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區塊鏈技術下數字版權保護的機遇、挑戰與發展路徑*

2020-02-25 06:52:40賴利娜李永明
法治研究 2020年4期

賴利娜 李永明

一、引言

習總書記在2019年1月25日“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的第十二次集體學習”中指出,須緊跟時代,大膽創新運用新技術、新機制、新模式,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步伐,迎接全媒體時代。①《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并發表重要講話》,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xinwen/2019-01/25/content_5361197.htm,2020年2月25日訪問。隨著人工智能、5G網絡、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大量圖片、文字、視頻、音頻、創意等內容以數字化形式快速傳播,伴隨而來的是數字版權侵權數量的爆發式增長以及侵權行為隱秘化、類型多樣化趨勢,加之權利歸屬難確定、侵權證據易滅失、損害后果難界定,給數字版權企業及作者帶來巨大損害,阻礙了數字版權市場的健康發展。

如何面對技術的發展與創新對版權領域帶來的挑戰成為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而運用新技術優化數字版權保護則是信息時代下有效的應對方法之一。區塊鏈是繼新一代信息技術如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之后的創新,已被應用于金融服務、教育就業、智能制造、社會公益、文化娛樂、供應鏈管理等多個行業。②《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搜狐網,m.sohu.com/a/116680506-353595,2019年12月20日訪問。其中在知識產權領域中最密切的應用是數字版權領域,基于區塊鏈技術,實現數字版權登記、智能交易、侵權監測等功能,打造全鏈路數字版權保護生態,從而促進數字版權市場的健康長遠發展。

本文試圖從當前數字版權侵權維權的主要困境分析著手,論證區塊鏈技術在解決當前這些困境時的機遇和挑戰,同時指出區塊鏈技術在應用于數字版權保護領域時仍然存在的法律問題,并提出區塊鏈背景下數字版權保護的發展路徑。

二、數字版權保護的主要困境

在數字版權領域中,各類新技術的應用提升大眾各類感官體驗的同時,也造成了數字版權侵權現象愈演愈烈的局面,創作者、權利人的利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甚至還出現了釣魚訴訟等現象,不良的數字內容版權交易市場,造成了不少數字內容版權使用者巨額的損失。傳統的版權保護制度已無法滿足當下數字版權保護的需求,網絡侵權證據也面臨著隨時被刪除的風險,導致舉證維權困難。

(一)數字版權侵權現象發展趨勢及原因分析

數字版權侵權案件越來越多。在國家戰略的指導下,大力推行“互聯網+”,使得數字版權內容蓬勃發展,人人都可以上傳大量文字、圖片,特別是短視頻和自媒體流行的當下,人人都是創作者。由此,引發了“洗稿”、對他人作品刪減修改、未經授權轉發等侵權行為。“洗稿”是近年提得較多的一種版權侵權行為,即對他人的獨創性作品進行隱蔽的抄襲,通過篡改、刪減,使其看似與原作不相似,實質表達的內容核心和方式是一樣的。網絡環境下,原創內容伸手可及,復制抄襲成本幾乎為零,因而個人盜版問題層出不窮。據《2018年中國網絡版權保護年度報告》,“劍網2018”專項行動中,各級版權執法監管部門刪除的侵權盜版鏈接高達185萬條,相較2017年的71萬條,增量超過100%,查處網絡侵權盜版案件數量也呈現逐步上升趨勢。③《2018年中國網絡版權保護年度報告》,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904/29/c_138020649.htm,2019年12月26日訪問。

數字版權侵權涉及金額越來越大。一些較大的數字版權內容服務提供商通過購買等途徑擁有大量的數字版權。但由于數字版權數量巨大、著作權“自動取得”以及數字版權登記信息滯后等原因,會導致人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實施侵犯他人版權的行為。全球知名的正版音樂服務商Spotify公司,曾經在一起版權訴訟中,因未能證明其對歌手和作曲人的版權歸屬問題,致使公司損失384億元的版權費。④卞鵬、金真花:《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版權保護的創新研究》,載《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年第9期。

