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華彬
(洛陽幼兒師范學校,河南 洛陽 471002)
有一次在美術欣賞課上,當學生看到電子白板上出現的幾幅幼兒園小朋友的作品時,都哄堂大笑,紛紛嘲笑說“這畫的是什么呀,這么難看!”我不禁愕然了。這是你們未來學生的作品呀,你們這種態度將來能做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嗎?問題究竟出在哪里?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仔細分析我們學生的成長教育經歷就會發現,在中小學階段,學生接受的是正規的美術教育,欣賞的是大師的作品,看到的是同齡者優秀的美術作品,到了幼兒師范學校,學生的身份發生了變化,由單純的學生身份變成了既是學生又是將來的幼兒園教師的身份,她們既要提高自身的美術修養,同時又要掌握“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
問題一,幼兒師范學校的教材是否兼顧了學生這種特殊的雙重身份的需要。
問題二,學生心里是否真正理解幼兒園教師的責任和義務。
弄清楚問題所在之后,下一步就開始調整教學思路、改變教學方法。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繼續利用美術學科優勢,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提高整體素質。另一方面則從尊重幼兒權益、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入手,培養學生對幼兒美術作品的正確理解,進而熱愛幼教事業。
在長期的美術教學工作中,我發現讓學生欣賞大量的優秀美術作品,能開闊眼界,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于是在每節課上我都會抽時間讓學生進行美術作品欣賞,為了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我采用各種手段挖掘教學內容中趣味性、生活性并且符合學生心理的東西,吸引學生參與到美術欣賞的過程中來,主動感知藝術形象和體驗藝術情感,讓學生成為美術欣賞的主體。當學生在欣賞藝術作品時,積極地滲透自己的情感想象,建構自己的審美知識體系,運用多元思維方法進行創造性地學習。
在欣賞大師作品的同時,我也會穿插幼兒的美術作品讓學生欣賞。剛開始的時候學生都說欣賞不了,我對學生的最初要求是不要急于否定,試著去理解,同時帶領學生了解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生理、心理發展在藝術領域的表現。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到,在幼兒園這一年齡段的幼兒喜歡自然界與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歡欣賞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和作品,喜歡進行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并具有初步的藝術表現與創造能力。同時還了解到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別于成人。也許他們的線條不夠流暢,也許他們的色彩不夠成熟,也許還有許多這樣的也許,但是幼兒那獨特的筆觸蘊含了豐富的想象和情感,這才是最難能可貴的。當學生了解了這些以后再來看幼兒的作品時,發現已經不再像看天書一樣,反而覺得畫面很有趣了。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就看老師怎樣澆水、施肥,讓這顆美的種子在幼兒的心里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開出美麗的花。
步,我要求學生換位思考,假如你是幼兒你會怎么想、你會怎么做,同時模擬幼兒園場景,面對老師用成人的審美標準對你(幼兒)的作品進行評判,你有什么樣的感受。經過第一步的欣賞訓練后,學生對幼兒的作品已經有初步的了解,但是對幼兒作品如何評判,采用什么樣的話語、甚至語氣語調,學生心里并不十分清楚。通過模擬幼兒園場景,通過換位思考,讓學生明白,這些話“你的畫真難看!”“大家快來看,這是×××畫的丑八怪!”等等都是帶有諷刺、挖苦、歧視幼兒的話語,都是不尊重幼兒人格的表現,對幼兒的傷害非常大。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就要盡量做到對幼兒的藝術表現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同時切忌不能用自己的審美標準去評判幼兒,更不能為追求結果的“完美”而對幼兒進行千篇一律的訓練,扼殺其想象與創造的萌芽。
幼師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贊美,對幼兒作品中的閃光點,哪怕只有一點點也要大加贊揚。當聽到別人的贊美和夸獎時,無論誰都會產生愉悅的心情,對于幼兒來說,思維、語言日漸豐富,精神需求逐步健立,一句表揚的話、一個贊美的動作、一個鼓勵的眼神都會讓幼兒體驗到成功和快樂,自信心逐步加強,這對幼兒一生的成長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開始學生都不知道怎么去贊美幼兒的作品,感覺無從下手。我告訴學生就從最簡單的一句話開始,“好極了”“了不起”“恭喜你”“太奇妙了”“你很能干”“我好愛你”“進步真快”“真令人驚訝”等等。我要求學生在面對幼兒的時候,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和鼓勵,因為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種發自內心的稱贊,哪怕僅僅是豎起大拇指這樣的一個簡單的動作,都會起到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這一句簡單贊美的話很快就得到了驗證。在學生隨后的幼兒園見習生活中,因為使用了這些贊美的話,效果非常的好。孩子們蜂擁般圍著這些帶給他們快樂和自信的見習老師,對老師的每一句話都言聽計從,不但課堂紀律好,教學效果也很好,就連下課做操也要圍在喜歡的老師周圍和老師一起做操。最后見習結束時,孩子們都哭著不讓見習老師走,那場面誰見了都會感動。
學生在體會到贊美帶來的好處后,從被動的去背誦贊美的話,開始轉向主動的由內心產生的由衷的贊美。也正是在內心真正對幼兒作品進行贊美的時候,學生才能體會到自己作為幼兒園教師的神圣職責,和作為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特殊性。
教育部出臺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同時為了促進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建設高素質幼兒園教師隊伍,又制定了《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該《專業標準》不但是國家對合格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也是幼兒師范學校對幼兒園教師培養、準入、培訓、考核的重要依據。
我曾經看到過這樣的場面,一群外國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圍著展覽館中梵高畫的《向日葵》,自由自在的爭著表達自己的看法,從頭至尾都是孩子們自己看、自己說、自己評。從今以后,中國的小朋友也可以無拘無束的探究和嘗試、天馬行空的想象和創造了。豐子愷先生說,“陶冶學生以愛美之心對待人生,滿足學生的‘求真’的‘知識欲’,‘求善’的‘道德欲’,‘求藝術’的‘美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