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由冰
(大連財經學院經濟學院 遼寧 大連 116600)
金融行業具有高風險與高收益并存的特點,這也是諸多機構競相進入金融行業的原因之一。金融會計工作受到關注,只有對金融會計的風險狀況進行全面研判,才能穩固金融機構的發展基礎,促使金融機構穩定發展。
針對金融會計在經濟發展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深入分析,對于準確獲取金融機構的發展信息以及及時了解金融市場環境變化情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
金融會計部門主要負責金融機構的資金運轉、財務分析等工作,是提供金融機構資本運轉數據的主要部門。金融會計的數據核算、報表編制以及結算等環節均存在發生風險的可能。要想進一步對金融會計風險狀況進行研究,就要對金融會計風險形式進行總結。
首先,會計核算風險。在會計核算環節由于沒有按照相關的金融政策規定對會計數據進行處理,形成假報表、假賬,給金融機構帶來信用風險。
其次,報表編制風險。在會計報表編制過程中,為了提高金融機構表面的收益能力,而沒有真實反映金融機構的利潤以及資產狀況,使得會計報表存在數據失真的風險。
再次,結算風險。在向上級部門報告金融機構收益結算數據時,使用修飾過的金融機構利潤數據,達到刷新考核或者避稅等目的。
最后,會計監督風險。由于對金融會計活動監督不利,使得金融機構會計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較差,導致會計數據不能反映金融機構實際的運營情況[2]。
通過對金融會計風險形式進行研究,發現金融會計風險具有一定的擴大性。金融會計從業人員直接對金融機構的財務數據進行處理,其風險經常會直接對金融機構的發展造成影響。同時,金融會計風險還存在一定的周期性。金融機構的生產運營以及會計處理具有周期性,而金融會計風險一直存在于會計活動中,具備一定的周期性。
金融風險控制意識不足是造成現階段金融會計風險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金融機構管理人員沒有充分認識到對金融風險進行控制的重要性,使得金融機構的管理架構中缺乏有效的金融風險管理措施。金融會計從業人員主要進行數據處理,忽視了對相關風險的防范與控制。
同時,缺乏金融風險的控制意識也使得金融機構沒有及時應對相關風險的措施,使得在出現風險時金融會計不能及時應對。由于缺乏金融風險控制意識,使得金融機構不具備預測以及應對金融會計風險的能力,難以充分發揮金融會計部門在金融機構發展中的有效作用[3]。
在經濟發展與金融改革的過程中,中國金融行業還處于發展階段,主要以對金融機構發展進行適當引導為主,而對于金融會計從業人員處理前期的風險還缺乏科學的管理機制。這就導致金融機構難以在金融會計風險出現的前期及時進行處理,也使金融會計從業人員在業務處理中權責不清,不利于解決金融會計風險問題。
金融會計從業人員在工作中應遵循謹慎原則,即對預算收入與支出數據要謹慎處理。但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工作人員往往違反這一原則,降低了企業的盈利能力,限制了企業發展[4]。
內部金融管理機制不健全是造成金融會計風險的重要原因之一。金融行業發展迅速,國家不斷從宏觀政策層面進行改革。由于金融機構內部管理機制不健全、會計監管以及控制機制不完善,導致企業內部存在會計口令混用、憑證不夠規范等問題,甚至存在金融會計從業人員越權行為,包括越權開戶、越權兌換匯票等。
同時,會計監督不嚴格可能導致金融機構內部出現惡意競爭問題,例如過分關注業務數量而忽視對業務進行規劃,出現報銷憑證缺失或者預算超支等問題,甚至出現會計數據失真問題,進而導致出現金融會計風險[5]。
近年來,金融行業快速發展,需要會計人員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以及數據處理能力。同時,金融行業的高收益性也對工作人員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系到會計數據處理的真實性,會直接影響金融機構的運營[6]。
另外,目前大部分金融機構從業人員是由其他行業轉行的,缺乏專業的金融會計從業知識,不具備會計人員應有的職業道德,對金融會計法律法規沒有全面的了解,在工作中會出現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而進行違規操作的行為。
針對金融會計存在的風險控制意識不足問題,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決。
首先,讓金融機構的領導層參加金融風險知識普及培訓或講座,使其充分認識到金融風險對于機構發展的危害,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其次,幫助金融機構構建金融風險控制機制,使金融機構對可能發生的風險構建預測與控制方案。
再次,重視金融會計從業人員在金融風險預防與控制中的作用,提升金融會計從業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加強金融會計從業人員的數據處理以及核算能力,對金融機構的運營狀況進行科學分析,為機構發展助力[7]。
金融機構應根據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情況對金融會計制度進行調整,以便更好地適應市場和機構的發展需求[8]。
首先,將信息網絡技術引入金融會計實踐中,利用信息技術對會計數據進行匯總與處理,提升數據處理的準確性,進一步提升金融會計從業人員的工作效能。
其次,使用統一的系統處理業務。信息化系統能夠保留原始數據以及數據修改痕跡,有利于加大對金融會計部門的監督力度,保障會計核算數據、會計報告的準確性。
為應對由于內部金融管理機制不健全導致的金融會計風險,應完善金融機構的內部控制機制,強化金融機構的風險控制能力。
首先,金融機構要完善內部監督系統,對金融會計的數據獲取、錄入以及會計處理等過程進行監督,規避可能存在的金融會計風險,防止對金融機構造成威脅。
其次,在機構內部進行深入的金融會計風險文化宣傳,從機構發展的戰略高度構建金融會計風險預防控制體系,堅持在整個流程中遵循謹慎獨立的原則。
再次,構建獨立的激勵機制,激勵金融會計工作人員積極工作,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應強化對金融會計人員的培養策略,進一步提高金融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從而避免金融會計風險的發生。
首先,金融機構可以與高校合作,針對性地培養金融會計人才。高校可以根據金融機構的需求制定人才培養計劃,以便為金融市場提供更加專業的人才。
其次,金融機構應該加強對內部工作人員的培訓,聘請專業講師對工作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培訓,提升其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水平。
再次,金融機構需要激發金融會計人員的學習熱情,通過相應的物質獎勵鼓勵工作人員學習金融會計相關的法律法規,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從而規避金融會計風險。
經濟發展為金融機構帶來了發展契機,但是部分金融機構在發展過程中會出現金融會計風險問題,限制了自身的發展。因此需要對經濟發展視角下可能造成金融會計風險的原因進行分析,為金融機構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立足于經濟發展視角,從外部政策環境、內部控制機制、金融風險意識以及從業人員素質等方面總結金融行業及金融機構發展中造成金融會計風險的原因,并提出針對性的應對策略,為進一步防范金融會計風險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