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麗
【內容摘要】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大部分人都已經意識到了科學的公司治理模式決定了公司發展趨向與績效,完整且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能夠推進公司順利運行,并且強化公司市場競爭能力,促使市場透明化。本文就針對公司治理結構和公司績效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借此起到拋磚引玉之用。
【關 鍵 詞】公司治理結構;影響;績效;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1;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20)02-0119-02
由于現代企業制度的不斷推廣,公司治理逐步演變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其探討的基礎是如何讓該公司管理人員在使用資本供給方提供的資產且使用資產發揮效用的過程中,擔負起相應的責任。在宏觀方面,公司治理結構是治理的關鍵之所在,是解決多種契約關系的重要制度。可是根據形勢看,公司治理結構涵蓋了很多利益有關者的關系,而這部分關系的組成是經理層與股東、董事與監事關系,經過有效協調監控,促使公司經營績效目標得以實現。據此,下面就對公司治理結構和績效展開了論述。
一、公司治理結構和公司績效簡述
(一)公司治理結構
這一概念至今為止并未有一個標準且統一的表達,各個專家學者從多個角度為公司治理結構進行了定義。通常認為,公司治理結構就是聯系且規范董事和股東與高層管理者權利義務劃分,還有和此相關的招聘與監督問題的制度結構。簡言之,即怎么在公司內部分配權力。優秀的公司治理結構,能夠處理公司各方利益分配方面的問題,對公司正常運行與否、具備競爭能力與否有重要意義和作用。中國的公司治理結構使用了三權分立的機制,也就是經營管理、監督以及決策權分別劃分到董事會、監事會與股東會。經過三權制衡,讓這幾個機關做好各自的職責,且起到彼此制約的效果,確保公司正常運轉。
(二)公司績效
這是公司治理結構是否有效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是公司治理結構配置公司內部資源達到股東利益的結果。公司經營績效怎么樣關鍵是以該公司前期經營情況來決定的,而探索其進一步原因,就是以公司經營戰略方針與決策等的好壞決定的,決定公司決策與戰略方針的是公司治理結構。這樣看來,公司治理結構對于公司績效有決定性的作用。
二、公司治理結構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分析
(一)董事會
董事是通過公司股東會選舉的,是公司管理事務的重要工作者之一,有一定的權力及權威性,和別的管理層構成了內部治理中堅力量。董事于內部開展事務管理工作,在公司外部開展經濟活動。董事在具有推動與健全公司戰略決策作用的過程中,還能夠嚴格把控與督促公司經理層,從而改善公司管理,提高股東財富,制衡控股股東。并且單獨的董事制度設定能夠公平且公正的進行準確的決策判斷。伴隨公司治理結構的進一步認識,有關人員在擬定符合該公司可持續發展對策與處理經營管理工作中可能會發生的問題時,會更多的參考董事會意見。現如今,諸多公司中,董事會已然變成了股東會不能干預的權力機關。由于董事會在公司治理結構中占有重要位置,董事會質量提升是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主要工作之一,此乃影響公司績效的核心因素。
(二)監事會與經理層
監事是股份有效公司的重要成員,核心任務就是監察該公司業務實施情況。在這之中,監事會是以監事構成,是諸多公司必須要具備的一個法定監督機關。監事會的構建能夠確保公司準確決策與領導層準確執行公務,避免領導者隨意使用職權,從而發生危及到公司與股東等利益的現象,給公司績效目標的實行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其次,經理是對公司的經營進行有效管理的,其職責就是承擔統籌規劃公司業務,擬定經營戰略且切實實施與執行,與此同時還需要承擔協調公司經營中每一個部門之間的銜接,讓部門與部門之間的職工可以高效工作。經理層在公司治理結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時與別的環節比較,經理層對于公司資源使用與經營績效情況了解更加全面,其風格決定了公司發展戰略方向。
(三)股東
股東是公司誕生的前提與基礎,是關鍵要素,倘若一個公司不存在股東,那么就無法建立一家公司。據此,在該公司擬定決策與治理制度的過程中,需要將維護股東利益作為重要標準。在公司治理結構中,委托人對代理人的監督是否有效多半是由股權結構決定的。假設股權結構不集中,對公司實現績效目標會帶來不良影響。根據宏觀角度而言,股東在提升公司績效層面的效果是非常直觀的。鑒于對投資費用和公司效益關系的探討,與別的形式的股東對比來說,占比大的股東與機構股東會主動監督公司管理者,讓其作出正確的決策,繼而影響公司績效,提升績效。由此看來,股東行為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公司績效得到大服務提升。不過股東不良行為對于公司績效也有不好的影響。比如說,股東會借助自己的表決權操控董事選舉,從而出現了中小股東利益壓榨現象。
