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項目:從全國經驗看北京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問題(課題編號:ZS201802);2018年北京財貿職業學院科研計劃課題:北京地區跨境電商產業發展和人才需求研究(課題編號:czyzb201806)。
摘要:本文通過對中國知網(CNKI)中有關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文獻資料進行梳理,從已經取得的發展經驗和現實存在的困境兩個方面對目前我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發展問題進行分析,為進一步提升綜合試驗區的管理水平、尋求研究成果的創新提供思路和方向。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經驗;困境;文獻綜述;研究創新
1、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內涵與發展歷程
1.1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內涵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是中國政府為了破解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發展中的桎梏和難題,在一些具有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優勢的城市率先設立的改革先行區。通過在跨境平臺交易、跨境支付、跨境物流、通關商檢等一系列環節,開展標準的制定、流程的優化、監管的創新等,打造一個完整的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鏈和良好的發展生態圈,進而激活產業活力、促進其健康發展。同時,在改革創新中的系列實踐成果、做法和經驗等,逐步形成一個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國際標準體系,以引領和推動全球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1.2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發展歷程
第一階段:2015年3月國務院發文《關于同意設立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復》,標志著第一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正式成立。根據文件精神,綜合試驗區著力在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交易、跨境支付、跨境物流等關鍵環節中,開發新的技術標準、優化業務流程、創新監管模式,破解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體制性難題。
第二階段:2016年1月國務院發文《關于同意在天津等12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復》,標志著第二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正式成立。根據文件精神,要很好地借鑒杭州經驗,著力在跨境電子商務B2B方式相關環節的技術標準、業務流程、監管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試,以更加便捷高效的新模式釋放市場活力,支撐外貿產業優化升級。
第三階段:2018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在北京等22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復》,標志著第三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正式成立。文件要求綜合試驗區要很好地借鑒前二批綜合試驗區的經驗,繼續根據本地特色和優勢,繼續探索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新經驗和新做法。
至此,我國已有35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年交易總額近萬億元,具體名單如表1所示。2019年7月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計劃“在現有3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基礎上,根據地方意愿,再增加一批試點城市。”總理強調,積極穩妥地擴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點,對推動“雙創”,增加就業,使外貿更好地適應新形勢、贏得新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2、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發展經驗——基于CNKI文獻的分析
經過4年多的穩步發展,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已經在制度和技術創新等多個方面形成寶貴的發展經驗。綜合分析CNKI中的文獻資料,歸納總結為以下三個方面。
2.1 構建了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跨境電商生態圈
杭州綜合試驗區先行先試,在構建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跨境電商生態圈方面,形成可供參考借鑒的先進經驗。在線上環節,杭州重點建立了覆蓋B2C和B2B業務的“單一窗口”;在線下環節,采取“一區多園”的方式進行整體布局。其中,跨境電商發展“核心區”包括: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濱江等六大城區,重點是加快產業集聚;跨境電商產業應用“經濟圈”,包括富陽、蕭山、余杭、下沙、大江東,重點是推進傳統外貿企業轉向新型外貿企業類型;跨境電商產業“發展帶”,主要包括淳安、桐廬、建德、臨安四個城市,重點是推動區域特色優勢與跨境電商融合發展。通過 “核心區”、“經濟圈”、“發展帶”,打造了全域覆蓋的綜試區總體布局,構建了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跨境電商生態圈。
2.2 打造了“六體系兩平臺”的全方位服務體系
“六體系兩平臺”是杭州綜合試驗區最為重要的試驗內容,也是其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最為廣泛的經驗。其中,“六體系”包括:跨境電商信息共享體系、電商信用體系、金融服務體系、智能物流體系、風險防控體系、統計監測體系。“兩平臺”包括:一個是線上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即“單一窗口”平臺、另一個是線下“綜合園區”平臺。該服務體系已在第二批、第三批綜合試驗區推廣應用。例如,鄭州綜合試驗區重點打造了“三平臺七體系”,即增加了一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和企業孵化平臺”和一個“質量安全體系”,以推動綜合試驗區體制機制全面創新,實現跨境電商更自由化、規范化、便利化的發展。
2.3 形成了產業集群發展的優勢