數字版權侵權形式越來越多。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給網絡平臺服務商提供了技術優勢,很多聚合型APP的網絡平臺服務商在未經其他網站的網絡平臺服務商許可的情況下,直接鏈接其他網站作品,從而造成了被鏈內容網站用戶流失、廣告收益減少等損害結果,實質上侵害了網絡內容提供商享有版權作品的版權。此外,有的還通過將數字版權產品轉換成特定格式來規避有關部門的查處。

數字版權侵權主體越來越多,侵權情形越來越復雜。隨著5G技術的不斷發展及智能設備的研發,事物之間逐步實現了互聯互通,智能設備的生產商或者智能系統的開發商在未授權的情況下使用數字版權產品同樣有可能成為侵權主體。

綜上,當前數字版權領域呈現出侵權案件數量多、金額大、形式雜、主體廣等多方面的問題。究其原因,數字版權的表現形式多樣、傳播速度快、傳播方式豐富、傳播成本低廉,使得侵權人可以利用相關網絡信息技術“巧妙地”掩蓋侵權行為、降低侵權成本,從而導致數字版權侵權現象層出不窮。

(二)傳統版權制度無法有效為數字版權提供保護

第一,數字版權確權難。數字版權在開放的市場環境中,很容易流失。⑤陳永偉:《用區塊鏈破解開放式創新中的知識產權難題》,載《知識產權》2018年第3期。1908年《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實行著作權自動保護主義原則,只要完成作品創作,則自動產生著作權。⑥張玉:《知識產權法學》,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68頁。我國于1992年7月1日加入該公約后,著作權制度遵循“自動取得”與“自愿登記”原則。但由于傳統的“著作權登記”費用高、耗時長,加之數字版權形式多樣化、權利主體多元化,使得著作權權屬的確認更為復雜,即使是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推出的版權數字登記也需要30個工作日,而著作權登記的費用也至少在100元以上。因此不少數字版權,尤其是“小作品”的創作者、權利人往往會選擇不登記。此外,互聯網環境下數字版權快速流轉,導致版權權利人頻繁變更而版權信息卻無法及時更新;數字版權本身易復制、易篡改的特點,使得侵權人很容易地就將他人的作品刪除作者信息后,署上自己的名字進行發布,進一步增加了權屬關系不明晰的風險。在數字化和網絡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我國數字版權在數字化傳播環境中面臨著作權數量大、形式多、涉及權利主體多元的困境,而傳統的中心化著作權管理體系效率低、耗費高、權屬不清的現象導致數字版權確權難的現狀普遍存在。⑦同注⑥。

第二,數字版權收益難。傳統的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中國音著協”,在版權許可收益上存在價格低、收付周期長、利益分配不公平等問題,“一攬子許可”模式無法根據作品的具體許可情況收取使用費;⑧曹陽、薄珺:《區塊鏈技術與互聯網音樂作品版權保護》,載《南海法學》2018年第3期。許可使用費的標準由集體管理組織單方制定;糾紛解決機制空缺。傳統的集體管理模式無法滿足當下數字版權的保護需求。目前,音著協網站公示的中國大陸會員音樂詞曲作品總量151190首,而各音樂平臺曲庫規模遠超該數據。據網絡公開資料,騰訊音樂擁有華納、索尼、環球的獨家音樂版權,其版權曲庫占到了中國總曲庫的90%,傳統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部分職能已被替代。⑨《獨家版權模式紛爭不斷,國外的經驗值得借鑒》,中華網,https://news.china.com/news100/11038989/20170905/31284540_1.html,2019年12月26日訪問。

第三,數字版權侵權取證難。數字版權易被修改且證據易滅失,造成了權利人取證困難,加大了侵權執法成本,導致網絡盜版現象屢禁不止。⑩聶靜:《基于區塊鏈的數字出版版權保護》,載《出版發行研究》2017年第9期。對于數字版權侵權案件的取證,一般都需要通過公證處找專業人員進行證據保全,花費高,且由于電子證據易被毀損、篡改的特點,如果不實時取證,極易導致證據缺失,帶來敗訴的風險。此外,電子證據不同于物證具有直觀的證明力,容易遭受對方當事人的質疑。

