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子伊
(華北理工大學,河北 唐山 063210)
基于批評話語分析理論,多模態話語分析結合了社會符號學、系統功能語法和傳統話語分析等研究成果而發展,它認為語言是人們用來表達意義的社會符號,其它非語言符號也可以用來表達意義,比如肢體語言、聲音、圖像等。(Kress & Leeuwen,2001)李戰子(2003)是我國最先進行多模態話語分析的學者,他站在社會符號學的角度對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進行介紹。新課標的不斷改革以及對學生素質教育的嚴格要求,單一的課程模式無法帶給學生全面的課程體驗,傳統的教學模式也變得無法滿足人們日益增加的教育需求。隨著網絡以及現代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多模態已經成為表達意義、傳遞信息的重要媒介,因此多模態與教學的結合順勢而生,帶給學生全新的課程 體驗。
多模態是人們通過不同的感覺器官感知外部環境的媒介,用單個感官進行感知叫單模態,兩個器官的感知叫雙模態,三個及以上共同感知叫多模態(顧曰國,2007)。韓禮德(1987)認為語言要同時體現三種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際功能、語篇功能。多模態話語分析有效吸收了語言是社會符號并具有一定意義的觀點,它還接受了系統理論,即無論是語言符號還是其他符號都具有其本身的系統性,同時它還對語域理論進行了延展,人們要在特定的語境環境下理解其深層次的含義,基于純功能假說,它認為多模態話語具有多功能性。(何山燕,2011)多模態話語分析的出現打破了傳統語篇分析的某些局限性,它從多個角度出發對語篇進行分析,充分展現了多元化發展。
國家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小學英語教學應盡量采用多種媒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以提高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教學越來越注重學生的體驗感,教師應采用多媒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各個感官系統。因此,多模態話語分析與教學的結合并非偶然,而是在時代的潮流下為了滿足現在的教學需求并且提高教學質量產生的,多模態教學為教育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光明道路,并且具有實際運行性和可操作性,所以對于多模態教學的研究十分有必要。
多模態話語分析與小學英語教學是時代潮流下的必然產物,當單一的語言模態不足以表達其真正意義的時候,利用多種媒介來刺激多種感官系統同時協作,對實際效果產生了某種程度上的強化、補充以及調節。小學階段的學生的自制力還比較差且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高年級學生差一些,多模態教學方式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理解教學內容。
受特殊時期的影響,大多數地區采用了在家中上網課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授課,這就更加挑戰教師的教學,怎樣合理利用線上教學平臺給學生呈現出更好的課堂?多模態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教師解決了這一問題,下面筆者對2020年3月河南空中課堂小學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的視頻為具體案例對多模態教學進行了細致化分析,視頻總體為23分鐘,講授教師為李燕,課程主體內容為“Where is my car?”。
張德祿(2012)等人在對實際的一些案例進行研究分析后得出結論,他們認為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聽覺模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經常會說上課認真聽講,其實強調的就是學生的聽課過程。英語課堂的聽覺模態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口語語言符號和其他聲音符號。簡單來講,口語語言符號大多是教師在上課過程中的語種、聲調、語調、語速等,其他聲音符號一般表現為教學過程中所采取的輔助音樂。在聽覺部分,李燕老師首先展現給我們的是她的聲音,對于語言的使用,李燕老師采用了英語為主體,個別部分采用漢語作為輔助,整體語速較慢,聲調較高,語調較為歡快,很好地考慮到了小學生理解較慢,容易走神的特點。同時,李燕老師還采用了音樂媒介,首先,在課程開始放了一首與授課內容相關的歡快的英文歌曲,調動了課堂活躍的氣氛,讓學生加入其中。接下來在課程中間又放了一段對話的錄音,有利于再次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并強化所學知識。
在英語教學中,視覺模態主要包括文字、圖像以及肢體動作。在李燕老師的課堂中,大量使用了視覺模態手段,首先,在開場與學生的問候中,李老師使用了大量的手勢并且展現了愉悅的表情,神情透露出喜悅的目光,這一系列肢體語言,很好地拉近了與屏幕前觀看網絡課程的學生之間的距離。李老師在課堂中播放了兩個簡短的視頻,第一個視頻配有歡快的音樂,展現出了很好的動畫效果,主要講解了與課程內容相關的“on,in,under”三個方位詞;第二個視頻是兩個動畫小朋友之間對課本課文部分對話,吸引小朋友對單元重點句型進行鞏固加深。兩個簡短的視頻能夠很好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幫助學生記憶。此外,在課程新授部分以及重點部分,李老師通過文字的形式展現在黑板上,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在學生不熟悉的內容上,老師還展示了相關圖片以及親自手繪圖案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至于顏色部分,整個視頻涉及了黃色、綠色、藍色、紅色、粉色、白色、黑色、棕色,大量的色彩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生機。在視覺模態部分,李老師采用的形式十分多元化:肢體語言、視頻、文字、圖片等,給課堂增加了趣味性,再加上大量不同的色彩,很難讓學生不跟隨教師的步伐。
當然,多模態教學還包括觸覺、嗅覺以及味覺模態,但由于線上教學的局限性,使教師無法在現場與學生互動,所以在觸覺、味覺、嗅覺的感官體驗上可能稍差一些。
采用多模態的手段進行教學是現代英語教學的必然趨勢,教師通過多媒體作為媒介,使知識的傳遞方式更為多元化,通過刺激學生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以及觸覺不同方面的感官體驗,增強了課堂教學的真實性以及趣味性,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線上英語教學充分利用多模態符號創設交際語境,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通過不同媒介進行更深入地理解,實現學生學習的多元化發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所以,教師要適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在教學中,合理利用多媒體資源,結合各種多模態符號,促進多模態教學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