲材料制造成絲線的技術;③將絲線制造成布料的技術;④裝飾布料的技術;⑤裁剪布料制造成染織品的技術;⑥制作·修理生產工具的技術;⑦保存·修復染織品的技術。(4)菊池理予:《我が國における工蕓技術保護の歴史と現狀-染織技術を中心として-》,《無形文化遺産研究報告》2011年第5號,第4頁。在以上這些工序中,①~⑥是制造染織品階段所用到的技術,而將制造出來的成品進行維護保存的技術為⑥~⑦。如,1955年被認定為“正藍染”傳承人的千葉綾,可以獨自一人完成①~⑤的工序,即包括從栽培麻或靛藍在內的采集纖維、制作絲線、紡織、染色、裁剪整個制造過程;1974年被認定為“喜如嘉的芭蕉布”傳承團體的喜如嘉的芭蕉布保存會也是從線芭蕉的栽培開始至完成織布,囊括了①~④的制造技術。還有,“江戶小紋”、“長板中型”這樣的型(模板)染、友禪染等染布技術,則是一種能對布料進行裝飾的技術(對應④)。同樣都是型染的型繪染還需要自己設計圖樣并雕刻出模板(對應⑥),并用該模板染布(對應④)。可見其工序有一定的跨度,同時還可以發現有著共通的地方。綜觀被選定為“重要無形文化財”保護對象的91種技術,我們可以發現,大多數都是包含有③或④的技術,而“選定保存技術”則大多是不包含這兩個工序的技術,即主要是對應原材料和生產工具的制造技術。

但是,也有一些技術不適用以上的分類規律,如在三重縣鈴鹿市白子町、寺家町出產的染色用型紙“伊勢型紙”。“伊勢型紙”是制作“江戶小紋”時不可或缺的工具的制造技術(對應⑥)。按照分類規律,這一技術更適合被歸為“選定保存技術”。然而這項技術在《文保法》建設的初期就被選定為“選定無形文化財”,即使經歷了1954年的法案修訂,“伊勢型紙”仍然和“江戶小紋”一樣被指定為“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1952年,工藝學會理事西川友武在以《無形文化財和染織工藝》為主題的講演中指出:“僅僅對‘伊勢型紙’實施保護,而不同時伴隨對其使用層面的保護(‘江戶小紋’的型付技術),最終只有‘伊勢型紙’技術得以留存,這是毫無意義的。最好是能綜合地進行考量,將能夠支撐整個產業形態的各個方面納入到保護中來,否則保護便無從談起”。(5)西川友武、村岡景夫、本吉春三郎:《無形文化財と染織技術座談會》,《染織美術》1952年第14號,第27頁。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在當時相關研究者已經認識到“伊勢型紙”和“江戶小紋”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伊勢型紙”在紀州藩的庇護下,在白子町獲得發展,而“江戶小紋”起源于江戶(現在的東京)并得以蓬勃發展。因為它們都是各自地域中的代表產業,雖然“江戶小紋”的染色技術和“伊勢型紙”的雕刻技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但是很難將二者集合在一起按照“重要無形文化財”中的“綜合認定”進行認定。另外,如果將其中一方按照“應采取記錄在冊等措施的無形文化財”對待的話,就無法將二者放于同等重要的位置進行保護。菊池理予認為,當時人們之所以將“伊勢型紙”和“江戶小紋”一起納入“重要無形文化財”進行保護,正是因為經歷了這樣的爭論。(6)菊池理予:《我が國における工蕓技術保護の歴史と現狀-染織技術を中心として-》,第7頁。可見,染織工藝保護法律制度在劃分上尚有混亂之處,而這種混亂的概念有必要進行認真的梳理和澄清。

同樣,由于“應采取記錄在冊措施的無形文化財”也和“重要無形文化財”一樣,沒有在工序上設置甄別,在被選擇的技術中,也有一些可以看到“選定保存技術”的要素。如1957年被選擇的“紫根染·茜染”中的絲線染色技術(對應②),應更加接近“選定保存技術”。