第四,數字版權侵權判賠額確定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49條,實務上,版權侵權損害賠償的認定一般按三個層次依次遞進計算:第一層次,權利人實際損失;第二層次,侵權人違法所得;第三層次,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法定判賠。傳統的版權侵權賠償數額主要按照侵權產品的數額來確定,而網絡環境中,數字版權本身的價值很難評估,加上侵權傳播途徑多、速度快且有時侵權方式隱蔽,無法對數字版權的違法傳播量進行較為準確的統計,且權利人、侵權人的收益多數情況下還包括基于網站、平臺流量而產生的廣告收益,因此對于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一般都比較難認定,權利人也很難對自己的損失進行舉證,因此不少案件最終都適用法定賠償,而侵權判賠額也遠低于權利人主張的損失賠償金數額。

綜上,互聯網領域數字版權數量大、易篡改、傳播更新速度快、價值評估復雜等特點造成數字版權確權舉證難、收益難、侵權取證難、判賠額確定難等問題,傳統版權制度無法解決,亟需采用新型技術手段突破數字版權領域當前的技術困境,為數字版權提供登記確權、授權交易、監測維權等全鏈路下的保護。

三、區塊鏈技術下數字版權保護的機遇

區塊鏈是一種由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技術集成的計算機范式,其本質上就是結合密碼學和計算機科學的一種去中心化的數據庫。[11]同注②。最早提出該概念的是中本聰,他在《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一文中詳細介紹了比特幣的原理與機制,而區塊鏈則是比特幣交易過程中的基礎性技術。[12]《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Bitcoin,https://bitcoin.org/en/bitcoin-paper,2019年12月20日訪問。該技術首先被廣泛運用于金融領域,之后被逐步推廣至制造、醫療等行業。從去中心化數字貨幣的區塊鏈1.0時代到與智能合約相結合的區塊鏈2.0時代,當前,區塊鏈技術已經邁入3.0時代,去中心化互信網絡與去中心化互信機制正在建立,并推動更大的產業改革。

區塊鏈的技術特征在于去中心化、去信任化、不可篡改性、可追溯性。第一,去中心化是區塊鏈的核心特征,體現為分布式數據庫。數據被分別存儲至各個節點中,各節點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都擁有相同的記賬權,而具體每個數據由哪個節點記錄是不確定的,需要由各個節點競爭選取。第二,去信任化是基于區塊鏈共識機制而衍生的特性。全部節點上的數據運算都是公開透明的,一旦節點上的數據發生變化,就會被分發廣播至所有的節點,打破了信息不對稱的結構,[13]趙豐、周圍:《基于區塊鏈技術保護數字版權問題探析》,載《科技與法律》2017年第1期。各個節點只有遵守既定規則并付出一定的代價才能在競爭過程中獲得獎勵,由此在沒有中心機構做背書的情況下在整個區塊鏈之間建立起信任。[14]蔡曉晴、鄧堯、張亮等:《區塊鏈原理及其核心技術》,載《計算機學報》2019年第5期。第三,不可篡改性體現在數據的生成或者更改需要經過所有其他節點的核對,只有得到50%以上的節點認證數據才會被添加或變更,基于共識算法中最長鏈規則,各個節點在接收到新區塊的數據后會立即停止當前計算并對新區塊進行驗證,所有節點共同記賬、共同維護,[15]徐明星、田穎、李霽月:《圖說區塊鏈》,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第27~28頁。保障整個區塊鏈數據的一致性。第四,可追溯性,該特征有賴于“時間戳”技術。數據一旦被錄入至區塊鏈平臺,便會生成一個唯一的、不可修改的、可驗證的字符串,來證明該數據被錄入的時間,即“時間戳”,通過哈希算法生成相應的散列值,上一個區塊中的散列值將被納入下一個區塊中,在將每個區塊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的同時實現對上一個時間存在塊的加強。[16]向凌云:《區塊鏈的邏輯》,中國商業出版社2018年版,第56頁。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實現了互聯網“從信息的去中心化到價值的去中心化”的進程,為當前版權價值的保護帶來了新契機;全局性、歷史性的數據記錄功能,給數字版權保護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和技術路徑。

據統計,2017年創意版權產業占中國GDP的7.33%,中國數字版權行業市場規模達到6365億元。區塊鏈的數字資源版權保護的應用研究符合版權保護的宗旨,具有潛在的發展價值[17]《中國網絡版權產業發展報告》,騰訊研究院,http://www.tisi.org/5028,2020年1月16日訪問。。

