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馬克思共產主義收入分配思想的內涵及啟示

2020-02-25 06:07:56謝曉娟李文俊
關鍵詞:分配馬克思價值

謝曉娟,李文俊

(遼寧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 沈陽110036)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收入分配體制是馬克思主義收入分配理論在中國的必然產物,符合中國國情。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收入分配存在著收入分配差距加大的問題,這已經嚴重妨礙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始終站在時代的前沿,不斷回答時代提出的重大問題[1]。當前,我國正在深入推進收入分配體制的改革,對馬克思共產主義收入分配思想進行系統梳理和研究十分必要,有助于更加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方向和內容。

一、馬克思共產主義收入分配思想的演進過程

青年馬克思受黑格爾哲學的影響,把自由意志看作價值追求,但在對林木盜竊案、德國書報檢查制度等重要政治問題進行討論后,他開始意識到黑格爾法哲學的唯心性和局限性,馬克思的唯物主義思想開始萌芽并轉向對經濟問題的研究。馬克思對“工人生產的財富越多,他的生產的影響和規模越大,他就越貧窮”[2]這一分配問題進行了探討,開啟了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質和規律的研究。馬克思不僅對資本主義社會收入分配進行了論述,而且對社會主義社會收入分配也進行了較為具體的論述,指出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才能實現“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公平分配。收入分配問題不僅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動因,也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歸旨。馬克思受到空想社會主義及古典經濟學派的直接影響,汲取他們思想中的合理成分,經歷了曲折而漫長的探索,最終形成了科學的收入分配理論。

從1841年馬克思博士畢業到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是馬克思收入分配思想初步形成的階段。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認為,“資本、地租和勞動的分離對工人來說是致命的。”[2]7這表明,馬克思已經意識到生產資料私有制是資本家剝削工人的關鍵所在。但在《德意志意識形態》發表之前,馬克思收入分配思想與空想社會主義者的設想并沒有本質區別,帶有平均主義色彩的空想成分。在創立了唯物主義歷史觀后,馬克思收入分配觀點徹底擺脫了空想成分,在1845年到1846年,馬克思恩格斯在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只有共產主義才能消滅一切剝削,消滅階級統治,建立勞動產品的公平分配,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馬克思批判了圣西門主義者“按能力分配”的原則,他認為共產主義社會不同于其他階級社會之處在于,人們不會因為勞動上的差別而引起收入分配方面的差異。在《哲學的貧困》一文中,馬克思對圣西門主義者布雷試圖通過平等的交換來改造資本主義社會的改革方案進行批判,并指出:“他想應用到世界上去的這個具有糾正作用的理想本身,只不過是現實世界的反映。因此,要想在不過是這個社會美化了的影子的基礎上來改造社會是絕對不可能的”[3]。

1857年到1867年的10年間,是馬克思分配理論走向成熟的時期。這一階段馬克思從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的角度進一步批判了資產階級生產方式,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分配的剝削實質。在1857年寫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對生產與分配的關系進行了研究,馬克思認為,“分配的結構完全決定于生產的結構。分配本身是生產的產物,不僅就對象說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說也是如此”[4]。在《1857年—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雖然馬克思還沒有嚴格區分“勞動”與“勞動力”的概念,但是馬克思已經開始使用“勞動能力”來區別于勞動力的使用價值即勞動。在批判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的過程中,馬克思逐漸厘清了“勞動”與“勞動力”的概念,基本解決了古典經濟學家的理論難題,為建立科學的收入分配理論奠定了經濟學基礎。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已經把“勞動”和“勞動力”當作經濟術語固定下來,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立了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這兩個理論的創立從科學的角度揭示了資本主義的剝削實質,同時馬克思已經意識到由于勞動力質量的不同造成的不平等分配和資本主義剝削制度引起的不平等分配不是同一性質。為了解決商品經濟條件下私人勞動與社會化勞動之間的矛盾,馬克思構想了將來“自由人聯合體”的社會采用勞動時間作為調配收入分配的手段,勞動時間可以作為計算個人消費品所占份額的尺度。馬克思還對這種設想加了說明,即“這種分配的方式會隨著社會生產機體本身的特殊方式和隨著生產者相應的歷史發展程度而改變”[5]。可見,馬克思已經初步形成了“按勞分配”的思想,并且“按勞分配”可能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改變,再對照此前提出的共產主義社會“按需分配”原則,馬克思對未來社會收入分配已經初步構建了兩步走的想法。

