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肖配
【內容摘要】隨著社會發展,人類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緊密相連,知識經濟成為衡量綜合國力的新標桿。針對這一現象,在推進區域經濟展開的過程中,必須認識到知識產權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位置。結合我國環渤海經濟區在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方面當前的發展狀況,需在立法、執法、司法保護及守法宣傳方面建構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機制,提升知識產權的應用、創造和保護,使得知識產權可以更好地為環渤海經濟區發展效力。
【關 鍵 詞】環渤海經濟區;知識經濟;知識產權;協同保護
中圖分類號:D9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20)02-0095-02
一、環渤海經濟區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的現狀
從目前環渤海經濟區發展現狀來看,在知識產權保護研究方面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第一,從知識產權的本質來看它是法律規定的權利,從法律的視角對知識產權保護進行研究是環渤海經濟區最基本的選擇;第二,從經濟區域內知識產權保護的研究內容來看,大多局限于宏觀層面,對于法律、政府、企業、社會等層面還缺乏系統性的研究;第三,從區域內有關知識產權研究的總體情況來看,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驗研究都還停留在基礎層面,缺乏更加深入的探討與分析。
二、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存在的問題
(一)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不夠完善
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需各地方立法機關結合本地區的發展特點在立法層面進一步完善。環渤海經濟區是由京津冀圈、山東半島圈和遼東半島圈三個區域組成,受政治因素、經濟因素的影響,三個經濟區在發展水平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
(二)知識產權保護行政執法需進一步加強
知識產權行政保護的優勢主要體現在行政執法的過程中能夠主動、及時且高效地展開,但根據行政保護現狀來看,行政執法保護的力度仍然不夠,還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行政執法活動中的統籌、協調能力需進一步提高;二是專項執法行動具有期限性,針對某一事件的執法行為需在一定期限內完成,無法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有所欠缺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這還需歸功于創新產業的發展,而知識則是推動創發發展的主要動力,隨著創新速度的加快,像商標、著作權、專利等相關案件層出不窮,加重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困難。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時間相較于行政保護的較長,效率較低,導致當權利人的合法權利受到危害時不愿采取司法保護的途徑。但司法保護在我國知識產權保護中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加強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完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體系,成為現階段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重要工作。
(四)公民對于知識產權的守法意識不足
造成此結果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政府相關部門的普法工作沒有做到位,無論是在普法教育方面,還是普法宣傳方面,到還達不到全民普法的目標;第二,公民自身關于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欠缺,社會仍然存在大量的有意的或是無意的侵權行為。
三、構建立體式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機制
(一)完善環渤海經濟區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立法體系
我國在10年前就已經頒布實施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在知識產權的保護和運用方面都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就。河北省于2018年《河北省企業技術創新條例(草案)》中提出新的知識產權保護條款,其中研究經費補助以及標準研制融合發展,以明確法律條文的形式確立其合法權益。2017年12月20日,遼寧省頒布《遼寧省知識產權保護辦法》,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發揚知識產權對創新驅動發展的撐持和引領作用。
從以上兩個事例來看,在保護知識產權的過程中,應當把制定、運用、保護的理念相結合,提供明確的保障措施及手段。另外,從區域發展來看,經濟區的健康發展還需要保護參與企業及相關參與者的合法權益,因此,環渤海經濟區應當立足于實際,借鑒其他成功經濟區域的立法經驗,不斷完善經濟區的地方性法律法規。另外,對于經濟區內現存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法規應當及時進行修正和完善,嚴格按照當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最為適用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增強法律法規的實際應用能力。
(二)增進環渤海經濟區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強度
知識產權行政保護的主動性、多樣性和及時性特點決定了它的不可代替性。因此,我們需加強和完善知識產權在行政保護方面的相關制度,加大對違反知識產權行為的處罰力度,以重罰來規范和約束侵權行為。2019年1月17日,山東濟南成立了山東知識產權保護聯盟,這是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發展的新舉措,能夠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行政執法力度。沈陽市政府于2018年10月發布《推進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建設工作方案(2018-2021年)》,將加大對制假源頭、重復侵權、惡意侵權、群體性侵權的查處力度。
從以上兩個事例來看,可以從構建知識產權保護組織入手,在社會上形成一定規模的知識產權保護力量。從政府角度來說,可以緊密聯系群眾,建立政民一體的聯合處罰機制。具體來說,在構建知識產權保護行政執法體系上,要更加注重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要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和司法的相互聯系,開展聯合執法;二是要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立,完善跨區域、跨部門的知識產權協作執法、聯合執法機制;三是要建設知識產權社會仲裁機制,提高行政執法效率。
(三)強化環渤海經濟區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
從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優先性、全面性、終局性等特點來看它在構建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中是必不可少的。2018年11月20日,山東省政府發布《山東省“十三五”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在重點發展工作方向上提出完善知識產權司法公開機制,提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透明度;遼寧省省法院副院長鄭國美曾提到,要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水平和力度、推動知識產權審判工作的改革、構建合理的審查機制,在較短時間內實現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的展開,推動區域內經濟的快速發展。
從以上兩個事例可以看出,政府在完善司法保護機制、規范司法保護法律法規、健全司法審判工作方面、構建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法律法規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動作用。
(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力度
知識產品區別于有形財產,人們對于“不可偷盜或搶奪他人(知識)財產”的法律觀念和道德觀念比較薄弱,侵權行為仍是現在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如何在社會中營造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提高消費者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成為研究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的重點工作。山東高等法院連續17年開展“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的宣傳周活動,在微博、微信、互聯網的各個平臺以線上媒體的形式向公眾進行知識產權保護的宣傳工作;2018年7月,《人民法院報》和《山東法制報》等報刊以紙質媒體的途徑對山東法院知識產權審問工作進行了集中報道;濰坊中院參與濰坊人民廣播電臺《法治時空》欄目的節目錄制,以廣播媒體的形式向公眾展示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
從事例來看,各級法院及相關媒體都可通過各自的渠道開展宣傳活動,加強民眾尊重知識、誠信守法的意識,從思想根源上預防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以推動環渤海經濟區健康快速發展。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最大的鼓勵。總的來看,知識產權對經濟發展具有關鍵作用,因而我們要不停地提高自主創新才能,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因此,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要完善立法體系、規范行政執法、加強司法監管,實現“良法善治、多元共治”。另外,環渤海經濟區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發展戰略地區,還要加強區域內各級政府、各企業之間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相互協調,相互促進關系,以實現區域內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陳曉春.基于價值鏈分析的創意產業知識產權保護方法與途徑探討[J].知識產權,2006(2):30-33.
[2]朱金英.長三角區域知識產權保護協同機制研究[J].安徽科技,2018(4).
[3]于麗艷.運作過程視角下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協同的實現機制研究[J].知識管理,2017(4).
[4]林青.文化創意產業知識產權創新與保護機制研究[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
[5]高靖,于霖.環渤海地區行業協會立法完善問題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