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苗苗
【內容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女警察作為一種新興職業進入大眾眼球。在當時社會,犯罪分子利用女性犯罪的現象屢禁不止,性別原因給男警察對于女性犯罪的執行等相關工作,造成了頗多障礙。而女子由于天生的性情優勢,在處理一些案件時,比男警更為適合,女警應乎世界潮流而生。
【關 鍵 詞】民國時期;上海;女警察
中圖分類號:K2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20)02-0099-02
一、民國時期女警的創辦
女警察最早出現在歐美國家,在一些針對婦女、兒童的特殊警務方面,成績顯著,相比男警更是略勝一籌,為各國所仿效。鑒于各國創辦女警的有效成績,在1923年以及1925年召開的國際聯盟婦孺販賣防止委員會上,與會者勸告各國設置女子警官,便于偵查拐騙婦孺案件。
我國創辦女警察的經過,因經費以及社會觀念等問題的制約,可謂是一波三折。在國際聯盟倡導設置女警之后,北洋政府于1923年9月內政部下令由前京都警察廳根據地方實情,擬定設置女警詳細辦法,送部審查。當時的京都警察廳根據實際情況,酌擬招募婦女四十名,并設立專門的教練所進行教育,畢業以后,分配服務,若有效果,再進行擴充。但“后來因為預算過巨,籌款艱難,所以沒有舉辦”。因為經費籌集困難,我國首次創辦女警察的計劃便很快擱淺,也從另一方面反映出當時社會對女警察的支持還不夠,急需增加人們對女警察這一新興女性職業的社會認同。隨著上海人口的增多,華洋雜處,社會混亂,利用婦孺兒童犯案的情況日益增多。1928年,上海市政府設計委員會公安組擬定大綱,于1929年上海正式招募女檢查員,這是我國最先設置的女警,雖然名為“女檢查員”,沒有女警之名,但有女警之實。
直到1931年8月,首都警察廳開始試辦女警,以觀成效。接著在1932年第二次全國內政會議上,通過了推行女子警察的議案,并由內政部于1933年通咨各省市政府施行。該通咨指出:“首都警察廳及上海市公安局,先后試辦女子稽查,已屬成績斐然,故其他各省市,自應繼起設置,以應環境需要,而維社會安寧。”,各省市政府迅速試辦女警。女警的創辦為當時的警政系統注入了新的血液,作為一種新的女性職業,同時為婦女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
二、女警的招募及職務
(一)女警察的從業心理
女警從無到有,再擴及到各省,在這中間,社會各界對女警的態度有支持也有反對。有些人認為這是“滑天下之大稽”,警察行業,從來都是男子,沒有女警這一說法,反對設置女警察;但是也有一些開明的聲音,認為設置女警察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與國際接軌。環球各國,自倡用女警察以來,于案件之偵查破獲均獲良好成績,深博得社會人士的信心與同情。對社會上不同的聲音,女警們也是有一番心理變化的。
各地紛紛開始招募女警察時,有很多女子因為種種原因報名。女子從事這項職業的原因有很多,有記者在對安占江女警官的訪問中問到:“為什么要學警政的呢?”安占江女警官說到,這很簡單,只是想為社會服務,而碰巧那是警官學校招女生......好在我只想努力作我所愿作的事,甘于苦我是不計較的。在當時,安占江放棄原本的專業,轉向當時并不被人們看好的警務工作,是學生投身警察事業為社會做貢獻的一個典范。第二種是受“木蘭從軍”的影響,從小就對警察或者軍人有特殊的情懷,為實現夢想,投考女警,憑著一腔熱血毅然決然地投身警察事業,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另外一種則是為了生活,獲得經濟獨立。這種因素在當時是符合大多數婦女的,沒有生活,何談理想。
因為生理上的原因,本來女警與男警的身體素質就有差距,她們“雖不說嬌生慣養,可是這種生活,誰也沒有嘗過......初起時,大家吃不來這種苦,相抱而哭地很多,慢慢習慣了,其實想想,那時逃也逃不了,直索咬住牙關等滿了訓練再說?!彼齻兛朔艘淮斡忠淮蔚睦щy,盡可能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服務大眾。
在工作當中,女警的心理較之以往又有了些微變化。在一次談話中,有記者問到一名女警,從業以來,有什么感想?她說:“慚愧,我服務這項工作可算我生活的一種嘗試,經驗一點也沒有,不過我感覺到,現在社會對于女子職業,已經慢慢重視起來,而對于女警的觀念,也比往前好了......”。從她們進入警察這個行業以來,感受頗多,社會眼光的改變,她們是有切身體會的,她們的感受直接來源于民眾對她們的評價。在這期間,女警們都建立了不少功績,社會上支持女警察的聲音也逐漸增多,這是女警努力的成果。
