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祎 許薈蓉
(延安大學,陜西 延安 716000)
社會主義邁入了新時代,高等教育新的歷史使命就是“立德樹人”,其根本任務是培養有理想信念、博大情懷全面發展的人才[1]。體育舞蹈作為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近年來發展極為迅速。體育舞蹈是一種男女雙人配合,在界定音樂和節奏范圍內,完美的運用身體動作進行展示,包括身體姿態的控制、完成動作力量的呈現賽場空間的掌控等,并與個人的藝術表現力相結合,完成的具有規范性和程序性的運動項目[2]。體育舞蹈是一門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情感的極為獨特、擁有著自己特定風格的藝術。舞者若想要完美展現內心的豐富情感,獲得良好的運動成績,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訓練與雕琢。而這一過程,必定也將伴隨著運動損傷的發生。運動損傷無疑是對舞者最嚴酷的懲罰,它將剝奪舞者的運動資格、妨礙其發展、阻止其參與競賽奪得頭籌。因此,從事體育舞蹈運動的廣大舞者們迫切需要得知發生運動損傷的原因以及預防訓練措施。
據相關調查研究得知,體育舞蹈運動損傷多發生在關節與肌肉的損傷,其主要部位有:頸部、腰背部、膝關節、踝關節等。
1)準備活動不充分,運動員身體素質差。準備活動不充分,機體還未進入運動狀態,各關節肌肉還未參與運動,身體素質太差往往會導致在學習訓練與比賽過程中難以支撐高強度、高負荷的訓練,技術動作不達標從而產生運動損傷。
2)技術運用不熟練、舞蹈風格模糊?;炯夹g不過關,以及舞伴間搭配不當均會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體育舞蹈是具有鮮明舞蹈風格特點的,舞者在技術掌握不到位的情況下,沒有透徹理解舞蹈風格,在訓練、比賽過程中動作出現錯誤從而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
3)訓后、賽后未進行放松整理訓練,運動損傷、疲勞未得到良好的恢復。高強度、高負荷的訓練、比賽后未及時進行放松整理訓練,從而使機體處于高度疲勞狀態,而后舞者在本身疲勞的情況下又進行大量訓練、比賽,如此循環往復,從而體力不支,肌肉力量薄弱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
4)訓前、賽前心理狀態不佳。教練員和運動員普遍認為在訓練或比賽中心理調節能力的好壞對于技術動作的發揮和動作的完成質量極為重要,如比賽時情緒緊張,患得患失,思想不集中,動作出現偏差,易造成意外損傷[3]。
5)教練員訓練方法不當。教練員在訓練、比賽中起指導、引導作用教練員的指導方法、訓練方法不當會直接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例如:過高強度、負荷的訓練、訓練方法單一等。
6)其他因素。場地、天氣、服裝、環境、裁判員的道德業務水平、競賽規則、對手在比賽中的表現、干擾,自我保護意識薄弱等都會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
1)訓前、賽前準備充分。體育舞蹈運動的運動損傷大多是急性損傷,訓練前的熱身活動可以減少運動損傷[4]。在比賽或訓練前都會進行準備活動,適宜的準備活動可以克服內臟器官的生理惰性,縮短進入工作狀態的時間,可以有效預防運動損傷,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調節不良的賽前狀態,使大腦反應速度加快,更好的適應賽場或訓練[5]。
2)教練員帶領運動員訓后、賽后及時盤復。訓后、賽后及時進行總結,盤復在訓練、比賽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解決,教練員還應及時注意觀察運動員情緒及心理狀態,并進行溝通調節,從源頭上減少運動損傷發生的概率。
3)清晰舞蹈風格、掌握音樂節奏。在基本技術扎實的前提下,掌握音樂節奏,伴隨節奏去訓練、比賽。根據音樂節奏特點掌握舞蹈風格特點,從而大大降低運動損傷發生的概率。
4)加強理論學習,合理安排運動負荷、科學訓練方法。體育舞蹈是一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運動,學習體育舞蹈還需要涉及一些 《運動生理》、《運動訓練》、《運動康復》、《體育保健學》等等,有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再加上科學的訓練不僅可以提高訓練水平更可以有效地降低運動損傷的發生[5]。
5)加強體育舞蹈專項體能訓練。體育舞蹈是一項有氧無氧相結合的運動。在比賽中完成一支舞的時間在1min-2min之間,間隔休息不超過3min通常是一場接一場,這就需要運動員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良好的身體素質是獲得優異競賽成績以及參與日常訓練學習的保障。因此經濟有效的專項體能訓練能為無損傷的訓練、比賽保駕護航。
6)其他方面。注重細節,訓前、賽前的舞蹈服裝及鞋子檢查;訓練、比賽場地的提前勘察踩點;及時查詢天氣、環境,以便做出應對措施;提前了解比賽規則;教練員及時與運動員溝通心理狀態及情緒等。
1)頸部。在體育舞蹈中,頭頸部的運動損傷多為肌肉、韌帶拉傷、挫傷、勞損。頸部肌肉預防損傷訓練方法:(1)頸部前后運動;(2)頸部全方位拉伸運動;(3)筋膜球頸部肌肉放松等。
2)腰背部。大部分體育舞蹈腰背部的運動損傷都是因為疲勞導致的部分肌力下降,從而引起身體肌肉系統失衡而發生的。核心力量訓練不僅對全面均衡的發展舞者的核心力量和身體的平衡穩定有顯著作用,同時也是提高舞者身體能力和預防損傷的有效手段。
核心肌群訓練方法:(1)平板支撐;(2)90°卷腹;(3)俯身登山;(4)俄羅斯轉體等。
3)膝關節。膝關節是體育舞蹈中最重要的關節之一,同時也是最容易受傷的關節。在膝關節損傷的預防措施中我們首先就要做到增加相關肌群力量以及柔韌性。膝關節預防損傷訓練方法:(1)負重抬腿訓練;(2)靠墻半蹲;(3)單腳站立;(4)單腿硬拉提膝;(5)米子步練習等。
4)踝關節。體育舞蹈中常見的踝關節損傷有:扭傷、挫傷。一般情況下是由于踝關節肌肉力量薄弱造成的。踝關節預防損傷訓練方法:(1)起踵立;(2)負重起踵立;(3)直腿提踵;(4)提踵相撲深蹲等。
體育舞蹈的發展在我國慢慢趨于成熟,發展技術的同時應更加關注運動損傷的問題。只有每一位體育舞蹈運動愛好者、從事者從源頭上遏制損傷的發生,體育舞蹈運動才能健康長久的發展。做好訓前、賽前準備活動,技術、理論、實踐相結合,著重相關肌群的訓練、,舞伴配合默契。規范自身,做好預防,遏制損傷,促進體育舞蹈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