更能說明混亂與矛盾的例子是“重要無形文化財”中的“小千葉縮·越后上布”(1955年被指定,之后經歷過兩次修訂)以及“選定保存技術”中的“芋麻生產·芋引”(在1991年被選定)。芋麻作為“小千葉縮·越后上布”的原材料,盛產于江戶時代的越后地區,而現在則使用的是由福島縣的昭和村生產的芋麻。如果要對“小千谷縮·越后上布”實施保護,對其原材料芋麻的保護也是不可或缺的。將“芋麻生產·芋引”選定為“選定保存技術”后,在昭和村修建了包括名為“芋麻工藝館”這一展示廳在內的設施,致力于培養新人和技術傳承。從技術工序層面來看,被選定為“選定保存技術”的昭和村的芋麻栽培和麻紡技術是對應上文染織工藝工序的①的技術。而對應上文染織工藝工序②、③的技術則被作為“重要無形文化財”中的“小千谷縮·越后上布”受到保護。也就是說作為制造同一個保護對象的技術,被同時分配在了“重要無形文化財”和“選定保存技術”中實施保護。

2.實施機制的片面與割裂

根據《文保法》第二條的規定,“無形文化財”為“演劇、音樂、工藝技術及其他的文化產物,且在我國的歷史上或者藝術上具有很高價值的對象”,而“民俗文化財”為“對了解我國國民生活的變遷不可或缺的文化遺產”。前者針對的是非物質的“技藝”本身,后者側重于歷史史料乃至資料層面的記錄。這種不同也反映在了“無形文化財”和“無形民俗文化財”的認定對象上。“無形文化財”是將擁有對應技術的特定個人或團體認定為“保持者(傳承人)”;而“無形民俗文化財”的指定對象則是風俗習慣、民俗表演藝術、地方節慶等和一般民眾的生活、習慣、節慶相關的事物,并不會對特定的個人或團體進行認定并推舉出“保持者”。因此,“無形民俗文化財”包含在“民俗文化財”的范疇內,而不包含在“無形文化財”的范疇內。我們可以明確地看到,無法納入“無形文化財”中進行保護的工具以及和染織工藝相關的習俗都被納入到了“民俗文化財”之中受到保護。還有,在現行的體制中,歸納在“重要無形文化財保持團體”的原材料和生產工具的制作技術被視作“文化財”,如果被選定為“選定保存技術”的話,其原材料和生產工具的制作技術就不會歸屬到“文化財”中,這就使“無形文化財”和“選定保存技術”劃清了界限,將“技藝”按照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甄別。于是,菊池理予指出:在這樣的法律制度下,染織工藝保護的實施是片面與割裂的。(7)菊池理予:《我が國における工蕓技術保護の歴史と現狀-染織技術を中心として-》,第11頁。

在此,以麻紡為例來說明染織工藝保護的片面。日本不同地區的麻紡的工序和方法是不同的,如栃木縣和群馬縣的麻紡就有相異之處。要揭示不同地區麻紡的過去技術的全貌,在研究麻紡的“技藝”之外,還必須研究和染織工藝相關的重要要素——制造工具和古代藏品。但是,制造工具和古代藏品是作為“有形民俗文化財”受到保護的,而在“選定保存技術”中,即便對制作工具的技術實施保護,也仍不能讓制造工具的本身和古代藏品得到保護。

此外,還可以以“重要無形文化財”中的“小千谷縮·越后上布”為例,來說明染織工藝保護的割裂。“小千谷縮·越后上布”的原材料生產(昭和村的芋麻栽培和麻紡技術)作為“選定保存技術”受到保護,和制作技術相關的工具和資料(越后縮的紡織工具及相關資料)則被作為“重要有形民俗文化財”受到保護。因此,在具體保護措施中也是從不同角度來進行。同樣是數字化記錄,1975年3月,日本相關部門從“重要有形民俗文化財”保護角度出發,對越后縮相關的工序和習俗進行了記錄,制作了《紡織習俗I》,即非物質民俗資料紀錄片第二十集。1980年至1981年期間,又從“無形文化財”保護角度出發,制作了昭和村的芋麻栽培和麻紡技術的電影。盡管像這樣從多個方面構建起來的工藝技術保護機制,但把它們放在不同的類別框架中進行保護,也相應地帶來了無法整體性保護的弊端。

