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曉雪
(黑龍江外國語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高等院校思政課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占主導,而其他學科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則不突出。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當作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事,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因此,在酒店管理教育教學中把思政教育融入到課程教學中可以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既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又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可以分為基礎課和專業課兩種形式,思政課程屬于基礎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這種思政課與專業課的開展一直是分開的。在傳統的教育教學中,專業課主要注重的專業技能的提升,思政教育很少融入到課程教學中。而思政課往往作為“大課”形式出現,思政教育課堂教育效果不明顯。這些因素導致了學生職業素養、職業道德、職業認同等缺失,從而導致人才的培養與酒店服務管理存有偏差,不能較好的滿足社會行業需求。而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的融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有著具體化、生動化的知識載體,不僅豐富了思政教育的方式,而且增強了思政教育效果。
酒店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目標上要體現良好的職業素養、優秀的溝通能力、扎實的實踐能力、良好的專業素質,而這種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與思想教育目標有著較強的一致性,因為學生就業素質能力的提升不僅僅體現在專業技能上,也體現在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上。因此,酒店管理思政教育的目標要在提升專業技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意識,展現良好的職業素養,塑造優秀的品格和人格。這就要求在酒店管理課程教學中要充分發掘教學內容的思政元素,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把思政教育與課程教學進行有效銜接。具體來說,酒店管理課程可以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文化自信等方面進行發掘和利用,實現思政教育在酒店管理專業課程中的滲透。
思政教育在專業課程中的滲透是一種隱形的教學形式,這種形式正是體現出了“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之間的差別。在酒店管理教學中適當的融入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找到酒店管理課程與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結合點,并能以一種隱形課程的形式融入在專業課程教學中,使得學生的道德素養、價值觀念和綜合素質在無形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1)充分發掘酒店管理課程內容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酒店管理課程涉及多個學科的知識,涉及酒店管理和旅游服務等方面。正是這種多種知識的交融和互補為思政元素的融入提供了條件。在酒店管理課程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究發掘各種知識的內在聯系,把“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元素融入教學中。既然酒店管理服務的對象是社會大眾,那么就要在學習中發掘“真、善、美”的人文元素,培養學生良好的服務意識。
2)積極挖掘酒店管理思維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思政教育融入到課程教學必須堅持辯證性的思維。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比如在酒店文化和品牌文化建構中,讓學生了解中國多元化的文化和優秀的傳承,使得學生更能堅定“文化自信”。
思政教育在專業課程中的有效滲透應是建立在合理的教學方法上,恰當的教學方式可以巧妙的把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融合一起,這個環節也需要教師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思政學識。對于高校酒店管理課程而言,可以通過開展探究教學和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促進思政教育滲透的有效性。
1)開展探究性教學。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通過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學習方式對教學內容的主要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深入探究并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有問題意識,比如在“前廳客房服務與管理”課程教學設計時,教師應對課程知識全面梳理發掘其思政教育內容,可以從人文素養教育、職業素養教育等方面入手。針對客房預訂、前廳銷售的環節,從消費者的角度拋出一些問題,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相關問題進行解決,增強學生的服務意識以及心理調節和應變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服務意識、責任意識和心理調節等思想滲透到教學中,在潛移默化中完成了課程思政。
2)實施一體化實踐教學。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在酒店管理課程中思政教育的融入應遵循“一體化”實踐教學原則,把學生能力目標和知識目標相結合。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應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開展相關的實訓課程。這種實訓課程應是校外和校內的雙向結合,在校內可以設置情境教學,讓學生通過角色模擬進行消費者和服務者之間的角色轉換,從而使學生對服務者產生心靈上的共鳴,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服務意識。而學生校外的實訓,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使學生學會“做人”、“做事”,培養學生愛崗敬業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對于學生崗位適應能力、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提升有著直接推動作用。
3)豐富教學手段。酒店管理應當有著與時俱進的原則,傳統的教學方法與現代的教學模式進行結合,在課程教學中可以根據行業發展和社會意識形態增設一些課程,比如一帶一路、紅色旅游、鄉村旅游等。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發掘這些內容背后的故事,使得學生能夠領悟相關的道德品質和職業素養。 當然,教學中也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形式,以視頻或圖片的形式展現祖國的壯麗自然景觀和多元人文色彩,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播放一些品牌酒店宣傳片,激發學生的行業熱情,樹立學生的行業自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因此,在酒店管理教育教學中要注重思政教育的隱形滲透,充分發掘課程內容的思政元素,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切實抓好課程思政教育,使得酒店管理課程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產生協同效應,真正實現教育教學的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