(一)數字版權保護中區塊鏈技術的功能實現

利用區塊鏈的分布式數據存儲、共識機制、“時間戳”技術所構建去信任的數據交換環境,可以準確、及時、完整地記錄數字版權從產生、使用、交易、許可及轉讓等一系列過程,解決數字版權確權難問題,實現作品低成本、實時確權的同時,也為侵權行為的追蹤提供可能。而基于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數據存儲特點,每個區塊節點都具備單獨存儲備份功能,使得某個節點癱瘓并不會致使數字版權信息滅失,[18]張懷印、凌宗亮:《區塊鏈技術在商標領域的證明作用》,載《知識產權》2018年第5期。以及不可篡改性的特點,區塊鏈技術具備證據保管功能的基礎,因此,可以為數字版權存在性提供證明。由于數字版權在使用、流轉過程中,具體的交易價格、交易數量都會被記錄、上鏈,再依據“時間戳”權利人可以準確追溯到每一次授權交易的信息,進而確定實際的損失額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額,為數字版權侵權判賠額確定提供參考。此外,區塊鏈的智能合約技術可以在權利人與其數字版權之間創設永久或可轉讓的鏈接,處理數字版權的許可和分配等問題,[19]SHWETA B,MANISH K :Blockchain-technology to Drive the Future,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 Pte Ltd,pp.263-271.避免在數字版權交易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等、交易鏈冗長而導致的各方主體之間利益的不平衡、不透明。因此,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對數字版權的全鏈路保護,具體來說,可以分別在以下環節發揮作用。

1.區塊鏈技術在數字版權登記確權中的應用

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提高數字版權登記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登記成本。傳統的數字版權管理DRM(Digital Right Manage)中心化數字信息管理模式下,中心系統的管理員擁有完全的控制權,缺乏必要的權限約束,也極易遭受黑客的集中攻擊,導致數字版權信息,尤其是用戶隱私信息的泄漏。[20]陳子豪、李強、甘俊等:《VC Chain:聯盟式音視頻版權區塊鏈系統》,載《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19年第11期。而在區塊鏈技術下的去中心化數字信息管理模式中,信息受到各個節點的監督與限制。作者或者版權人可以將作品文件類型、歸屬信息、操作權限設置、作品名稱、創作作者信息等內容上傳至區塊鏈,在得到一半以上節點的驗證通過后該信息將被確認并在整個區塊鏈中進行更新。數字簽名技術的引入,可以將版權信息中涉及個人隱私的部分加密上傳,確保信息不被泄漏,同時也可以滿足作者匿名發表的需求。具體的數字版權的作者或者版權人則可以通過信息上傳者手中的私鑰和鏈上公鑰驗證確定。整個登記流程全部按照既定的計算機程序完成,成本僅需0.3元甚至更低。

2.區塊鏈技術在數字版權授權交易中的應用

利用區塊鏈技術中的“智能合約”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數字版權在交易流通過程中所面臨的定價不公平、結算周期長等問題,并實現合同的自動履行,這極大地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智能合約”技術是由合約模塊、執行模塊、區塊鏈模塊組成的數字形式的可自動執行的協議。數字版權交易當事人在協商好數字版權價格、使用權限等合同條款的情況下,將這些條款內容編寫成相應的計算機語言,當作品使用人支付使用費時,使用人便獲得作品相應的著作權,許可費用自動分攤給平臺中介機構和著作權人。相較于“一攬子許可”交易模式,“智能合約”技術可以實現權利人對每一次作品使用收益的獲取;交易數據的全透明可以打破平臺中介機構與權利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等,進而平衡版權人與公眾之間、平臺中介機構與版權人之間、公眾與平臺中介機構之間的利益。

3.區塊鏈技術在數字版權監測維權中的應用

區塊鏈技術在數字版權監測維權環節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對侵權證據的固定以及侵權損害后果的評估方面,結合人工智能技術還可以實現知識產權保護從“侵權—反饋”到“預防—介入”的轉變。區塊鏈技術可以將針對鏈上數字版權的所有操作都存儲在區塊中,因此對于數字版權的交易具體內容、著作權實際變更情況都會被記錄下來,如果發現侵權行為,這些記錄的數據都可以作為侵權證據提交。在詳細地掌握數字版權使用授權情況下,利用算法機制,對數字版權的價值進行準確、可信的評估,實現將著作權的損失額判定真正置于市場下進行。