目前,我國各個城市的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已經成為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平臺)、跨境物流企業、互聯網金融服務企業、創新創業企業聚集的地方,具有非常強大的產業吸引力和強勁的發展潛力。杭州綜合試驗區聚集了阿里巴巴、網易考拉、Wish、eBay等國內外知名跨境電商企業,以及近8000家從事跨境電商的外貿、制造企業大賣家。此外,還有200余家航空和80余家海運公司為其提供全天候24小時的全球在線物流服務。由支付寶、連連銀通等多家具備跨境支付和結售匯牌照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組成金融服務中心,為綜合試驗區企業的跨境支付和結算保駕護航。產業集群式發展形成了更專業化的分工和社會化的協作關系,形成了一個不同企業共生的生態化群體,產生了強大的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
3、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發展困境——基于CNKI文獻的分析
在取得寶貴發展經驗的同時,我們也看到,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在特色化定位、園區運營管理、專業化人才等方面還存在系列發展難題。
3.1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特色發展問題
目前試驗區的發展規劃,無論從國家層面的文件中,還是試驗區所在城市的政府層面規劃中,都缺少了對不同城市綜合試驗區的特色化發展的頂層設計。例如,寧波綜合試驗區提出要建設“3456”工程,即“三大平臺、四大服務體系、五大保障體系、六大創新突破”;鄭州綜合試驗區著力要構建“一核兩區多園”,即“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核心區、航空港實驗區和經開區、全省有關地市及鄭州有關縣區園區”;青島綜合試驗區重點創新發展“五大機制”,即“產貿融合、金融創新、多式聯運、轉型升級、商貿一體”等。第二和第三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在杭州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各自城市的特點和需求,又進行了進一步的擴展和延申。但是,在每個綜合試驗園區具體的功能定位和未來發展定位以及如何與本區域內特色的產業進行深度融合等重點問題上,沒有做更為細致的規劃和設計。
3.2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運營管理問題
國內外產業園區的投資開發模式常見的有四種類型:政府開發模式、工業地產開發模式、行業企業開發模式、聯合開發模式。不同的投資開發模式決定了產業園區的管理模式和盈利模式等系列問題。目前,我國的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主要以政府與相關企業集團聯合開發模式或者單個企業單獨投資開發模式為主,由多個企業主導并聯合開發的園區模式較少。例如,青島跨境電商產業園區由青島市區政府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聯合開發、義烏跨境電商產業園區由專業從事園區投資開發的義烏市國際陸港集團投資開發等。由于投資主體較少或力量單薄,會出現由于資金投資少或周轉不暢導致的系列園區管理難題。而且長期以來園區建設一般重招商引資、輕運營管理。由于跨境電商產業園區企業類型多樣,業務種類存在差異性,園區管理不善會使企業的不同訴求得不到有效解決。以上種種原因都會導致入園企業的流失,極大程度地影響了產業園區的吸引力和發展潛力。
3.3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專業人才問題
自2013年以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13年-2018年間,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的交易規模分別為2.9萬億元、3.9萬億、5.1萬億元、6.3萬億、7.6萬億、9.1萬億元,2019年和2020年預測達到10.8萬億和12.7萬億元,年均增長速度超過20%。快速增長的產業規模背后是對專業跨境電子商務人才的巨大需求。但是目前從事跨境電商相關行業的人才多數是電子商務專業、國際商務專業、國際貿易專業等領域的人才。2019年6月,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2010)》增補專業中,首次將跨境電子商務(122200)作為財經商貿大類專業中的一個專業正式設立。目前,行業正在熱烈期盼下一步能在高職高專和本科類專業目錄中增設跨境電子商務專業,培養符合企業實際需求的高端應用型和學科型人才,引領和促進行業發展。
4.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發展創新和研究創新
由于我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發展歷程還比較短,在CNKI上以“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為篇名,一共可以檢索51篇文獻資料,成果略顯單薄。現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以對某個城市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在研究方法的應用、研究切入點的選擇等方面存在不足。未來,在研究方法的應用上,盡量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文獻分析和實地調研相結合,對綜合試驗區4年多來積淀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發現一些更深層次的現象和規律。在研究切入點的選擇方面,結合最新的國內和國際發展形勢和技術發展,可以從中美貿易戰、一帶一路、區塊鏈技術等新的機遇和挑戰中,對園區未來發展問題進行更為全面和細致的分析,提出應對的方案。在研究成果的應用方面,不僅要從現有的發展中總結經驗和教訓,對國內其他綜合試驗區的發展起到借鑒和參考價值,而且還要從理論和發展道路上進行超前引領,并逐步形成一個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國際標準體系,以引領和推動全球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錦錦等.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經濟管理者,2016(11).
[2] 郜志雄.跨境電商發展的瓶頸及突破對策—基于中國(寧波)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調查[J].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19(5).
[3] 張莉.區域性跨境電商產業園區運營模式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17(5).
[4] 韋大宇.我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產業集群發展研究[J].對外經貿,2018(6).
[5] 張俊濤.基于SWOT分析的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發展策略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
胡麗霞,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商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跨境電商、市場調查與統計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