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 要: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在歷史的長河中不僅衍生了諸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名勝古跡,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優秀的文物也成了我國的瑰寶。對這些文物的保護不僅是每一位中國人應盡的義務,同時也是維系民族精神、弘揚我國優秀文化的重要表現。現階段,我國政府部門極為重視文物的保護工作,同時積極倡導文化旅游景區在建設發展的過程中要重視文物的保護工作,以實現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融合發展目標。但是部分工作人員在工作中仍然存在問題,導致文物保護和文化旅游景區建設無法很好地融合發展,甚至還會對這兩項工作的開展產生阻礙。文章主要就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的融合發展做簡要分析。
關鍵詞:文物保護;文化旅游景區;融合;建設發展;策略
隨著我國政府部門對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視度不斷提升,出臺了多項關于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性文件及政策,其中就包括倡導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的融合發展。該項計劃實施的最終目的是保護我國歷史文物以及優秀傳統文化,并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這兩項工作實現有效融合的目標之后,對于維系民族精神、推動我國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也有較強的輔助促進作用。但是要想有效地實現這兩項工作的融合,必須要克服現階段存在于現實工作中的問題,明確文物保護工作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發展之間的關系。
1 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融合發展的阻礙性問題分析
第一,部分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有待提升。有些工作人員不僅不具備較強的文物保護意識,其職業素養、創新管理能力不能適應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融合發展的工作。同時,部分管理人員僅在入職前接受過相關的職業培訓,在入職后卻沒有定期接受專業培訓,導致其綜合素質水平無法做到與時俱進。
第二,對文物保護工作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融合發展的宣傳力度較弱。很多地區的文物保護工作與文化旅游景區發展屬于兩個獨立的工作,并且歸屬不同的部門管轄,而地區政府部門也沒有起到宏觀引導調控的作用,導致相關管理部門都不夠重視這兩項工作的融合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兩項工作很難實現同步進行,進而導致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工作的質量及成效很難得到有效的提升。
第三,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融合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是計劃實施的保障,但是經調查顯示,在很多地區的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融合發展工作中缺乏連帶責任追究制度、風險評估制度、監督管理制度等,這些制度的缺失直接導致管理無序、管理職權不清、工作流程不清晰、文化資源開發過度、文物保護目標無法實現等問題,進而嚴重影響了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融合發展的實現。
2 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融合發展的有效路徑分析
2.1 組建專業化的工作團隊
首先,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重視自身綜合工作能力的提升,努力學習相關的文物保護工作知識,同時認識其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對于各項工作的重要影響。還應該樹立起終身學習的意識,在日常工作中累積相關工作經驗,同時還要積極進行市場調查,分析當前旅游行業以及文化旅游景區的最新發展動態,明確相關從業人員的能力標準,依照具體的標準有針對性地進行自我提升。其次,需要構建出專業的培訓機制對相關負責人進行定期培訓,培訓頻率要保證每半年一次,每次的培訓時間不得低于一周。再次,直營部門還要定期開展工作研討會,在會議中明確指出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融合發展的重要性,并引導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發現工作中的問題,大家共同商議解決辦法。最后,要完善對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融合發展管理人員的培訓內容,將文物保護工作要點、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要點、兩者融合的要點、創新管理能力、社會責任意識、職業素養等作為主要培訓內容,以此來強化每一位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使其整體能力能夠得到提升,從而帶動整個團隊發展。
2.2 加強對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融合發展的宣傳力度
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融合發展的主管部門對融合發展的宣傳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相關工作人員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進而影響到兩項工作能否有效地實現融合發展的目標。針對這一情況,相關的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期間必須將工作重心放到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融合發展的宣傳工作研究上,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宣傳管理策略。具體而言,首先,相關管理人員必須充分開發信息化宣傳技術,有效地借助互聯網技術平臺構建出專項宣傳機制。將宣傳平臺進行細致劃分,具體分為對內宣傳平臺及對外宣傳平臺。在對內宣傳平臺上主要宣傳一些規章制度、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融合發展工作要點、現代化管理理念、現代化管理技術等,保證每個工作人員能夠樹立起正確的工作理念。在對外宣傳平臺上主要宣傳文物保護工作重要性及文化旅游景區的基本信息,提升社會群眾對文物保護工作以及文化旅游景區工作的認知度,并自覺地參與到文物保護工作中。其次,文化旅游景區的建設管理人員需要與媒體建立起密切的合作關系,借助媒體宣傳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工作。最后,政府部門也應參與到相關宣傳工作中,通過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倡導文化旅游景區肩負起文物保護工作的重任,以此來有效地提升相關工作人員及社會各界對于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融合發展工作的重視度。
2.3 健全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融合發展的制度體系
健全的制度體系是保證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融合發展計劃順利實施的基礎保障。首先,需要落實連帶責任追究制度,將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工作進行細致劃分,明確各個職能部門的管理權限,一旦出現問題要在第一時間追究相關責任人相應的責任并給出合理的補救解決方案。其次,需要有效落實監督審查管理制度,對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融合發展工作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嚴密的監督審查。尤其是對于文物保護工作的進展情況以及旅游資源開發的情況要全面監督,避免出現開發過度以及文物保護工作不到位現象,從而保證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工作能夠有效實現融合發展目標。最后,需要落實獎懲制度,明確獎懲標準,對于有貢獻的人員給予獎勵,對于工作不作為的員工適當懲罰,以進一步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推動工作的順利開展。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政府部門對文物保護工作以及優秀傳統文化宣傳工作的重視度不斷提升,現階段,在我國政府部門的大力倡導及扶持下,文化旅游景區已經肩負起了保護文物的重大使命。很多文化旅游景區負責人都能夠明確文物保護工作對于自身景區實現可持續發展以及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但是,目前在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融合發展的過程中依然會受到人為因素、宣傳因素以及制度因素的不利影響,從而導致這兩項工作無法實現融合發展。針對這一情況,相關的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應從這三個角度著手進行深入的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融合發展研究,結合具體的情況制定出相應的措施,以此來保證文物保護工作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工作的融合發展,從而有效地推進我國精神文明建設,保證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有效的傳承與弘揚。
參考文獻
[1]楊穎坤.文物保護在文化旅游景區建設中的融合—滿城陵山漢墓景區規劃設計的若干思考[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7(13):12-15.
[2]楊其正.華亭縣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分析[J].發展,2016(8):20-21.
[3]鄭德蕓.淺論如何協調發展旅游與文物保護的關系[J].中國民族博覽,2016(7):56-57.
[4]陳曉艷,張子昂,胡小海,等.微博簽到大數據中旅游景區客流波動特征分析—以南京市鐘山風景名勝區為例[J].經濟地理,2018(9):206-214.
[5]楊麗雯,王勇智,高月.基于SPANs模型的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旅游服務流模擬[J].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56).
[6]何瓊峰,寧志中.鄉村旅游扶貧中農戶參與的影響因素與內在機理—基于扎根理論的湖南鳳凰縣案例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5):27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