三、健全公司治理結構提高公司績效的方法與對策
(一)提升監管能力,健全約束制度
監督機構需要積極且主動使用人工智能技術與大數據技術等先進科學技術,進而全面提升科學技術監督管理方面的能力,著重增強統籌布局,完善風險監督檢測與預警平臺制度,做好防范解決金融風險問題的工作。構建大數據中心,從而將主要監督管理活動的智能化與科技化實現。加強對信息披露、股價異常變動、違反法律規章事件的監督管理,推動市場主體運行規范化。再者,需要確保監督管理的敏感性,對于風險應當盡早辨別出來,盡可能早早處理和回報給上級部門,進而展開逐一風險排查工作,主動預防與解決風險問題,確保市場平穩運行。公司需要健全對高管自私行為的約束制度,強化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制約力度,在公司規章中確定對高管離任以后的限售期要求,并且提升套現成本,減小高管離任套現的幾率。
(二)提升股權結構質量
公司如若要得到穩定健康的發展,就必須要持續調節自身的股權結構,如此才可以確保公司提高績效,促進公司順利發展。在現代社會經濟發展中,公司內部,一般股份持有者占據的比重很高,導致公司股權結構較為特殊。因而,如果要實現公司績效提高,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提升控股人信譽,調節與制約控股人權利,使用科學的方案與對策,減少公司內部家族成員持有股份數額,削弱控股人決策權力,進而有效制約股權。其次,組織公司職工自愿入股。職工持有股份能夠募集到很多的資金,并且還可以促使職工有主人翁意識,進而提高職工對于公司的歸屬感。將公司職工利益與公司利益有機結合起來,能夠促使公司長期維持活力,繼而促進公司股權優化配置。
(三)構建合理的激勵制度
于公司控制權和所有權脫離的制度背景下,因為信息出現了不對稱性,公司管理層極有可能出現不良的道德行為。而合理的激勵制度能夠將股東會與董事會、經理層與董事會之間的委托代理費用減少,促使經理層與董事會可以將公司利益最大化作為共同的目標積極工作,進而做出準確的決策。例如,積極推行高層管理人員強制持股政策,與此同時合理增加其持股比重與構建科學的業績評價機制,讓其給公司經營績效最大化做出貢獻,繼而對提高公司績效是非常有益的。促進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讓其運用于公司,對于改善公司治理結構是有利的,可以減少委托代理費用,強化高層管理人員和股東利益有關性與目標統一性。這里需要關注的一點就是,步入全流通時代,該公司控股股東或者控制人行為對于股價影響加強,高層管理人員股權激勵計劃對于股價發揮著重要作用,需要強化執行監督管理,讓其變成和激勵相融的制度。
(四)增加獨立董事比重
公司治理結構的主要內容就是董事會的治理,對別的公司治理要素的執行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董事會責任就是接受股東委托聘任經理層,且對其展開監督,審批公司主要經營決策,董事會對公司績效有很大的影響。因為董事會能夠代表股東對經理層展開監督,制約經理層利己行為,讓經理層主動為公司工作。與此同時,董事會在擬定公司長時間發展策略與主要經營決策中起著相當關鍵的作用,根據這一層面而言,董事會對公司績效有積極影響。健全的獨立董事制度可以將董事會總體獨立性提升,所以需要在董事會中確保一定比例的獨立董事,并且關注獨立董事設置的合理性,將董事會監督管理最大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四、結束語
通過對公司治理結構和公司績效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對一個優秀的公司而言,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是活的投資方信任的基礎,是步入資本市場的關鍵,是公司市場競爭力的基礎要素。在將來的市場競爭中,公司需要面臨市場競爭加劇帶來的生存壓力。因此必須要構建完整的公司治理結構,這樣才可以確保公司工作水平得到提升,實現公司績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呂愛華.基于“前置程序”國企黨組織內嵌法人治理結構的理論與實踐[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9(05):1-5.
[2]王藝君.論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與會計準則的執行[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11):202-203.
[3]孫同順.公司治理及內部控制對企業業績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2019(18):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