(二)數字版權保護中區塊鏈技術的司法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18〕16號)》第11條:“當事人提交的電子數據,通過電子簽名、可信時間戳、哈希值校驗、區塊鏈等證據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術手段或者通過電子取證存證平臺認證,能夠證明其真實性的,互聯網法院應當確認。”也就是說,最高人民法院以“法規”的形式明確了以區塊鏈技術收集的證據為有效證據。

近年來,區塊鏈證據保全技術已陸續在司法實踐中被各地法院所認可。“區塊鏈第一案”中,原告華泰一媒公司起訴被告道同公司,稱其運營的網站中發表了侵犯原告版權的作品。原告在向法院舉證時,通過第三方存證平臺進行了侵權網頁的自動抓取及侵權頁面的源碼識別,并將上述兩項內容和調用日志等的壓縮包計算成哈希值上傳至區塊鏈中,[21]張書樂:《內容巨頭開始布局區塊鏈反盜版》,載《法人》2018年第8期。而杭州互聯網法院在對該電子數據從來源真實性、內容完整性、存儲可靠性等三個方面進行審查后,最終認定該種電子數據可以作為本案侵權認定的依據,首次確認了利用區塊鏈技術固定的證據的法律效力。杭州互聯網法院認為對于采用區塊鏈等技術手段進行存證固定的電子數據,應秉承開放、中立的態度進行個案分析認定,肯定了區塊鏈在證據保全方面的應用價值。[22]參見杭州互聯網法院,(2018)浙8601民初81號,中國裁判文書網,http://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658af71d86b64403b95caaff00a0d275,2020年3月1日訪問。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也依據具體情況和相關因素認定采用IP360平臺所保全的證據合法有效。[23]參見北京知識產權法院,(2019)京73民終1773號,中國裁判文書網,http://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cb42a7f570fc408aad07aa81002ade19,2020年3月1日訪問。此外,廣州仲裁委還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了相關的仲裁審查,并據此作出了裁決書,這意味著區塊鏈技術在司法領域正式得到了實際的應用,驗證了區塊鏈技術在司法領域的應用價值和可能性。[24]《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報告2018》,經濟日報出版社2018年版,第70頁。2019年上半年,全國范圍內法院已陸續上線基于區塊鏈技術開發的電子證據平臺,并對接電子法院系統,協助案件審理。由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牽頭,吉林省90余家法院上線區塊鏈電子證據平臺;青海高級人民法院結合國家司法資源與區塊鏈分布式存儲系統的先進技術搭建了區塊鏈電子證據平臺;成都市郫都法院分別在案件審理階段和執行階段引入司法區塊鏈電子證據,可對證據真實性進行認證,并且提供證據風險評估以及9種文件哈希值的校驗。區塊鏈電子證據平臺基于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系統構架,打通與對接電子證據,為當事人提供電子數據取證及電子數據存儲認證等功能;基于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和共識機制,構建出一條更加安全、更加可靠的信息共享通道,當事人可以通過信息共享通道獲得相關證據信息,此時,只需通過電子數據的關鍵詞即可實時入鏈;基于區塊鏈的公私鑰技術、加密技術和去中心技術,保證數據的可靠性、證據的安全性。一方面優化了證據保全,電子證據存證通過與區塊鏈技術的結合,通過區塊鏈分布式存儲電子證據關鍵信息,從而實現電子證據不可修改、增加、刪除,并具有追溯性,可重現提取過程;另一方面也優化了證據認證過程,包括對證人證言、物證、勘驗筆錄、試聽材料、鑒定意見等各類型電子證據的認證;除此之外,當事人可將證據存入區塊鏈電子證據平臺,以便后期隨時調用。這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提高司法服務質量。

而利用區塊鏈技術中的“時間戳”,完整記錄下作品的創作過程及后續的交易過程,可以作為著作權產生、變更的時間證明,并結合數字簽名技術,確定作品的創作者或者著作權人。由于在司法層面上,利用區塊鏈技術固定的證據具有法律效力,法院在認為能夠證明其真實性時,應當予以確認,故利用區塊鏈技術確認的數字版權著作權的產生時間及所有權人等信息在符合電子數據來源真實性、存儲可靠性、內容完整性的前提下同樣應當具有司法效力。

