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策
【內容摘要】隨著近年來網絡技術越來越成熟,很多的社會問題和法律問題也日益呈現出弊端,法律作為維護社會秩序與人民基本權利的標準,應該對其進行完善,有效地抑制網絡犯罪,維護網民在游戲中虛擬財產的合法權利,在網絡游戲中對非法謀取利益甚至是涉及犯罪的不法分子進行制裁。基于此,本文探討了網絡游戲中虛擬財產的法律性質。隨后本文圍繞網絡游戲中虛擬財產的法律性質認定,來具體分析如何對其進行刑法保護。
【關 鍵 詞】網絡游戲;虛擬財產;法律性質;刑法保護
中圖分類號:D92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20)02-0093-02
在實踐中,侵犯網絡游戲虛擬財產的案發率越來越高,在司法界和法律界引起了很大的關注,但是在專家和民間有很大的爭議,此類案件在現實的危害性日益增大,所以應該針對此類案件做出相對應的處理,進行研究,制定出相關的法律對其行保護。近期在網絡游戲中的虛擬財產的財產侵犯案越來越多,很多人在網絡中的虛擬財產得不到法律的保護,導致很多人的權利受到侵犯。對于侵犯網絡中的虛擬財產的行為,例如盜竊、詐騙網絡游戲中使用的虛擬“貨幣”、“寶物”、“武器”等,應該對其如何進行處理,在各國的法律中都缺乏刑事立法,司法,刑法的理論,而這類案件在目前已經越來越多,導致這一個問題頻繁出現的根本性原因,就是因為在法律上沒有準確的答案,關于網絡游戲中虛擬財產能否得到刑法的保護存在爭議。近期網絡游戲界引起廣泛關注的事件例如某游戲出現的BUG事件,引發了大眾的爭議,很多的玩家付款購買裝備,利益得到損害。虛擬財產和現實財產聯系密切,因此,很多的玩家和游戲公司都希望國家能夠出臺一定的法律規范來維護他們的權利,保護他們的虛擬財產[1]。然而,在網絡游戲中的虛擬財產與現實的財產換算金額難以確定,他們的法律性質難以界定,導致立法技術難以建立起公平、標準的規范來保護虛擬財產。當時既然虛擬的財產和現實的財產是息息相關的,那么侵犯了虛擬財產將會導致相關的游戲用戶的現實財產受到侵害,所以法律必須正視這一問題,完善法律,不讓高科技犯罪有機可乘,實現對網絡游戲用戶合法的權益保護。
一、網絡游戲中的虛擬犯罪行為
經過對我國發生的多起虛擬財產侵犯案件的調查發現,犯罪人員侵入網吧,計算機取得他人賬號、密碼,進而倒賣與網絡游戲的裝備和游戲幣,或通過非法獲取游戲裝備或其他獎勵,然后將其兌換成現金等行為,是網絡犯罪中,非法侵犯他人虛擬財產最經常使用的手段和行為方式,由于虛擬財產與現實財產的聯系,導致在交易的過程中,虛擬貨幣和現實貨幣很容易出現交易糾紛,甚至出現詐騙的案件[2]。更值得注意的是,侵犯虛擬財產會向侵犯真實的財產方向過渡。詐騙人員會虛擬財產為誘餌去詐騙他人的現金。例如有一個案件,吳某在上網時發現,某游戲網上有人在以人民幣的價格販賣虛擬的游戲財產,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決定以1000元談好的價格進行交易。雙方規定,由吳某先匯300元,收到錢之后立即發貨,而當吳某將300元匯到賬戶時,對方卻拒絕發貨。這樣的案件就不僅僅只是侵害到了虛擬財產,它與現實的財產是有一定的聯系的,它侵害到了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合法權益,因此,網上法律在刑法上虛擬財產的保護手段具有很現實的意義。
二、網絡游戲中虛擬財產的價值
按照慣性想法和傳統觀點,會有很多人認為在網絡空間中,虛擬財物沒有真正的價值,認為在游戲參與的過程中獲得的財務和身份完全是虛擬的,是不存在的,不具有現實意義。但是我們應當認識到,網絡游戲中的虛擬財產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游戲比賽那么簡單,在現在的游戲玩家財產中不再只是單純地記錄數據,它是通過特定的行為來提高級別,獲得虛擬財物等,具有一定的價值意義。在網絡越來越涉及到生活的各方面的今天,人們會通過網絡進行購物,消費等各種活動,這些網絡中的數據都是有價值的,因此,對于網絡游戲中產生的虛擬財物跟這個相同的道理,也是具有價值的,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
