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
積極財政政策是相較于政策作用的大小而言的,為了更好促進國家各項基本建設及國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而主動采用財政投融資的方式對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從宏觀上進行調控,為了促使經濟高質量發展,本文對財政政策進行了有效研究,希望分析能夠進一步提高研究水平。
近年來,為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應積極發揮財政宏觀調控和資源配置職能,有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統籌推進穩增長、調結構、補短板、強弱項等各項工作,有力地促進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就積極財政政策作用的發揮,自然離不開財政支出這一重要手段,實際上我國政府在實施積極財政政策過程中一直采用不同形式在增加財政支出,這主要是因為財政支出的不同收入來源及不同應用渠道會對國民經濟產生不同的先導影響;那么,積極的財政政策在實施周期內到底會對我國的國民經濟產生哪些影響,以及這些影響是如何產生與發揮作用的呢?筆者認為,可以用李嘉圖等價原理和財政政策擠出效應等經濟思想理論來解答上述問題;這里的李嘉圖等價原理可以很好解釋積極財政政策的前端效果,而財政政策擠出效應則能解釋政策的中、后端效果及可能產生的偏差。李嘉圖等價原來中有一個關于社會支出主體的分類及其作用的闡釋,從當前我國的社會支出主體門類角度看,社會支出的兩個最要來源分別是政府和個人,將這兩大社會支出主體放到積極財政政策背景下,我們可以發現政府在社會支出中的地位更強勢、經濟促進作用也更大,這主要是因為政府在整個社會經濟運行過程中獲取
的資源更多,個人獲得的資源或者說可支配資源要少得多,這樣也就限制了個人支出經濟促進作用的發揮;考慮到“等價”,以及政府和個人經濟促進作用的不同,為了更好保證我國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我們應該主動發揮政府這一社會支出主體的經濟促進作用,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我們要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是積極財政政策實施的前期基礎。財政政策擠出效應主要體現在財政支出對社會支出的引導,或者說由于財政支出而"擠出"更多的社會支出,更多的社會支出引發更多的社會需求,而更多的社會需求則需要更多的社會支出,由此使我國的國民經濟進入一個良性循環;這一良性循環的產生、運行離不開財政支出的引導和支持,即離不開積極財政政策,積極財政政策在社會支出的中、后端發力,給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達到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穩定國民經濟增長目的。
(1)加大企業技術改造資金支持力度。
要想讓企業技術改造資金支持力度得到不斷加大,需要創新競爭性領域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方式,并設立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群,從而讓政府投資基金得到良好的發揮。同時,還要建立企業多渠道融資激勵機制,有效引導金融資本向實體經濟的轉變。除此之外,實行增值稅留抵稅額退稅方式可以充分緩解資金壓力,還能全面支持企業投資,技術改革以及模式的深入創新。
(2)加大戰略新興產業風險投資力度。
作為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政府投資基金、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新興產業等,這些都是新興產業風險投資力度加大戰略的關鍵。
(3)降低企業生產成本。
對于企業來講,最為關心的內容是用地,用電、用氣、用水,物流,所以要有效減少相關費用,比如過路過橋費,港口收費,從而促使企業能夠減輕負擔。另外,需要有效減少工業企業購銷金額,商業零售企業購銷金額、外貿企業購銷金額、貨物運輸企業貨物運輸收入,倉儲保管企業倉儲保管收入,從而減少實體經濟發展中運用的成本。
投資引導基金,信貸擔保作用,可以促使合作的形成,全面提高直接融資的比重,進一步強化金融服務經濟能力,以引引導金融資源配置到社會發展中重點的領域,從而達到財政和金融互動目的。第一,完善政府融資擔保體系,利用多種方式,包括聯保,分保和保險,增強服務企業力度,有效減少融資擔保的實際費用。第二,重點工業企業資金周圍支持,鼓勵建立企業專項轉貸應急體系,有效解決企業過橋資金難題。
(1)豐富財政創新資金投入方式。
從投入對象角度而言,應該改變資金劃撥到企業,到項目的基本方式,用財政資金注入到基金的方式,并做好跟進的投資,以此讓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本支持得到創新。還要靈活使用財政補償和補貼的方式,要想得到補貼應該早期做好風險補償。另外,落實政府事前,事中與事后資金撥付方式,整體掌控資金的用途,從而實現資金激勵最大化目的。
(2)財政撬動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
激發微觀創新主體活力,全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這是財政政策的重點目標,應該把創新項目和企業主體進行配置,從而促使其能夠建立起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整合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引導優勢企業擔負重點技術創新的重擔,并支持有色金融,利用優勢產業進行技術研發。同時,可把國有企業科技創新投入和科技成果轉化當成是財政資金支持的主要參考。作為企業,應該設立技術與創新中心,把需要向國家申報,可以創新的平臺企業和地區,利用先進的想法,拿出財政資金的支持。寬松的稅收優惠政策,可以創造出公平性,公正性的競爭天地,推動科學技術創新能夠平衡的發展下去。而針對利潤擴大,重新投資的高新技術,可實現再投資退稅的優惠。總體而言,應該增強折舊速度,以提取準備金等方式,有效的激發企業的實際能力,以此實現全面的科技創新。
總之,發展循環經濟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大事,我國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的同時,也應充分意識到財政政策對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促進作用。應對現有財政政策進行不斷審視,發現存在的不足,對相關財政政策進行不斷完善,通過完善的財政政策有效促進我國循環經濟的健康、長遠、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