1875年《哥達綱領批判》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收入分配思想的繼續深化。在這篇文章中,馬克思針對拉薩爾及其信徒在工人運動中的錯誤言論進行了批判,他把共產主義社會劃分為兩個階段,兩個不同社會階段采取不同的分配原則。針對拉薩爾的分配觀點,馬克思指出:第一,拉薩爾主張的“不折不扣的勞動所得”沒有從社會角度去考慮,“既然有益的勞動只有在社會中和通過社會才是可能的,勞動所得就應當屬于社會”[6],而社會的運行必須消耗掉一些勞動價值,剩下的勞動價值才能被勞動者所分配,也就是說扣除部分勞動所得才能進行分配。第二,馬克思從“公平分配勞動所得”出發,指出需要對社會總產品進行必要扣除的基礎上才能談公平分配。在此基礎上,馬克思提出共產主義兩個不同階段實行兩種不同的分配準則,初級階段的分配應當是“每一個生產者,在作了各項扣除以后,從社會領回的,正好是他給予社會的”[6]363。在共產主義高級階段,勞動成為人的第一需要,人的發展也促使生產力得到極大發展,財富空前增長,那時候的分配便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則。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沿著馬克思分配理論繼續前進,在關于未來社會產品分配的探討中,恩格斯指出:“分配方式本質上畢竟要取決于有多少產品可供分配,而這當然隨著生產和社會組織的進步而改變,從而分配方式也應當改變”[7]。恩格斯同時指出關于收入分配理論的誤區,很多人往往忽略了社會主義的發展性,把社會主義看成固定的而不是不斷進步的社會,只關注針對分配本身的規則,而忽略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可見,恩格斯已經意識到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生產力對收入分配方式具有重要的影響,這一思想進一步發展了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論。

二、馬克思共產主義社會收入分配思想的核心內涵

馬克思收入分配思想貫穿于馬克思理論形成的全過程,幾乎在馬克思的重要著作中都有涉及。馬克思收入分配思想內涵豐富,邏輯嚴密,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生產決定分配。生產決定分配,生產關系決定分配關系是馬克思分配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馬克思站在唯物史的角度對生產和分配的關系進行了詳盡的考察。馬克思認為,生產是物質生產,個人所從事的生產必須是社會性的,是研究生產的出發點,因此,研究生產應當放到一定社會歷史語境中,也就是放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來考察。雖然生產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都有“共同規定”——生產的基本要素、條件,但差異性恰恰是構成發展的必要存在。馬克思批評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為了證明資產階級社會關系永存而忘記了生產的歷史階段性、差異性,把分配任意解釋,全然不顧分配的歷史規律性。分配的規律性就是分配與生產密切相連,都取決于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生產。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特定歷史階段的生產方式,不是永恒存在的,而且這樣的生產方式是把社會生產力及其發展形式的既定階段作為自己的前提。生產力是生產方式的基礎,生產方式決定了生產關系,而生產關系決定了分配關系。馬克思由此得出,資本主義收入分配關系不應以工資、利潤、地租為出發點,而應把產品分為資本和各種收入為事實出發點,產品的一部分必須轉化為資本,另一部分才可以轉化為工資、利潤和地租等分配形式。資產經濟學家正是通過“三位一體”的公式,即資本——利潤、土地——地租、勞動——工資,掩蓋了上述各種收入都來源于勞動創造的價值和剩余價值的事實,資本主義分配關系正是由資本主義生產所有制性質決定的。三種收入形式對應著資產階級、地主階級、無產階級三個社會階級,而一旦分配關系及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發展達到不可調和的矛盾時,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的對立與斗爭將促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終瓦解。馬克思收入分配思想遵循唯物史觀,揭示了生產力決定生產方式,生產方式生產出相應的社會關系,社會關系又會生產出相應的收入分配關系。只有生產力同生產關系、分配關系相適應,才能對生產力發展起促進作用,這也符合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的規律。