(三)數字版權保護中區塊鏈技術的權威公信力

2010年,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數字版權在線登記系統——DCI體系,[25]《DCI體系》,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國家版權登記門戶網,http://www.ccopyright.com.cn/index.php?optionid=980,2020年2月28日訪問。是由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提出的一種新型數字版權公共服務模式,其同時提供版權交易、版權保護等服務,并且將每一份區塊鏈版權登記信息同步傳送至司法鑒定中心。2016年10月21日,國家工信部發布的《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中,專題講述如何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版權保護,肯定了區塊鏈技術用于版權保護在司法取證中的積極作用。[26]同注②。2016年12月,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首次將區塊鏈技術列入規劃。[27]《“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12/27/content-5153411.htm,2020年2月28日訪問。以國家權威機構發布的白皮書和規劃中,確認區塊鏈技術下數字版權保護的公信力。因此,區塊鏈技術下的數字版權保護具備權威的公信力。

(四)數字版權保護中區塊鏈技術的安全性

區塊鏈數字版權保護的機理在于其為原創作品嵌入16進制密碼的一種“去中心化”技術,[28]馬治國、劉慧:《區塊鏈技術視角下的數字版權治理體系構建》,載《科技與法律》2018年第2期。作為去中心化存儲機構賬本的區塊鏈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其區塊的時間戳是制作數字簽名時認證機構服務器上的時間,具有不可篡改性,因此有助于解決數字版權權利人證明其作品產生的時間。通俗來說,基于此,區塊鏈的每一個作品有對應的DNA,即使作品通過不同途徑流轉,其整個過程都記錄在案,其原始身份永遠能找到。這個特點是區塊鏈系統容錯性的基礎,即使某個節點出現問題,也不會影響其他部分繼續運作。[29]陳楠:《基于區塊鏈的數字音樂資源版權管理機制》,載《藝術教育》2019年第1期。存儲在區塊鏈系統中具有不對稱性的各種密碼,結合去信任化技術,分布式存儲特點導致篡改區塊鏈區塊的數據理論上無法實現,從而為數字版權保護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當前,區塊鏈技術在數字版權領域已有不少的實踐與應用。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基于區塊鏈技術建立數字版權唯一標識(DCI)體系,美素創意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版權服務平臺,由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負責授權確權,美素版權負責內容分發、交易、檢測、維權綜合版權服務,旨在構建一個創作者、使用者、平臺共贏的版權服務3.0時代;上海“原本”、北京“億書”、西安“紙貴”、直布羅陀拉脫維亞publica出版平臺等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加持,實現數字出版;英國Blokur團隊、印度音樂平臺Aurovine運用智能合約安全技術確定音樂版權歸屬。然而,該技術在實踐與應用過程中仍存在技術漏洞以及法律規范不相適應等問題。

四、區塊鏈技術下數字版權保護的挑戰

(一)統一版權認證標準的缺乏

當下已落地的基于區塊鏈技術搭建的數字版權保護平臺,基本是屬于私有鏈的商業模式,即某個科技公司開發的區塊鏈技術平臺對上傳作品進行數字版權認證,對疑似侵權作品與庫內版權作品比對,從而確定侵權與否。例如,上海七印科技公司開發的“原本鏈平臺”對上傳到該平臺的作品生成一一對應的數字版權DNA。各大平臺各自認證,沒有統一的數字版權認證標準,不利于數字版權保護的健康長遠發展。

對于數字版權認證標準的建立,需要獲得法院層面的認證,即法院可以對該數字版權認證從證據三性即真實性、客觀性及關聯性做出自由心證。然而,如何確認證據真實性,就涉及到區塊鏈取證平臺自身真實性的問題,這個問題,目前還是沒有解決。法院以數字版權認證作為初步證據,結合其他證據加以佐證。簡單來說,數字版權認證不能單獨作為證據用來認定案件侵權與否。是否可以參考“可信時間戳”取證過程,是值得考慮的問題。如華蓋公司訴微夢創科公司一案中,[30]參見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2015)海民(知)初字第25408號,中國裁判文書網,http://wenshu.court.gov.cn/website/wenshu/181107ANFZ0BXSK4/index.html?docId=1fdf651de8584e51a89d4eefc7cd84e5,2020年2月28日訪問。關于可信時間戳的證明效力,華蓋公司申請北京聯合信任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張昌利、技術總監刁春飛就時間戳取證的流程及作用作為專家輔助人出庭進行說明。涉案證據按照取證程序操作,為還原取證過程,屏幕裝有錄像軟件、外部錄像設備對操作者的取證過程進行錄像。第一,清潔性檢查待取證計算機,確定計算機符合取證狀態。第二,通過鏈接查找被告侵權事實。第三,申請時間戳認證,固化證據,再上傳文件到國家授時中心驗證時間戳,證明文件未被篡改,能有效地證明當時取證者是訪問到真實的網址及內容。

