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麗麗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醫療保險經辦中心,吉林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133613)
當前實現我國城鄉居民公平享有基本醫療保險權益是社會整體公平正義發展的關鍵,它能夠增進人民福祉,實現城鎮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服務的同步化與平等化,這對我國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在未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根據我國國務院在2016年所頒布的3號文件中要求,對國家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進行整合,新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已經覆蓋包括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所有應參保人員。這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城鄉居民醫保服務的覆蓋范圍,形成了全新的全民醫保體系。不過客觀講,目前城鄉在醫保制度上還存在明顯差距[1],造成這一差距的其中主要因素之一還在于醫保檔案的管理工作水平差距。作為客觀記錄和反映醫療保險事業發展的第一手資料,它就是當前我國醫保事業發展事業的寶貴歷史資料,需要指出目前城鄉居民醫保檔案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現有問題,再思考提出解決對策。
當前城鄉居民醫保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檔案資料的作用發揮問題。具體來講就是隨著當前城鄉居民醫保檔案管理制度與工作內容的整合,其中所建立的相對應的信息檔案資料在處理強化方面存在弊端,即對檔案本身沒有長遠的設計與可行的管理方式,沒有凸顯出檔案管理工作的服務屬性。如何讓當前的檔案管理與應用工作不受到來自行業、區域的限制[2],這還是我們所一直以來未能解決的。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城鄉居民醫保檔案不能更好的服務于異地居民,不能實現隨時隨刻服務于人民群眾,導致數據信息無法及時傳遞,在領導決策與檔案管理方面也均存在較大局限性,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著檔案管理工作的應用價值的充分發揮,也影響著受眾對醫保管理部門的工作滿意度。
雖然當前城鄉居民醫保檔案管理體系進行了重新整合,其負責管理覆蓋面也越來越廣,但實際上缺乏統一的管理標準與模式,讓城鄉中許多居民根本沒有納入檔案管理體系中。正因為這也帶來了一系列新問題,即整合后的居民醫保檔案還沒有一套完整的、科學統一的管理制度標準,就目前來看它還無法發揮醫保檔案之于當地民眾的基本內涵與實際作用。再者,還有一部分地方定點醫療機構過于注重醫療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卻忽視了對檔案管理工作的深度認識,這導致了部分地區的城鄉居民醫保檔案管理體系殘缺,管理人員失職,重管輕用,既沒有統一規范的管理模式,也缺乏長期合理的約束機制,更沒有高兼容性的管理網絡,這些都嚴重限制了當前城鄉居民醫保檔案管理工作的價值有效性與規范化。
就當前來看,我國城鄉居民醫保檔案管理制度還尚不成熟,其工作方面的規范性有待加強,為此本文也提出3點相關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建議。
要基于城鄉居民醫保檔案管理制度整合后的工作內容來進行重新規劃布局,提高整體規劃力度,合理利用新整合檔案資料來服務民 眾[3],具體要做到兩點:第一要明確檔案管理權責機構自身職責,為檔案統一管理形成科學合理制度,實現信息檔案資料管理一體化,同時確保檔案內容的齊全完整;第二要做到進一步明確檔案管理工作內容的整合步驟,積極推動“三保合一”(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新農合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作的向前發展,并強調醫保檔案管理工作的有效突破,即對傳統手工操作機制限制的突破,將檔案資料進一步整合起來,全面提升醫保檔案資料的管理效率。
要全面提升檔案管理工作的整合利用率,并根據上級部門部署來明確檔案管理中各種經辦業務資料的有效統一,特別是要注重排查檔案資料的可用性,并時刻最好檔案部門內部的自查自糾工作。另外,要與社會企業展開合作,例如建設聯合商業保險企業的APP軟件,對居民醫保服務進行在線受理,完善檔案管理經辦環節,同時做到“兩分一統”,即“分類整理、分部門整理以及統一管理”,合理設置他們的登錄平臺的權限。當然,對于城鄉居民醫保檔案管理的實踐摸索還應該繼續不斷完善,注重其管理的民眾化與靈活性,做到有問必答,接受來自民眾的信息反饋。
當前城鄉居民醫保在整合后其檔案管理工作量越來越大,相關部門也要做好應對覺悟,強化檔案管理領導工作,與時俱進,走健全化網絡管路路線,改革跨入信息化電算管理時代。真正做到文書、聲像、設備、業務、實物檔案等多位一體化的統一管理過程。同時,也要確保在檔案管理進程中其檔案內容更加透明,便于民眾查詢相關信息,基于此來進一步明確城鄉居民檔案管理的相應工作責任制度。另外,基于我國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進步,許多系統平臺都具備了入侵檢測功能,可以檢測系統運行狀態是否安全,并記錄受眾的一些敏感操作行為,從而為檔案管理信息平臺的運行安全提供全面保障。
就當前來看,我國城鄉居民醫保檔案管理工作規范化依然還任重道遠,尤其是在新政策推出后,城鄉居民醫保服務的覆蓋面積越來越大,檔案管理部門工作人員也要做好心理準備,迎接未來醫保檔案管理一體化的新挑戰,提升檔案管理的規范化,為國民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