(二)從綜合視角出發進行染織工藝保護的提議

日本的染織工藝是和技術擁有者的生活相伴相生的。在小千谷,用織布機紡織是冬天女性的重要工作,而其產品——“反物”則是居家的一種收入來源,迎娶媳婦的時候要求其具有織布手藝這一現象成為當地的習俗。在琉球,曾用來繳稅的織物“貢納布”,規定技術必須達到一定的水準才能成為征收的對象,并由此促進了技術的發展。就這樣,從各個地域的生活和習俗中孕育出了各自不同的生產技術。另一方面,染織工藝的發展與其產業的發展密不可分。日本的染織工藝在明治初期得到大發展的原因是染織業的發展。以京都為首的日本染織界在“殖產興業”政策的推動下,積極學習和引進西方先進的工藝技術的同時,結合自己的傳統進行技術革新,在很短的時間內,使日本染織業在產品的多樣化、生產方式的產業化等方面取得了世所矚目的進步。(8)趙云川:《日本近代染織工藝的引進與革新》,《藝術設計研究》2014年第2期。因此,我們不可以將染織工藝從孕育它的背景中割離出來進行保護。菊池理予認為,在對染織工藝實施保護的時候,地域習俗是要考慮的一個重要的要素。同時,染織工藝和產業的關聯這一點,也是不可忽視的。(9)菊池理予:《我が國における工蕓技術保護の歴史と現狀-染織技術を中心として-》,第7-11頁。基于以上,研究染織工藝保護法律制度應該突破現有的框架,也就是說技術不僅僅只局限在“技藝”本身上,也要和支撐“技藝”背后的習俗、產業等整體關聯在一起進行考量。

針對染織工藝保護法律制度的混亂與矛盾、片面與割裂的問題,日本民藝協會理事長村岡景夫在1952年以“無形文化財和染織工藝”為題的座談會上談到:“對于已經成為過去的文化遺產的保護其實相對還是比較簡單的,但是現在還存活著的技術如果被拋棄了的話,只能面對消亡的命運。如何去保護傳承這些技術,且能讓這些技術在未來的世界中發揮出積極的作用,這個問題才是保護工作中的難點。這些技術和產業層面有著很大的關聯,所以在建構保護措施的時候必須將非常復雜的生產關系也考慮進來。如果只是將其作為一個抽象的技術進行片面的保護,是絕對不能對這些技術起到保護傳承的作用的”。(10)西川友武、村岡景夫、本吉春三郎:《無形文化財と染織技術座談會》,第26-27頁。這表達出了對染織工藝實施綜合性保護的重要性。

近年來,日本相關學者越來越關注從綜合視角來進行保護文化遺產這一議題。如,2009年1月號的《月刊文化財產》,即作為“文化財的綜合保存、活用和城市建設”的特輯號,以“文化財的綜合保存、活用為目標——文化財的種類搭配”為主題展開討論,其中就探討了關于“重要無形文化財”的輪島涂和“重要有形民俗文化財”的輪島涂制作工具及產品的綜合保護問題。(11)日本文化廳文化財部:《文化財の総合的な保存·活用をめざして-文化財の種別ごとの取り組み-》,《月刊文化財》2009年第544號,第24-36頁。也有學者專門對染織工藝整體性保護問題提出了一些改進的思路。如,菊池理予在《我國工藝技術保護的歷史與現狀——以染織工藝為例》一文中,指出應對與染織工藝的“技藝”相關聯的事物進行一體化保護,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綜合性地理解染織工藝這一文化遺產。文中還提出了具體的建議:與織染技術相關的民俗和工藝技術的數字化記錄,應該打通保護體系中不同類別框架的壁壘,將它們合在一起進行全方位記錄,在操作過程中便有可能創建新的記錄方法。(12)菊池理予:《我が國における工蕓技術保護の歴史と現狀-染織技術を中心として-》,第10頁。關于染織工藝的記錄保護工作,深津裕子在《染織工藝的記錄保護工作——以紡織、絲線、縫制為中心》一文中,認為不僅要對紡織、絲線、縫制技術等的從古至今的歷史變遷過程進行記錄和驗證,還要與設計教育的實施、發展現狀的調查等聯系在一起綜合考慮和進行。(13)深津裕子:《染織技術の記録·保護への取り組み-製織·製糸·縫製を中心に-》,《無形文化遺産研究報告》2010年第4號,第57頁。