(二)作品獨創性判斷的缺失

首先,區塊鏈技術能為數字版權保護提供電子證據,但是,其采用的哈希值、時間戳只能記錄作品上傳到區塊鏈平臺的時刻,并不能辨別作品是否符合著作權法上的版權作品。例如盡管甲創作完成的作品通過區塊鏈平臺進行版權登記,但其作品不滿足著作權法規定的獨創性條件,仍將不受著作權法保護。因此,在司法實務中,此類數字版權登記并不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區塊鏈技術更多的是在版權侵權訴訟中,作為輔助證據。

其次,區塊鏈技術中的哈希算法主要是將信息轉換成固定長度的二進制字符串。信息完全相同的兩段數字版權內容,經換算便成了無差異的兩段字符。此算法適用于版權直接侵權,比如未經版權人許可直接轉載文字作品。然而,以“洗稿”的方式轉載,即經過字段拆分重組,換算后的字符串就會呈現雜亂與原字符串無關聯,經過區塊鏈平臺也無法辨別出侵權與否。

最后,難以認定作品的創作者身份。比如,A盜竊B的作品搶先在區塊鏈平臺進行版權登記,此時,該作品就只有此份上傳版本,無其他手稿或者文件證明版權歸屬于B,且通過該作品就能獲知創作過程。從《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11條之規定可以解讀出,署名在作品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可以初步認定數字版權的歸屬,除非有相反證明。因此,這種情況下就很難判定版權歸屬。

(三)“智能合約”漏洞的頻發

2016年6月,惡意攻擊者通過編程語言里的漏洞對當時以太坊最大的眾籌項目The DAO進行了攻擊,截取了價值6000萬美元左右的以太幣;Luu等利用檢查智能合約漏洞的工具Oyente檢查對以太坊中19366個合約進行檢查,發現其中有8833個合約存在安全漏洞。[31]朱巖、王巧石、秦博涵等:《區塊鏈技術及其研究進展》,載《工程科學學報》2019年第11期。

導致“智能合約”存在漏洞主要有技術和法律兩個層面的原因。技術層面上,在“智能合約”的編寫過程中,編程語言本身存在缺陷會導致漏洞的存在,The DAO案中攻擊者就是利用了該點非法獲利;在自然語言與計算機語言轉換過程中,“智能合約”無法與實際合約相匹配;區塊鏈的不可更改性導致“智能合約”一旦上鏈就無法撤銷、更改。如何進一步提高“智能合同”的安全性是目前技術研發所要突破的瓶頸。

法律層面上,對于“智能合約”的性質問題,就存在不同的觀點,有學者認為“智能合約”是全新的合同類型,現有的法律是否能夠將其納入規制范圍有待進一步探討,[32]華劼:《區塊鏈技術與智能合約在知識產權確權和交易中的運用及其法律規制》,載《知識產權》2018年第2期。也有學者認為它僅僅是合同的履行方式之一。雖然觀點不一,但是在“智能合約”技術的實際運用過程中,其自動性、可執行性、匿名性的技術特點所產生的與傳統合同訂立、履行不同的效果是需要重點關注的。版權轉讓合同的自動履行是否剝奪了交易雙方的撤銷權,如何保證“合理使用”“法定許可”制度等問題有待解決。