(二)女警察的具體職務
上海女檢查員一般是在車站、街道、會所、游戲場等地工作,她們的態度溫和,相比男警,在性情方面要更適合與民眾交流。由于社會上女警犯罪的事件越來越多,特設女檢查員,在交通要地或臨時指派檢查往來女性游客運帶違禁物品及反動行為。女檢查員在車站進行工作,她們每天都需要匯報檢查情況,檢查遇到特殊情況,可隨時電話上報。
隨著人口的增加,檢查戶口一直都是一項非常繁瑣的工作。在還沒有女警之前,這項工作一直都是男警察在做,紕漏很多。雖然那時候的女性思想有一定的解放,但對于大多數的全職主婦而言,仍舊是不愿意與異性多交流。但是設置女警以后,她們溫柔的態度,在視察住戶,獲取信息的能力比男警的強硬要有利得多。而且同性之間有很多相似之處,也使得這些婦女們愿意與之多聊。在救護婦孺、維護社會風俗方面,都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成效顯著。
除此之外,在一些特殊案件上,也會派女警進行偵查。九一八事變后,隨著戰爭的蔓延,女警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出來,參加的危險行動也越來越多。還有一部分在軍隊中活動,這些女警所表現出來的能力,令人驚嘆,實力以及職務范圍與男警的差距在逐漸縮小,而事實證明,設置女警是必要的。
三、女警察的社會影響
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中,盡管女子警察發展緩慢,但是女警的創辦,仍然是我家警政史上的一大進步。警察是最接近民眾,最與民眾有密切關系的,負有維持地方治安和秩序的責任,其責任重大。在以往只有男子警察的警政系統里,女警的設置對我國的警政系統有了一定的完善,彌補了警察體系中缺乏女性的不足,警界中,除了男子的剛硬,亦有女子的柔和,男女搭配,合作執行任務。從此,在專屬于男子的領域里,也逐漸有了女子的一席之地。隨著社會上對女警的接受度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子的社會地位,擴大了女性的就業范圍,不只是警界,在社會其他行業也在逐漸放開對女性的限制,為后來的女性提供了更加寬廣的就業選擇,進一步促進了社會思想解放。男女平等的理念,在警政、教育等方面的實踐機會越來越多,婦女通過工作獲得經濟獨立的情況也隨之增加,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成為歷史。
設置女警察以后的成果,在上海是最為明顯的。上海作為中國當時的第一大都市,人口繁多,經濟發達,華洋雜處的社會情形復雜,匪徒利用女性犯罪數不勝數,在一些詐騙、拐賣等案件中,時常會出現婦女的身影,因男女有別,所以男警對婦女的檢查不便。而女警的出現,對上海治安的影響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上海的女警不是為了警察局設置的,而是為了上海的民眾,她們的職能就是便民利民,通過監督社會不良風氣,對一些有犯法苗頭的市民加以勸解,最大程度地為上海市民提供便利。女警的工作理念,工作態度,使其在與民眾的交往中完成了許多男警做不到的事,并且在一些案件中與男警的合作,使得案件的解決得以順利進行,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預防了犯罪。由此可見,女子警察的設置可謂是意義重大,不光是為女子就業提供了一條光明的道路,同時也為維護社會治安增加了一道屏障。
參考文獻:
[1]少文.關于女警察[N].濤聲,1941-8-15(2):26.
[2]韓延龍.中國近代警察制度[M].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3:667.
[3]方國熙.女警察的效用[N].警察月刊,3(7).
[4]子罔.關于上海女警——訪問安占江女警官[J].婦女生活,1(4):31.
[5]一位女警談話記[N].婦女月報,2(1):24.
[6]一位女警談話記[N].婦女月報,2(1):25.
[7]古然.女警察[N].婦女共鳴,1929-5-1(3).
[8]張研,李光泉.20世紀30年代女警的設置及其職業影響[J].鄭州大學學報,2006,39(6).
[9]黃霞.中國近代女子警察發展小史[J].黑龍江史志,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