可以說,日本學者對現行《文保法》中染織工藝保護法律制度進行了認真的反思,并從反思中積極探索染織工藝保護法律制度改革的出路,即從“整體性關聯”的綜合視角出發來進行染織工藝保護。

三、《文保法》中染織工藝保護法律制度建設經驗及其啟示

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立法時間較晚,法律制度建設還比較倉促和粗糙。涉及到傳統工藝保護的法律主要有:1982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1997年頒布的《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以及2010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以上法律自實施以來,有成就,也有失誤。即使像《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雖經過5次修訂,但仍然存在不足。有學者分別指出了上述法律的不完善之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是針對具有歷史和藝術價值的物品的保護,但難以對大量的與民眾歷史生活相關的,至今依然部分活態傳承的工藝品及代表性實物進行保護。(14)張西昌:《傳統手工藝的知識產權保護研究》,西安美術學院2013年碩士學位論文,第29頁。《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保護范圍限定在國內外享有聲譽的手工藝品種和技藝,大量與民生相聯系的,以及非造型類的手工藝形態并不在保護之列。(15)張西昌:《傳統手工藝的知識產權保護研究》,第28頁。《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從非物質文化的角度切入,對于以往重視物態保護的法律條例形成補充。該法在頒布后引來了學界和社會層面的廣泛討論,但這些討論基本上還都集中于字面推敲和法理層面探討,至于在法律實踐中的成效及缺憾,目前還未得到較為有效的反饋。(16)張西昌:《傳統手工藝的知識產權保護研究》,第31頁。由于法律自身的局限,我國傳統工藝保護走了曲折的道路,有很多慘痛的教訓。有學者一針見血地指出:“在現代文明的強勢話語下,傳統對自身的命運幾乎沒有話語權。而在以傳統為名的具體保護操作中,常常是在破壞傳統。”(17)張西昌:《“保存”與“保護”:非遺資源的存亡和走向》,《上海藝術評論》2016年第5期。具體到中國傳統染織行業,其作為農耕時代的產物,與現代染織行業在功用性產品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即傳統染織工藝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采取適合其發展的科學化保護措施,才是解決危機的關鍵所在。(18)劉安定、邱夷平:《中國傳統工藝的保護研究——以染織工藝為例》,《 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第8期。因此,構建完善的法律保護體系是我國做好傳統工藝全面保護工作的必然選擇。

日本的《文保法》中染織工藝保護的法律制度建設的經驗,對我國傳統工藝保護法律制度建設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尤其是日本學者們對現行法律制度的反省和思考,對我們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總的來說,主要有以下三點啟示。

(一)與時俱進,積極應變

時代的變化日新月異積極應變,日本《文保法》和染織工藝相關制度的三次修訂,就好比順應時代變化的三次轉型,每一次轉型都拓寬了染織工藝保護的范圍和視野,改變了染織工藝保護的模式和方式,并逐漸走向科學化、系統化,使得日本的染織工藝保護始終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然而,日本相關人士不滿足于現狀,他們以問題為導向,深刻反思,不斷提出新理論、新思想和新舉措,積極推動法律制度的完善發展。從日本《文保法》和染織工藝保護的案例,足見傳統工藝保護法律制度建設的與時俱進,積極應變。因此,我們要直面法制建設的長期性和復雜性,像日本一樣在實踐中摸索前行,做到適應新形勢新變化,永不懈怠地進行反思和修正,改變那些不合時宜的固有觀念、傳統做法,分期建設,分步實施,以探索中國特色的傳統工藝法律保護的最佳路徑。

(二)構建分類體系,實行分類保護

隨著非遺保護工作的推進,工作重心的轉移,以及非遺研究的不斷深入,都需要對非遺保護的分類體系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完善 。(19)段曉卿:《非遺分類及非遺階元系統建構研究》,《文化遺產》2018年第4期。日本《文保法》中對染織工藝的保護是分類別進行建設的,隨著三次修訂中的增加和調整,構建了五大類別的內容體系,并實行分類保護。新類別的提出和新制度的建立,不僅更新了人們的觀念,也因為在保護和扶持政策上的區別對待,增強了保護的可操作性和精準度。我國與傳統工藝保護相關的法律制度總體上屬于基本法的范疇和指導性的制度,許多條文只是較為原則性的規定,沒有進一步在分類和定義上作出細分。所以我們應學習借鑒日本的成功經驗,對相關法律制度予以擴充和完善,對其中的主要制度進行細化和分類。分類的目的絕不是分類本身,而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傳統工藝的科學化保護。所以,構建分類體系不僅需要制定明確的分類標準,而且需要提出與分類相匹配的要求、政策,建立起嚴格的規范。