(二)揭露資本主義剝削實質。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的剝削是資本主義收入分配的實質,卻在工資收入的掩蓋下呈現出表面公平。為了揭穿資本主義收入分配的公平假象,馬克思通過勞動價值論研究資本主義收入分配理論,馬克思勞動二重性原理不僅破解了古典經濟學集大成者李嘉圖的經濟難題,而且解釋哪種勞動創造價值及如何創造價值的問題,區分了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抽象勞動的確立明確了價值的構成不僅是活勞動的結果,也有物化勞動的參與。商品價值的構成由三部分組成,即:W=C+V+M,商品的成本是C+V 即生產資料價值+資本家付給工人的工資,但并非工人勞動的所有價值,工人所創造的價值是V+M,即工人獲得的工資+ 剩余價值,而資本家卻在工資掩蓋下無償取得了工人所創造的巨大剩余價值。勞動價值論很好地解釋了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既實現了舊價值的保存也實現了價值增值的過程。價值的形成與價值的創造是緊密相連的,價值形成包含價值創造,價值創造是價值形成的重要構成部分。馬克思稱之為“總收入是總產品扣除了補償預付的、并在生產中消費掉的不變資本的價值部分和由這個價值部分計量的產品部分以后,總產品所余下的價值部分和由這個價值部分計量的產品部分。因而,總收入等于工資(或預定要重新成為工人收入的產品部分)+ 利潤+ 地租。但是,純收入卻是剩余價值,因而是剩余產品”[8]。價值形成部分的價值創造即V+M成為收入分配的總收入,而M是剩余價值即純收入,純收入扣除地租和利息就成為純利潤。由此可見,收入的各個部分都是V+M價值創造得來的。當然,收入分配的形式不僅取決于價值創造,還取決于社會所有制的形式。馬克思資本主義收入分配問題通過剩余價值理論進一步展開。勞動力的發現是剩余價值理論創立的前提,是馬克思的獨創,改變了古典經濟學家對工資收入的混亂看法。古典經濟學家認為勞動的價值就是工資。馬克思指出:“勞動是價值的實體和內在尺度,但是它本身沒有價值”[4]244。勞動力可以理解為人的身體生產使用價值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勞動力的價值才是工資的根本屬性。由勞動價值論可知,勞動力的價值也是由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勞動力作為商品有其特殊性,生產勞動力商品的是維持勞動力所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由于生產勞動力商品包括生活資料價值、教育培訓、個人天賦等差別,勞動力商品的價值也有很大差別,因此,工人的工資收入就會有很大差別。在此基礎上,馬克思進一步對影響勞動力工資水平的其他因素進行了分析,如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國家的生產發展水平、人口結構等。勞動力商品的特殊性表現在不僅能創造出價值,而且創造出的價值遠大于自身的價值。按照剩余價值理論,資本主義雇傭制度和生產資料私有制是造成剩余價值被無償占有的根源。工人之所以低價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就是因為生產資料同工人相分離造成的,工人要生存就必須進入生產過程,而出賣勞動力后,一段時間的勞動力歸資本家所有,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包括延長工人的勞動時間、增強工人的勞動強度,以此達到更多地占有剩余價值的目的。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的分配結果,是生產權和生產要素決定的,工人的收入只占工人創造價值的少部分,大部分被資本家和地主所占有,因此導致無產階級的赤貧。資本主義這種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必然引起階級矛盾的激化,從社會發展史角度來看,必然被更高級的社會制度所替代。

