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忠寶
(黑龍江省尚志市烈士紀念館,黑龍江 尚志 150600)
我國各區域、各省市紀念館所保留的革命文物及資料,是千百年來前人奮斗的結果,是當代人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黨領導人民發展先進文化,共建和諧家園的珍貴資源。針對實物檔案進行征集、保護,推動其宣教功能的發揮,能夠有效的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因此,怎樣收集與征集這些實物檔案,并結合時代的需求發揮其的宣教功能,是現階段紀念館工作的重點內容。
征集實物檔案是繼承傳統優秀文化,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必然選擇。因而,紀念館應當將實物檔案的征集納入常規工作之中,制定征集策略,并貫徹到具體的工作之中。由作用意義上來看,征集實物檔案是現階段及長足發展的需求,該項工作的展開是為了搶救歷史文化遺產,具有緊迫性的特征。目前,存在于社會上的一系列實物檔案,是國家檔案財富的一部分, 在時代的不斷變遷過程中,這部分檔案勢必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甚至是消失。基于此,紀念館應當合理化的利用各項資源,進行實物檔案的征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實物檔案是紀念館得以發展的根本,紀念館是一個由當代穿越歷史的載體,歷史不可重來,但我們可以通過就歷史所遺留下來的物品、史料等進行整理,以有機排列組合的形式實現“情景再現”,而這一過程中,僅僅依賴于單純意義上的說教是不可行的,需要足夠的能夠體現出歷史背景的實物作為依據。因此,需要注重實物的征集工作,以推動紀念館的發展。
1)以本館專題作為基準,有的放矢的進行征集。在征集形式的選擇上可多元化,接受來自革命同志及家屬,或是個人收藏家的捐贈,以調查走訪的形式進行有針對性的整體,以多種有效渠道挖掘流散在社會上的實物情況,積極的與人民群眾進行溝通。
2)強化征集者自身素養,提升其的文物鑒賞能力。發展至目前為止,實物、文物鑒定也未形成統一的標準,大部分從事征集工作的相關人員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培訓,一般是以自身感知,通過分析文物持有者的簡述等進行實物的真假辨別。盡管說紀念館的藏品越多越具有價值,但并不是所有的文物均有征集意義,應當在“質”的基礎上再考慮如何增“量”,對此,就要求相關的工作人員能夠嚴格把控征集的質量關,提升自身的文物鑒賞能力。
3)采取多元化的征集方式,由民間入手進行征集。在當有了一定的信息支持,掌握相關情報之后,實物檔案的征集工作仍需要以社會征集、調查、走訪等方式展開。針對革命類文物、實物檔案進行征集時,由于各專題館間的競爭,私人收藏家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征集工作的進行受限。對此,要求征集者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靈活多變,以推動征集工作的有序進行。
新時期下,觀眾獲取知識的渠道愈加多元化,這也使得社會群體平均文化素養不斷提升,因而,對于講解員的專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觀眾的視角進行分析,他們的需求不再限于普及性的知識,講解員需要為其提供更加全面的知識服務,能夠在觀眾原有的知識基礎上起到補充、深化的作用。因而,要求講解員豐富自身知識儲備,表述方面偏向趣味性,為觀眾提供更高的服務。
具體而言,紀念館為強化自身的科研學術水準,可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招聘專業素質強的人才,注重青年力量的引入。可在館內增設學術委員會,鼓勵職工的自我深造。為高效率的就革命文物、實物史料進行征集,推動宣教工作的有序開展,可通過講座的方式,鍛煉講解員的能力。
1)借助網絡傳播,創設電子網站。網絡傳播具有即時性、廣泛性的特點,基于電子網站,可使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革命傳統教育之中。可通過在網上發布文物、展覽資訊等內容的形式擴大宣傳的覆蓋面,與此同時,需要注重與行業內人士的溝通及交流,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與理念。
2)編輯出版圖書,加大宣傳力度。以所征集到的實物、文物及史料作為基礎,通過深層次的分析,編制并出版革命傳統教育圖書,加大宣傳力度。從某一角度而言,就實物、文物等的整合及分析,既是針對館藏資料的全面整理,也能夠有效的擴大讀者面,強化宣傳效果。除此之外,也可以選擇編寫成青少年紅色讀物,以一個個簡明易懂的小故事,生動形象的刻畫革命同志不畏辛苦、不怕艱辛的精神 品質。
3)拓寬流動展覽陣地,增加專題展覽次數。作為宣教的基本形式,陣地宣傳雖然簡單易行,但所能夠覆蓋的面積也十分有限,基于此方面問題,就要求宣教者及相關人士擴大宣傳面,主動出擊。將日常的宣傳工作擴展到學校、社區之中,以流動展覽的形式,展開陣地宣傳。國內的大型紀念館藏品十分豐富,少則幾千上萬,多則數十萬件,但能夠展出被人們閱覽的卻并不多,大部分的藏品被“重點保護”起來,束之高閣,不見天日。倘若能夠就此部分實物進行篩選、排列,并進行專題流動展覽,便可大幅度的強化宣傳效果。
征集得到的文化,在深層化分析的基礎上,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呈現在觀眾們面前,待完成這一步序之后,便需要進行文物的保護工作。為使文物的價值長久存在,基于其的保護勢在必行,這也是文物工作的基本保障。
1)組建高素質人才隊伍。文物保護工作的高質量進行離不開人才的支持,這對于人員的思想意識、業務水平、自身素養有著較高的要求。對此,要求紀念館能夠在人員的任用上給予注重,培養人員的加強文物保護意識,為其普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尤其需要注重人員的道德素質,只有在思想上形成了正確的認知,才會在實際的工作中落實就文物的有效保護。
2)建立并健全藏品檔案。新時期下,一系列新興技術的誕生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相較于書面檔案,電子檔案更加易于保存。對此,紀念館應當建設并完善實物檔案管理體系,做到管理的科學化,宣教的現代化。
綜上所述,檔案工作是紀念館日常工作的基礎,是一切工作展開的基本保障。紀念館人員需要結合新時代的發展需求,不斷的豐富自身知識儲備,針對紅色文物進行動態化跟蹤,落實好實物檔案的征集與宣教工作,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