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西
憶起,高中,似乎是不關于生活,只關于夢想的。由彼觀之,夢想清晰得不得了,就好像心之所向,就指著那么一所大學,甚至那么一個專業了,從不曾想夢想是如此繁復之物。感覺自己就像肖申克里的一只鳥,每根羽毛都閃爍著自由的光芒,覺得飛出去,夢想不遠,餐風飲露仍覺爽,天被地席處猶歡。
窗外開始滴答。算起來,這座南方的城,許久沒下過雨了,一如我的夢想,似乎也許久沒露過頭。上一次這么安靜地聽雨,似乎還是夢回戴望舒的雨巷,素墻石板,雕甍紙傘,雨聲清越,是夢回響。面對大學,夢想被生活壓低了聲線。
雨勢大起來。我想,雨別停吧!覺得雨一直下,我的夢想就會漸漸在雨幕中顯現出來了。我們夢想朋友成群,于是花時間于社交網絡和軟件,然而結交的不過一些萍藻之友,欲尋一個可訴衷腸之友尚不可得,只能追憶曾經的同窗之情;我們夢想擁有自己想要的小世界,于是花金錢于各種好看的宿舍裝飾,然而最后才發現,自己愛的其實是家里那開關都“吱呀”的小門,那沒有任何裝飾還有點掉漆的白墻,那有點斜的書桌,那總覺得凹凸不平的床。
我走進雨幕,就好像有人喊了一聲“沖啊”,撒豆成兵般,凜冽的風讓雨滴傾諸我身。先是頭發,發絲緊緊地貼在一起,雨滴匯成細的雨柱如蛇般從發梢向眉間、后頸、耳側蜿蜒;然后是鞋子,當冷意滲透雙腳時,如履薄冰般,每一步都變得黏重拖沓;最后是衣褲,漸漸在寒風中止住了抖動,仿若無力般向下垂著。然而,身外的物什越頹喪,我卻感覺心靈越清明;眼前煙雨愈發朦朧,心眼卻慢慢打開。想到,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我們會一邊打掃宿舍一邊歌唱,一邊洗衣服一邊戲水,少年的日常亦是歌,生活也成詩。雨水順脊梁淌下,帶起一路冰冷的知覺,才發覺夢想就像雨滴一樣,透過我們生活的衣裝,滲了進來,是那一種“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的真實。
在雨中緩步踏上歸程,感覺到天雨從我的表面滑過,又很快向身后流去,攜著一路繾綣的景與時光,仿佛在我身后匯聚成湖,我一回首,就能看見走過的種種,會在雨水中,閃著粼粼的波光。
回到宿舍,還未坐定,“咳,行為藝術?”一聲半帶嘲諷的問候隨著一塊干毛巾撲面而來,舍友一邊用毛巾擦著我滴水的頭一邊繼續戲謔,“就是忘了帶傘吧!”另一邊,向來不茍言笑的另一枚舍友遞來一杯熱茶,然后開始用拖把拖干地上的水跡,似乎要將我身上的寒意也清除干凈。茶緩緩順喉滑下,想起古人“煎雨為茶”的事,慢慢地收集天降的甘霖,再慢慢地加文火注紫砂,以求得甘潤。大概這茶也是這場雨煎出來的吧,不然如此苦澀的茶葉怎能回甘呢?
再聽雨聲,輕撫翠葉,慢搖細柳,急叩鏡湖,斜掠濕紅,輕攏慢捻之間宛然一曲悠揚。
我想,還是讓這雨停下吧!夢想這種東西,到底還是要在燦爛陽光照耀下的大學才能閃閃發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