(三)共產主義收入公平分配構想。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了深入研究,耗盡畢生精力就是為了實現收入公平分配。馬克思收入公平分配是唯物史角度的公平,實現收入公平分配的形式和內容不但受社會經濟結構的制約,也受社會文化發展水平的影響。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在批判拉薩爾派的收入分配觀點后,科學地描繪了未來社會產品公平分配的藍圖。首先,馬克思提出社會總產品的分配原理。針對“勞動所得應當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權利屬于社會一切成員”[6]357,馬克思指出拉薩爾的矛盾之處,如果屬于社會一切成員,那么不勞動的人也獲得勞動所得,就不符合不折不扣的勞動所得;如果屬于勞動者所有,那么就不可能實現社會一切成員的平等分配。馬克思進一步指出,無論哪個社會形態的收入分配都需要對勞動所得進行必要的扣除,即使在共產主義社會,勞動所得也需要在扣除維護社會再生產需要的資料的基礎上才能進行分配。馬克思認為,勞動所得有必要進行六項扣除,前三項扣除在經濟上是必要的,后三項扣除的是與經濟沒有直接關系的一般管理費用。勞動所得的必要扣除不僅是維持社會生產的必然要求,也對收入公平分配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后三項扣除對收入公平分配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保證弱勢群體的利益。只有在做了六項扣除之后,勞動所得“才談得上在集體中的各個生產者之間進行分配的那部分消費資料”[6]362。其次,馬克思提出了共產主義社會收入分配的原則。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里把共產主義分為兩個階段,在共產主義第一階段實行按勞分配。由于這一階段剛剛脫胎于資本主義社會,因而在經濟、道德等方面仍然帶有資本主義痕跡。所以,這個時期的個人收入分配需要做各項扣除之后實行按勞分配,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實現“共同的勞動即直接社會化的勞動”提供了可能,也為平等的計算工作量帶來了“勞動”這個同一計量尺度。因此,按勞分配原則遵循等量勞動交換原則,區別于資產階級的等價交換原則,內容上改變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從而消滅了占有剩余價值的可能,形式上采用勞動證明從社會領取等量的勞動量的消費資料,從而消滅了商品貨幣關系在市場上進行產品交換。按勞分配否定了一切不勞而獲,可以有效促進經濟發展,但仍然是資產階級的權利,形式上是平等,實質卻不是平等的。因為每個勞動者的技能水平家庭狀況等自然情況不同,而勞動作為價值的尺度必須相同,這就造成了分配的實質不公平性,這在共產主義初級階段卻不可避免。在共產主義高級階段,人的解放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無論是社會經濟結構還是文化都不成為分配權利的制約,“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權利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6]365按需分配的方式形式上會因為勞動的差別而引起占有和消費的不平等,但實質上卻是平等的,因為從人的類特性來看,需要被賦予平等的權利,物質資料極大豐富,人們的精神境界極高,勞動已經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們不再計較勞動報酬,從而實現真正的分配平等。

三、馬克思共產主義社會收入分配思想的啟示

馬克思收入分配思想不僅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收入分配的實質,而且對共產主義社會收入分配做了科學預測。根據馬克思收入分配思想,在共產主義初級階段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條件下,實現收入的公平分配仍需做到以下三點。

