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萃
(江蘇省海州高級中學 222000)
問題導學法(Problem learning method),通俗地說就是教育者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利用問題的提出來作為學習者思維發展的導線,整個課堂當中教育者在課前先把問題的設置依據難度和重要性的不同進行設計與排列,整個教學過程是以提出問題作為起始,再以問題作為結束的教學模式.因為我國有相當長的時間處在應試教育的環境里,許多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當中雖然認同并接受新的教學思維和理念,但在實踐環節當中依然是以學生數學成績的高低優劣來對學生貼上“好學生”和“壞學生”的標簽.這種方式對于激勵學生學好數學可能會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對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會造成嚴重的影響.而在高中數學教學當中引入問題導學法,不但可以利用問題迅速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對知識的探究欲望,并且還能夠讓學生主動地加入到數學學習的過程當中,這對于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數學核心素養是極為有利的.那么要怎么樣才能夠在高中數學教學當中激發出問題導學法的作用與效果,就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過程里教師只是采取單一、固定的教學模式,教師拿著教材在講臺上講解數學知識點以及解題的技巧與方法,學生則是在講臺下方一邊低頭記著筆記一邊聽教師講解內容.雖然整體上看來整個課堂氛圍嚴肅整齊,但是課堂氛圍沉悶、壓抑,師生之間也沒有進行良性的互動和交流,學生心里有疑惑或者問題也不敢表達.而問題導學法是以學生作為教學核心并掌握主動權,教師只關注學生思維的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疑惑或者困難可以及時地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整個課堂的氛圍活躍,這對于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把掌握到的知識和技能在生活中進行實踐,相比較于其他高中課程數學的實踐性更加明顯.而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只關心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對于學生是否能夠靈活地進行生活化運用和實踐并不關心,而且數學課程較為枯燥、抽象,如果教師沿用‘講學’的方式只會讓學生對數學逐漸失去興趣.而通過問題導學法能夠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實例或者工具與數學問題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充滿興趣,既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可以強化學生的實踐思維,對于今后的數學學習與發展是相當有利的.
“構建問題情境”就是按照高中數學教師現有的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為基礎,在了解學生具體的知識結構之后為學生設置出一個與教學內容相關聯的數學問題,這些問題與生活有一定的聯系,而且也要在學生的解答過程當中帶有一定的挑戰性.運用這種問題情境構建的方式不但可以幫助學生調動自身的探究欲望,同時還可以強化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高中數學“冪函數”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下列問題融入到數學課堂當中幫助學生構建數學情境.教師:“同學們,y=x-1,y=x以及y=x2這幾個函數我們過去已經學習過了,那么請問大家,這幾個函數有什么不一樣之處?”學生:“老師,它們的底數相同但是指數不一樣.”老師:“沒有錯.同學們,在數學上對于此類函數我們都稱之為‘冪函數’.再比如說y=x-3以及y=x3也都是冪函數.”通過這種帶有互動性質的提問和對話,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回顧已經掌握的知識,而且還能夠將新的內容引出,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學生在進行高中數學學習的時候,教師應當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培養,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當中積極、主動地把不懂的地方或問題與其他同學或者教師進行交流,同時也可以將一些抽象的數學內容提出來,讓教師和其他同學共同將知識進行歸納,在討論和交流當中強化自身的數學思維能力并發現其間隱藏的規律.例如教師在講解“函數奇偶性”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同學們,你們看一下黑板上的函數,對于y=x3與y=x4,f(-x)與f(x)之間有什么關系?”學生:“老師,對于y=x3,有f(-x)=-f(x),對于y=x4,有f(-x)=f(x).”老師:“回答正確,同學們,這個就是函數的奇偶性.奇函數就是滿足f(-x)=-f(x);偶函數則是滿足f(-x)=f(x).”然后教師再舉出一些相關的例子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依據函數奇偶性來進行判斷.運用這種結合概念提出的問題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將原本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更加直觀,而且還能夠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這對于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綜上所述,想要在高中數學教學當中發揮出問題導學法的作用與價值,教師除了要將“生本理念”滲入到每一個教學環節當中以外,還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通過問題情境構建、提出問題并發現規律以及擴展問題做好學習鋪墊的方式,才能夠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當中不斷地進步并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