(三)采用“整體性關聯”綜合視角,推進活態傳承

在傳統工藝傳承發展過程中,活態傳承能達到其保護的終極目的,那么如何實現非遺活態傳承?日本學者們的從“整體性關聯”的綜合視角出發來進行染織工藝保護的提議,很值得我們借鑒和思考。無論針對何種非遺的保護,都要尊重非遺傳承發展規律。(20)張秉福:《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的科學發展》,《甘肅社會科學》2017年第11期。也就是說,任何一種傳統工藝如果與其所根植的節日、習俗、信仰、禁忌等民俗文化相剝離,便失去了它賴以生存的土壤和條件,也失去了它的獨特性,更談不上對它的保護和傳承。因此,傳統工藝保護不僅僅是個法律的問題,更是一個文化生態發展機制的問題。這就要求法律制度的分類體系的構建必須以相互之間的關聯綜合為前提,即基于傳統工藝技藝的存在形態和傳承特點,采用“整體性關聯”的綜合視角,加強制度間的有機聯系,從宏觀進行把握,實現動態平衡,這樣才能固守技藝核心,確保傳統工藝的活態生命力,也才能使中國傳統工藝保護方法得到創新與根本突破。

結 語

綜上所述,在日本《文保法》中,染織工藝作為“無形文化財”中工藝技術的一個類別,被納入“選定無形文化財”進行保護。自此,和染織工藝相關的制度經過1954年、1975年以及2004年的三次修訂,直至發展成現行的法律體系。每一次修訂都加強了染織工藝保護的力度和增進了染織工藝保護的科學性,都在不斷地在實踐創新中推動染織工藝保護向縱深發展。然而,法律制度的建設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實踐性。針對現行法律制度所存在的概念分類的混亂與矛盾、實施機制的片面與割裂等問題,日本學者從綜合視角出發展開了對染織工藝保護的探討。日本的建設經驗對我國傳統工藝保護法律制度建設有著重要的啟示,即:與時俱進,積極應變;構建分類體系,實行分類保護;采用“整體性關聯”綜合視角,推進活態傳承。傳統工藝保護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文化工程,期望我國相關法律制度的建設隨著實踐的發展不斷豐富、日趨完善,以實現珍貴、瀕危并具有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的傳統工藝文化遺產得到充分和有效的保護。

猜你喜歡
法律工藝制度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轉爐高效復合吹煉工藝的開發與應用
山東冶金(2019年6期)2020-01-06 07:45:54
淺探遼代捺缽制度及其形成與層次
5-氯-1-茚酮合成工藝改進
世界農藥(2019年2期)2019-07-13 05:55:12
簽約制度怎么落到實處
中國衛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構建好制度 織牢保障網
中國衛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項完善中的制度
中國衛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讓人死亡的法律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一段鋅氧壓浸出與焙燒浸出工藝的比較
銅業工程(2015年4期)2015-12-29 02:48:39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中國衛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5:5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欧美| 毛片网站观看|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久久精品最新免费国产成人|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另类综合视频|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亚洲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影院| 欧美日韩综合网|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中文字幕av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夜夜嗨视频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久久蜜桃| 99视频只有精品|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本|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 五月丁香在线视频|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日本黄色a视频| 国产在线日本| 亚洲精品第1页| 色欲不卡无码一区二区|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青青青国产视频|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亚洲Va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国产另类视频| 国产精品污视频| 国产91无码福利在线| 亚洲aaa视频| 日本日韩欧美| 国产人前露出系列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精品国产99久久| 国产素人在线| 亚洲天堂网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小视频|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一级毛片波多结衣|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日韩精品亚洲精品第一页|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国产成人调教在线视频|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性视频久久| 久久综合一个色综合网| 一级片一区|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三上悠亚在线精品二区|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免费|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久久美女精品| 日韩成人午夜|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欧美色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