(一)增加價值創造的總量。馬克思唯物史觀表明了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生產力的決定地位要求必須從根本上提高生產力增加價值創造總量,才能為實現公平分配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社會總產值的高低代表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高低,按照馬克思的勞動價值和剩余價值理論,社會總產值=不變資本 + 可變資本+ 剩余價值,即W=C+V+M。其中C 代表不可變資本即生產資料價值,生產資料不能創造價值。在資本主義社會,V+M代表工人所創造的價值總和,而價值增值正是勞動力創造的剩余價值,也直接決定著社會再生產的總產值的增加數量。共產主義社會雖然沒有資本主義剝削工人的剩余價值,但依然可以用V+M代表工人創造的價值。增加社會總產值可行的辦法只有通過提高社會生產力,創造更多的價值在一定歷史階段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關鍵取決于勞動者創造價值的能力。歷史地看,馬克思所處的時代是相對簡單的工業化大生產的時代,工人的勞動大多數是簡單勞動,簡單勞動所創造的價值相對較少。雖然復雜勞動是簡單勞動的疊加,簡單勞動不僅可以與社會一般勞動時間相對接,而且可以與復雜勞動相換算。但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簡單勞動越來越被機器所代替。簡單勞動對社會總產值的貢獻越來越小,邊際效益越來越小,創造的價值量(V+M)越來越少,相對來說復雜勞動占比越來越大,創造的價值量(V+M)越來越多。相比于復雜勞動,創造性勞動所創造出的價值量更加巨大,尤其是推動科學技術進步的創造性勞動,因為成果的可累加性,近代創造的社會價值總量超過了過去幾個世紀,可見創造性勞動的貢獻巨大。簡單勞動對應的是產業工人、農民等人員,復雜勞動對應的是技術工人、工程師等人員,創造性勞動對應的則是科學家、思想家等人員。當然這種劃分相對簡單,因為簡單勞動者也可以有創造性勞動,復雜勞動者甚至創造性勞動者也有簡單勞動,但從整體上劃分是基本不變的。為了使勞動者創造更多價值,就需要加大力度培養具備復雜勞動和創造性勞動的人員力度,不斷加大對職業技術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培養更多的高級人才。另外,鼓勵創造性勞動,加大對科研成果的專利保護力度,加強獎勵機制的建設。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不發展生產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說是符合社會主義要求的”[9]。這個定論不僅符合馬克思唯物史觀對社會發展階段的判斷,也符合實踐的要求。只有不斷提高生產力,不斷增加社會價值總量,把蛋糕做大才能做到有產品、有價值可分,進而為公平分配打下基礎。

(二)收入分配需要兼顧效率與公平。在向實現真正的“各盡所能、按勞分配”這個收入分配終極目標邁進的歷史進程中,會經歷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及各種各樣的實踐問題。在解決了生產資料所有制問題、進入共產主義初級階段后,收入分配問題某種程度上可以歸結為效率與公平問題。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收入分配的矛盾有著深刻的認識,正是由于收入分配的不公導致階級矛盾不斷深化,無產階級與剝削階級的對立和斗爭將促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終瓦解,社會必然發生變革。但這個變革并不是自發的過程,需要人們不斷探索和努力。馬克思解決收入公平分配的方法是變革生產方式,因為生產方式變革才會導致生產關系變革進而改變分配關系。因此,馬克思主張變革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采用社會集體分配的方式徹底解決資本主義剝削條件下的收入不公分配問題。很多人認為只要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收入分配公平就會實現,但事實證明并不是這樣。我們應該注意到,生產方式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生產關系,另一個是生產力。生產資料公有制只是變革了生產關系,實現了公平的一個條件,要想實現公平必須要提升生產力發展水平。在這里很多人誤解了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關于共產主義初級階段的論述,因為馬克思在這里談到了按勞分配總量界定、按勞分配的基礎、實現形式,卻沒有談到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對實現收入公平分配的基礎作用。事實上,生產力的發展水平與生產關系制度相適應是實現收入公平分配的一個必要條件,也是馬克思一直強調的唯物史觀點。否則,歷史上最公平的收入分配社會階段就是原始社會,但應該沒有人愿意實現這樣的公平。收入公平分配不僅要實現分配的形式公平,而且要有“量”的分配作保證。“量”的保證離不來生產效率的提升,但效率與公平通常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也正是由于社會存在著矛盾才能推動社會不斷進步。在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前提下,按勞分配雖然實質是不平等的收入分配,但這種不平等有別于階級剝削所造成的不平等。公平和效率在這一階段相互對立而又統一,當社會經濟發展處于較低水平時,應盡快發展經濟從而提高國民收入水平,這時往往需要政府暫時將效率擺在首要位置,而公平暫時放在次要地位。當社會經濟得到較快發展,物質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時,如何實現公平變成收入分配的主要議題時,政府就要適時將二者的關系做出適當的調整。在共產主義高級階段,在生產力極大發展、人民的思想覺悟極大提高的前提下,收入分配實現了真正的公平,這對矛盾也隨之消失,從而實現真正的統一。