雖然它是虛擬財產,但它也是要通過個人的勞動獲得的,很多的游戲,網家通過攻關和解決游戲的難題獲得的虛擬財產和升級虛擬角色的身份,很多的游戲玩家往往是通過數百小時滿個數千小時的時間和精力投入,通過個人的智力投入來獲得的虛擬財產,很多甚至花費了很多時間都一無所得,所以在虛擬游戲投入的勞動量,絲毫不比現實社會中投入的勞動量少,所以在游戲過程中所獲得的虛擬財產和投入的真實金錢等財產是不可忽視的,所以很多游戲用戶苦心經營得到虛擬貨幣,它的現實價值也很高,不亞于現實世界里的真實財產。而很多虛擬財產包括游戲工具,都是有對等的金錢價格可以購買的,其中獲得虛擬財產的方式,包括以支付金錢購買的情況,因為網絡游戲的開發商,開發游戲的目的在于獲取現實的經濟收益,所以對于網絡開發商來說,銷售虛擬財產是一項收入,請你虛擬財產的收益也成了現實財產中的一部分,通過這一部分直接購買的方式獲得的虛擬財產[3],它是具有一定的真實價值的。隨著虛擬財產的教育越來越大,而網絡游戲也漸漸地朝著市場化和商業化發展,網絡游戲開始有了經濟交易的往來,虛擬財產也變成了一項重要的業務收益。
三、虛擬財產的刑法保護
盜取和騙取虛擬財產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這一個問題,在當前的法律基礎上,并沒有對其進行準確的立法,所以,把這類非法行為是否可以規定為經濟性犯罪,又或者需要重新確定新的罪名給這類型的罪犯,司法界和民間都對此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所以,迫切需要有一定的途徑對虛擬財產進行保護,當務之急是建立起一個可以保護虛擬財產的刑法保障。
在目前,盜取計算機信息及網絡資源的行為,盜用他人游戲財產的行為都不能被認定為犯罪,這樣的法律明顯對網絡的虛擬財產起不到保護的作用,缺乏理論支持,也對犯罪分子起不到懲罰的作用。
(一)確立刑法保護措施
在現在這個人人離不開網絡的世界,網絡問題是一個應當正視的現實問題,在虛擬空間中糾紛缺乏有效的解決方式和處理規則,使得許多網絡犯罪行為得不到糾正和處理,所以應當建立刑法對其進行保護。傳統法律對虛擬財產等網絡的產物缺乏保護,在年輕一代看來對確立刑法保護網絡虛擬財產是十分重要的,很多傳統生活方式的人難以理解虛擬財產對于年輕一代重要性,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這畢竟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也越來越密切。
從刑法立法上講,應該確立法律保護體系來對虛擬財產進行保護,尤其是要建立全新的刑法保護體系,懲治犯罪嫌疑人。法律應該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社會的發展進行自我完善[4]。
(二)沖擊原有的傳統刑法理論
由于出現了虛擬財產的侵犯行為,對于傳統的刑法理論來說,已經形成了巨大的沖擊。盜竊虛擬財產,區別于現實中的盜竊搶劫,但是在意義上卻與現實中的犯罪行為有著相同的影響。在傳統的搶劫犯罪中,是指以暴力、威脅他人,強行竊取他人的財物,而在虛擬空間中,對方以高超的計算機技術手段,迫使他人的計算機程序不能使用,在他人無法反抗的情況下,強行盜取他人的虛擬財產,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由于法律的空缺,此類案件的發生頻率也越來越高,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誘發更多的此類案件的發生。所以較為合理的方案為:及時承認計算機網絡空間的虛擬財產合法性,建立一定的刑法規范,對這種虛擬財產建立法律保護體系。當前,臺灣地區己引入對于虛擬財產的刑法保護,這是值得借鑒的,總而言之,對虛擬財產建立應有的刑法保護規則才是長遠之計。
四、結束語
客觀的講,我國類似的問題有很多,所以在刑法的理論上,應該及時修改傳統的法律規范用以保護虛擬財產。盜竊網絡游戲虛擬財產的案件,屬于一種新型犯罪,相關部門應該加強監管,深入研究此類行為,對其制定相關的處理方式,早日制造出一套解決方案,把這個漏洞盡快補上。
參考文獻:
[1]黃恒林.網絡虛擬財產的刑法規范:源起、困境、應對[J].池州學院學報,2019(4):28-32.
[2]汪典.利用黑客技術非法盜刷虛擬游戲幣行為定性問題研究[J].湖南警察學院學報,2019(3).
[3]谷美璋,趙俊濤.淺論網絡虛擬財產犯罪的認定及刑法規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6(7):138-138.
[4]吳之原.刑法有關盜竊網絡虛擬財產的立法對我國的意義[J].青年時代,2016(1):1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