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春南
(永州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湖南 永州 425000)
國家檔案局在《全國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提出,要加快完善檔案管理體系,提升檔案管理能力。檔案管理體系建設涉及檔案工作者、檔案機構,此項工作既上升到國家層面,同時又在國際檔案工作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基于全方位、多視角下探究檔案管理工作,具有實質性的意義。
個人視角下的檔案管理,要求個人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道德品質,完善自身良好的道德素養,規范個人行為,認真履行個人的職責。檔案管理者要強化對檔案工作的重視程度,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檔案資料的保護。個人視角下的檔案管理重點是個人,檔案管理者要依法對檔案進行保護和管理,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強化自身的法律意識,并將其轉化為觀念層面的法律文化,進而保證檔案工作者或個人形成良好的法律思維能力,加強對法律制度的理解,提升自身的守法意識,明確自身的權利和義務,確保拿起法律武器捍衛國家利益,并在知法、懂法、守法的基礎上提升檔案管理能力。檔案工作者要對檔案法規體系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掌握行政法律法規、地方性法規、檔案規范性文件的使用,如《檔案法實施辦法》等;明確了解行政法規體系的規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辦法》等;同時,檔案管理者要加強對涉及檔案的法規體系建設的了解,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1]。基于此,個人視角下的檔案管理,要求檔案管理者加強對檔案法律、規章內容的了解,個人要積極學習憲法、民法、民事訴訟法等法律法規,并在掌握檔案有關法律的基礎上,加強對檔案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的理解,主動履行個人職責,不斷提升檔案管理能力。
基于檔案管理機構視角看,機構部門要積極樹立法制意識,增強法制理念,基于法治思維視角提升本檔案管理機構的辦事能力,切實履行本機構的職責和義務,做好本機構的本職工作。檔案管理機構要加強對“法治”的深刻認識,加強對法律的認可,遵循法律法規的規定,并按照檔案機構檔案管理流程和程序履行權利和義務。同時,檔案管理機構要具備規則意識,切實落實檔案管理義務,將具體的責任意識貫徹落實,依法行政、依法辦事、依法管理檔案,一切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檔案管理機構,要具備強烈的程序意識,確保在檔案管理全過程中,程序正當,依法履行檔案管理程序,明確機構自身的權利和義務,確保在規范檔案工作者個人行為的基礎上,加強對機構權利義務的規定,切實將檔案管理義務落實到檔案管理機構中[2]。針對檔案管理主體機構來說,要依法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制度,樹立依法行事、依法管理檔案的理念,將規則意識、程序意識,融合在檔案管理全過程中,確保在檔案管理制度建立下,為檔案管理機構提供行事依據,最大程度上發揮檔案管理機構功能。
基于國家視角分析檔案管理工作來看,完善檔案管理法制建設,加強檔案管理的頂層設計,可協調社會做好檔案管理工作。法制本身是一種社會制度,基于法律層面上的管理規則,在國家視角下,要求檔案管理領導者,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不斷強化自身的法制意識,加強對國家利益、機構利益和個人利益的維護,平等地執行檔案管理各項法規以及遵守各項法律,不斷增強依法辦事意識。檔案法制建設下,逐漸推動檔案管理工作向法律化方向發展,基于國家立法、執法、司法等法律層面制定更加完備的檔案管理法律制度,國家視角下的檔案管理,在頂層設計過程中,基于大局觀角度進行思考統籌規劃和部署,加強對各個層次之間關聯性的考慮,確保在國家視角下將檔案管理工作推上更高的層面上。
基于檔案管理的國際視角來看,要求我國在檔案管理過程中,樹立國際視角,創造性地運用具有中國特色的檔案管理法律制度,扎實建設中國檔案管理理論體系,不斷擴大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推動我國檔案管理水平向國際化方向發展。國際視角下的檔案管理,要求全體檔案管理者樹立正確的檔案管理理念,積極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路線,以貼近新中國檔案事業發展新模式,構建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路線方針相吻合的檔案管理制度,保證檔案管理的科學性、真理性,并基于檔案管理的國際視角,深入挖掘中國傳統檔案文化中的精髓,加強對新中國檔案事業的總結和反思,探究出適合我國檔案管理的方法。
總之,改革開放以來,國際局勢不斷發生變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過程中,形成了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基于多視角下的檔案管理,要求從個人、機構、國家、國際視角出發,探尋檔案管理全新的維度,以期創新檔案管理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