(三)注重二次分配對分配公平的補充作用。分配的公平涉及分配的權利問題,馬克思認為,“權利決不能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制約的社會的文化發展。”[6]364可見,分配權利不僅受經濟結構的制約,而且受文化發展的制約。那么,文化發展指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從馬克思的著作來看,他多次提到文化,在談人的需要和生產力發展關系時,他提到:“在文化初期,已經取得的勞動生產力很低,但是需要也很低,需要是同滿足需要的手段一同發展的,并且是依靠這些手段發展的。”[4]239馬克思提到的文化指的是社會發展程度,文化狀況指的是與自然狀況相對應的社會狀況。文化發展指的是除經濟以外的社會關系和社會事業的發展。馬克思談到共產主義初級階段分配的權利受文化發展制約,表明收入分配不僅受經濟結構的制約,也同社會發展緊密相關。實際上,文化發展對收入分配權利的制約取決于《哥達綱領批判》中后三項的扣除。這三項扣除包括:社會一般管理費用,主要用于維護社會秩序等方面內容;滿足公共需要部分,主要用于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等事業;設立各類基金,主要用于醫療、養老等由于年齡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不能參加生產的人。共產主義初級階段按勞分配按照同一尺度——勞動來計量,形式上是公平的,但不同勞動者天然特權不同、家庭條件等不同,造成了按勞分配內容上的不平等。另外,如上所述復雜勞動和創造性勞動不僅創造了巨大的價值,在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下,也為不同勞動者帶來了較大的收入差距。因此,如果僅實行按勞分配,不進行這三項費用的扣除,通過二次分配進一步協調,共產主義初級階段也會出現因各種不可抗力而導致的貧窮現象。從社會總產品扣除來看,前三項扣除是為了初次分配而進行的扣除,后三項扣除是通過稅收等手段進行的二次分配,使社會維持正常運行和弱勢群體獲得生活保障。為了文化發展而進行的扣除必須與社會經濟結構相適應,社會經濟結構對文化發展的制約顯而易見,不能為保障公平而對后三項進行過度扣除,從而影響社會經濟再生產和按勞分配的公平。文化發展不但受經濟結構制約也反作用于經濟結構,顯然,穩定的社會秩序、先進的教育有助于經濟的發展,也有助于公平的分配。因此,為了使文化發展即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適應經濟結構,符合分配公平要求,政府需要加強二次分配相關制度建設并以法律法規的形式予以確認。注重二次分配的公平不僅是社會主義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也是實現社會成員之間和諧關系的要求。

總之,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論表明,價值創造與收入分配既有聯系也有區別,收入分配以價值創造為基礎,而價值創造以收入分配公平正義為歸旨。馬克思收入分配思想證明,價值的創造只能是勞動,價值的分配比例由生產要素所有權決定,在解決了所有權的問題后,分配取決于生產力的發展情況,當生產力較為低下時,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社會加以合理調配,實行按勞分配;當生產力極大提高、社會文化高度發展時,價值的生產總量超過總人口的所需價值量,才可以真正實現分配的公平正義,即按需分配。

猜你喜歡
分配馬克思價值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應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級探討
遺產的分配
一種分配十分不均的財富
績效考核分配的實踐與思考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欧美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91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的|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一级黄色片网|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日韩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爽爽视频|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亚洲天堂区|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天天综合网亚洲网站|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青青热久麻豆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亚洲91在线精品|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啪啪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免费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 久久黄色毛片|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xxx|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四虎综合网|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色噜噜在线观看|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88|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国产免费精彩视频| 日韩精品成人网页视频在线| 97超级碰碰碰碰精品| 91亚瑟视频| 高清国产在线| 久久综合结合久久狠狠狠97色| 夜夜操国产|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啪啪网|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亚洲三级电影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青青草原偷拍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区app| 天天综合色网| jijzzizz老师出水喷水喷出|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一区|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