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琳
如果不是因為“新冠”肺炎的影響,很多中國影迷可能已經能在電影院中看到本屆奧斯卡的眾多熱門作品了。
不過話分兩頭,也正因為宅在家中,才更方便了我們網絡“蹲守”:從紅毯,到劇院,再到小金人的歸屬,可以不落任何一個精彩瞬間。
今年是奧斯卡的大年,演員實力雄厚,影片質量上乘,為影迷呈現的無疑是一道真正的銀幕大餐。韓國電影《寄生蟲》獨得四項大獎——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影片,這恐怕是所有影迷始料未及的。
奧斯卡金像獎,正式名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簡稱“學院獎”),是美國電影行業的最高獎項,也是世界上最知名的電影獎項之一。
與如今在頒獎典禮上通過打開密封信封的方式公布獲獎者不同,1929年2月18日,首屆奧斯卡得主在頒獎禮之前3個月就已經公布。
身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演藝獎勵活動,奧斯卡獎在美國演藝業界的地位,與流行音樂界的格萊美獎、電視界的艾美獎、舞臺劇界的托尼獎相當。后面這些獎項,也都是以奧斯卡金像獎為榜樣而創建的。
最初,電影業是歐洲人的天下,但一戰爆發,歐洲電影業停滯。這個時候,美國電影獲得了絕佳的機會,派拉蒙、米高梅、華納兄弟等電影巨頭崛起。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韓國影片《寄生蟲》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原創劇本四項大獎,成為本屆奧斯卡最大贏家。
1927年,在“好萊塢之王”、米高梅公司總經理路易斯·B·梅耶的牽頭下,各家電影公司聯合組建“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
1929年2月18日,首屆奧斯卡獎的獲獎名單刊登在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刊物上。而頒獎儀式,則是在當年的5月16日于好萊塢羅斯福大飯店舉行,當然,規模遠沒有如今這么盛大。
資料顯示,首屆奧斯卡獎僅頒了15個金像(2017年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共有24個獎項),整個頒獎儀式也只持續了15分鐘,既沒有表演,也沒有媒體人員在場。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仍有約270名觀眾花費5美元購買門票到場觀看。
第一屆奧斯卡獎是唯一一屆只有默片的奧斯卡獎。當時要求參選的影片于1927年8月1日至1928年7月31日間上映。雖然第一部有聲片《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也在這個時間段內,但卻不被允許參與最佳影片的角逐,時任學院主席稱“讓有聲片和默片競爭不公平”。
此外,首屆獎項中設立的兩項特別獎——藝術品質獎及技術效果獎在第二屆就取消了。第二屆典禮上,洛杉磯電臺進行了一小時的實時現場轉播。從此,每年的頒獎會都有媒體進行報道。1953年3月19日,奧斯卡獎首次進行了黑白電視轉播;1966年開始有了彩色電視直播。作為電影界歷史最悠久、最有影響力的國際電影獎項之一,奧斯卡獎頒獎禮會在全球超過100個國家進行電視直播。
至于“奧斯卡”,這個別稱從何而來,如今已無法考證。最普遍的說法是,當時學院的首席秘書瑪格麗特·赫麗克女士曾說“小金人”很像她的叔叔奧斯卡,這之后,記者和學會內的人員都開始以奧斯卡來作為小金人的昵稱。
1939年,學會最終認可了奧斯卡這個名字,并且開始正式的使用它。至今,“奧斯卡”與“學院獎”兩個名稱都還在使用。
在奧斯卡獎長達92屆的歷史中,奧斯卡獎頒獎禮從未中斷。歷史上僅有三次因為特殊的原因被推遲:第一次是在1938年,當時的洛杉磯大水災使頒獎典禮推遲了一周舉行;第二次是在1968年,當時頒獎的日程安排與著名的人權運動者馬丁·路德·金的葬禮發生了沖突,故頒獎典禮延期舉行;最后一次是在1981年,因有人試圖暗殺當時的美國總統里根,而導致頒獎典禮推遲24小時舉行。
自2002年第75屆開始,好萊塢的柯達劇院(今杜比劇院)成為頒獎典禮永久舉行地。由于出席頒獎典禮須得到邀請,并沒有向公眾發行觀禮門票,僅有提名者相關人士和其親屬能進入會場參加,因此該獎本身即是一種電影界的身份象征。
讓人垂涎三尺的奧斯卡小金人,卻被明星們弄丟過,這樣的事故還不止一次發生。奧黛麗·赫本1954年憑借《羅馬假日》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獎項,獲獎后她把小金人落在了廁所,好在后來找回來了。不過幾年后,這個獎杯又被人偷走了。
“陪跑”奧斯卡22年的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2016年憑借《荒野獵人》獲得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演員獎。獲獎后他在州長晚宴上喝得酩酊大醉,結果大家發現他的獎杯不見了,他自己抱著一個酒瓶死活不撒手。
總體而言,奧斯卡獲獎影片仍是以美國本土電影為主,這些年逐漸有美國以外的電影嶄露頭角。
華人很早就參與奧斯卡,最早出現在奧斯卡現場的華人是黃柳霜,1937年她曾到場觀禮。華人攝影師黃宗沾1939年第一次獲提名,1956年獲最佳黑白片攝影獎。
第一部拿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獎的華語片是2000年的《臥虎藏龍》,導演是李安。李安2006年憑借《斷背山》成為第一位拿到最佳導演獎的華人,他在2013年憑《少年派》再度拿獎。
中國內地第一位奧斯卡獲獎者是音樂家蘇聰,他作為《末代皇帝》的配樂在1989年與大衛·伯恩、坂本龍一共同拿到最佳配樂獎。
1945年2月23日, 俄羅斯作家阿·托爾斯泰去世。
1960年2月17日,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被捕。
1974年2月22日,巴基斯坦承認孟加拉國。
1985年2月20日,中國第一個南極科考站建成。
1997年2月17日,首次國際象棋人機大戰,計算機“深藍”獲勝。
1997年2月22日,克隆羊多莉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