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贊元
(德州市陵城區糜鎮李寺小學,山東 德州 253509)
新課程標準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具備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為了能夠滿足教學要求,教師需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精心設計出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的自主學習平臺,充分挖掘學生的自主學習潛能,提升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小學數學課堂上呈現出了多樣化的教學形態,數學教師已經認識到了傳統教學模式造成了學生的被動學習,因此更加重視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在教學中也會采取相應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旨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1]。但是在教學實踐中自主探究教學方法只局限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忽視了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教師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預習、導入、講解、練習、作業的過程,缺少了創新性,學生逐漸對千篇一律的課堂教學過程失去了學習過程,盡管教師每節課會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但是無法真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影響了自主探究教學質量的提升。
在教學中想要提升教學質量,一味的采用強制措施是很難辦到的,最重要的是要激發出學生的學習潛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如果一個學生非常熱愛數學學習,能夠在數學課堂上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那么該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也一定不會差。因此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學習分數相關知識點時,教師提出問題:“有一天美猴王在花果山分西瓜,美猴王自己說我想要西瓜的八分之一,但是小猴子們覺得他要的太多了,于是只同意給他四分之一。同學們你們認為按照小猴子的算法,美猴王是吃虧了還是賺便宜了?”通過這一情景設置,學生能夠被故事內容吸引,提升自主探究積極性,大家都想要知道小猴子的分西瓜方式是否合理。教師帶領學生進入到學習情境中,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更 高了。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為學生設計出開放性的數學問題,能夠充分激發出現無聲的創新能力和想象能力,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3]。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設計出開放性題目提供給學生思考,深入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力。例如在學習圓的周長這一知識點時,教師首先讓學生動腦筋思考,怎么才能夠知道一元硬幣的周長。學生有的想要用軟尺直接進行測量,有的想要用細線測量一下硬幣一周的長度,然后再測量細線的長度。這兩種方式都可以得到正確答案,但是只能針對簡單的、容易測量的圓形物體。如果把需要測量的物體換成運行的池塘,那么學生就需要創新自己的思維能力,通過思考來尋求問題的答案。教師提出開放性問題能夠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遷移,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力,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屬于重要的引導者和監督者,為學生布置教學任務引導學生探究。學生則是課堂教學主體,通過自己的探究學習發現新的問題,在教師的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提升數學知識應用能力。探究式學習中探究和引導同樣十分重要,教師不能太放任自流,容易影響課堂教學只需。例如在學習比的意義時,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和思考:什么是比?比怎么表示?比的不同部分是什么名稱?通過問題的引導學生逐漸了解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也學習了數學知識,解答了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可以在學生學習之后針對重點知識和難點問題進行詳細講解,完善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質量。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采用有效措施把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合作探究學習方法的使用,能夠引導學生思維相互碰撞,撞擊出思維的火花,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為了能夠保證教學效果,教師按照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進行學習,確定出分組之后為每個小組安排探究學習任務,然后選擇一名學習小組匯報學習情況[4]。例如在學習小數加法過程中,教師讓學生跟小組成員一起共同來探究小數加法的計算方式。在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教師要有耐心,為學生預留出一定的時間進行學習,這樣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思考和探究。當學生在學習小組的探究中尋找到計算方法之后,選擇一個人展示出小組的討論結果。教師要積極鼓勵所有的學生參與到學習小組中進行探究。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自律能力比較差,因此教師要把握好課堂教學紀律,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實施合作探究學習,一切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主。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都千篇一律,讓學生做題、做題和做題,這樣的課后作業不僅無法考察學生的學習質量,也導致學生逐漸對于數學學習失去學習興趣[5]。因此教師可以采用更加靈活的為學生創新作業形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利用課后作業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提出閱讀作業、日記作業甚至想想作業的形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閱讀作業是閱讀偉大的數學家故事,學生通過閱讀這些偉大數學家的故事,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學習的重要價值。日記作業是讓學生通過日記的形式來寫一下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自己出現的失誤,通過記錄來幫助學生總結經驗,提升數學學習質量。數學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動手作業,然后讓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想象力都完成,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點,為學生打造出更加自由的學習空間,提供自主探究學習機會。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開展自主探究教學模式,教師要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規律,同時也要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開展自主探究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激發出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據實踐表明小學數學課堂應用自主探究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探究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也在不斷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