五、區塊鏈技術下數字版權保護的發展路徑

新一代信息與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尤其是5G技術與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的結合,必然會引發各行業變革甚至是顛覆。這些新技術的發展在不斷提高版權行業數字滲透率的同時,虛擬介質加上高速、廣泛的傳播和大體量,也增加了對數字版權保護的難度。傳統的版權保護方法在應用到當下的數字版權行業時,遇到了諸多困境。因此,我們應當繼續推進利用區塊鏈等新技術探索數字版權管理新方法,進而達到有效治理的目的,營造健康高效的數字版權發展環境。

第一,鼓勵區塊鏈技術在數字版權領域的正向發展,加快形成數字版權保護生態鏈。以實現版權保護和市場需求為導向,開展區塊鏈技術戰略性研發,爭取研制出自有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國家機構應積極尋找在區塊鏈技術應用過程中的管理介入點,鼓勵區塊鏈技術研發和應用主體參與制定技術規則與標準,規劃區塊鏈技術專利布局,為跨鏈互操作提供便利,共同形成數字版權保護生態鏈。

第二,加快數字版權領域相關法律法規的更新。及時開展有關數字版權保護的立法活動,且應圍繞區塊鏈在數字版權領域具體的應用展開,特別是在利用區塊鏈記錄版權產生的時間節點、對區塊鏈存證的認定、智能合約的規范問題上,再根據實踐中不同的場景作出相應的調整、建模,以實現數字版權領域各個主體之間利益平衡。

第三,加強對區塊鏈相關技術的研究。對于區塊鏈技術本身的安全性問題,聯合學術界與產業界,加強量子計算機技術、光纖網絡基礎以及去中心化平臺的研究,從而推動與區塊鏈技術具有競爭性、反制性技術的發展,避免量子計算機技術、反匿名技術破解區塊鏈公鑰地址,導致51%的分布式區塊鏈受攻擊,帶來區塊鏈技術安全性問題。對于數字版權權利不明晰、難以認定作品獨創性及歸屬問題的現狀,建議區塊鏈數字版權平臺推行實名認證,并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來彌補獨創性判斷能力的不足。對于“智能合同”的漏洞問題,積極建立安全漏洞庫,對“智能合約”進行上鏈前審計。對于區塊鏈技術的算力、資源消耗問題,加強對區塊鏈技術相關配套性技術和算法的研究,保證足夠的算力供應,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對于數字版權權利不明晰、難以認定作品獨創性及歸屬問題的現狀,建議區塊鏈數字版權平臺推行實名認證,并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來彌補獨創性判斷能力的不足。

六、結語

本文從數字版權領域侵權現象的趨勢、數字版權維權難的原因分析著手,結合區塊鏈技術的特征,從功能實現、司法效力、公信力、安全性四個角度論證了區塊鏈技術運用于數字版權保護的機遇,并通過對當下運用區塊鏈技術的實踐應用與典型案例分析,得出區塊鏈技術適用于數字版權保護過程中仍存在算力資源的浪費、統一版權認證標準的缺乏、作品獨創性判斷的缺失等挑戰,最后根據這些問題分別從政策、法律、技術層面提出區塊鏈背景下數字版權保護的發展路徑:鼓勵區塊鏈技術在版權領域的正向發展,加快形成數字版權保護生態鏈;加快數字版權領域相關法律法規的更新;加強對區塊鏈相關技術的研究。筆者將持續關注區塊鏈技術在數字版權領域的應用與發展,為數字版權保護提供更多建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极品|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欧美一区精品| 国产毛片不卡|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久久国产毛片|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三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9|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呦女精品网站| 无码国产伊人| 国产视频欧美| 久久不卡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黄色三级网站免费| 日韩成人午夜| 国产精品专区第1页| 久久6免费视频| 无码专区第一页|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玩两个丰满老熟女久久网| 国产精品一老牛影视频|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久大黄蕉|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黄色福利在线| 久久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在线精品欧美日韩| 国产美女91视频|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 欧美色综合网站| 91娇喘视频|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一级黄色片网|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熟女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三级片在线看| 国产97色在线| 国产精品19p|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试看| 91偷拍一区| 日韩国产另类| 在线高清亚洲精品二区|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中文字幕 91|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 好紧太爽了视频免费无码| 无码区日韩专区免费系列|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国产| 中文字幕无码制服中字| 天堂岛国av无码免费无禁网站| 欧美色视频日本| 天天摸夜夜操| 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 老司机久久精品视频|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日韩毛片基地| 婷五月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