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人作為生產力中最活躍要素,是行事之本,成事之基。泱泱大國,千年古史,用人范例,不勝枚舉。寫下此文,權作一哂。
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于人。治國安民,要靠人才;成事遂業,也要靠人才。領導的目標要依靠下屬來實現(事必躬親未必是好領導),領導的目標要依靠合適的下屬來實現,一個不懂用人的基層領導者注定成不了一個優秀的高層領導者,因為領導用人從本質上是一脈相承、相通和相融的。毛澤東同志也講過,“領導干部就是‘出主意,用干部’”。因為人是唯一一種能夠擴大的資源。
《史記》有載:得人者興,失人者崩。《呂氏春秋》亦言:賢主勞于求賢,而逸于治事。《興賢》又說:“國以任賢使能而興,棄賢專己而衰。有賢而用之者,國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猶無有也”。這都說明選人用人作為領導者的基本職能,既是制定和實施科學決策的保證,又是事業成敗的關鍵。齊威王與魏惠王郊外打獵的故事,就很能說明問題。原文如下:齊威王、魏惠王會田于郊。惠王曰:“齊亦有寶乎?”威王曰:“無有。”惠王曰:“寡人國雖小,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豈以齊大國而無寶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為寶者與王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泗上十二諸侯皆來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徙而從者七千馀家;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遺。此四臣者,將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慚色。
漢高祖劉邦的古訓更加為我們所熟知: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擒也。
這些歷史故事都深刻闡述了一個道理,無論是治國平天下,還是強司創業績,人才至關重要。作為優秀領導者,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有求才之心和愛才之德。
《資治通鑒》有言:夫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立政》也講過:君子所審者三,一曰德不當其位,二曰功不當其祿,三曰能不當其官,此三本者,治亂之源也。因此,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一直是我們選拔任用干部的首要原則。同時,生物的多樣性決定了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差異。如何用好各種人才,彈好鋼琴,取長補短,先人也有很多好的經驗辦法。唐太宗李世民就講過:巧匠之制木,直者以為轅,曲者以為輪,長者以為棟梁,短者以
栱為 角;明主之任人,智者取其謀,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故良匠無棄才,明主無棄士。《戰國策-太平御覽》中有一則“西鄰五子”的故事很有意思:西鄰有五子,一子樸,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僂,一子跛。西鄰將質樸的兒子安排種地,將機敏之子安排經商,讓雙目失明的去卜卦,令背駝的搓麻,安排跛足的紡線。結果,五個兒子各得其所,各展所長,各避其短。現代社會也有個段子很經典:有德有才是正品,宜破格重用;有德無才是次品,宜培訓使用;無德有才是毒品,要限制使用,無德無才是廢品,要堅決不用。
這些故事告訴我們,領導者在選人用人的時候,要有識才之明和容才之量。要任人唯賢,德才兼備;要揚長避短,量才適用;要信任授權,放手使用;要培養教育,愛護關懷。
中國歷史傳統用人觀總體上還是經驗性的選人用人,重在“選人”、重在“選擇”。曾國藩就曾經總結為“廣攬、慎用、勤教、嚴繩”。這種傳統用人觀在當時社會環境下是有其現實價值的,但從現在看,存在著偏重既往經驗和主觀意識,體系“碎片化”,缺乏前瞻性謀劃和統一的標準等問題,容易造成“三見”和“三眼”,“三見”即成見、偏見和短見,“三眼”即近視眼、偏心眼和死心眼。
在充分借鑒既往經驗、汲取歷史精髓基礎上,新時期黨的選人用人理論總結出了任人唯賢,德才兼備;群眾公認,注重實績;公平、平等、競爭、擇優;民主集中制,依法辦事等符合時代特征、體現黨管干部的綱領性原則。習近平同志指出,干部選用要“樹立六個導向”,在注重品行、科學發展、崇尚實干、重視基層、鼓勵創新和群眾公認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具體來說,我想應著重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選人德才兼備。加強干部隊伍建設,選拔使用干部要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德”是第一位的。同時,作為從廣大干部隊伍中選拔出來的領導干部,應該比一般干部的標準更高一些,更先進一些,使之自覺實踐各項要求,并進而帶動整體隊伍建設。二是強化頂層設計。認真做好干部隊伍結構的統籌安排、規劃和整體功能構建,為布局隊伍建設提供科學指引,全面提升人崗匹配度和功能完整度,推動隊伍功能結構的良性改善。三是加強社會監督。首先是組織監督,要以防微杜漸、見微知著的態度,認真觀察干部的言行舉止,從細節入手,注意防止干部思想作風的腐化;其次是群眾監督,聽取群眾對干部的評價意見,特別是批評意見;最后是司法監督,對干部的不當行為,不管大事小事,司法部門都可以依法監督。四是完善政務公開。政務公開是讓公眾了解政府行為、讓社會輿論監督領導干部行為的有效途徑,也是現代政府應該具有的主要特征之一。只有在陽光下,各種腐敗現象才會被遏制。五是健全評價機制。建立干部評價機制,使之可量化、結構化和常態化,然后把這種可量化、結構化的評價機制與干部最為關心的事情,如升遷、收入等掛起鉤來。這樣的抑惡揚善機制才能促進良性循環,并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戰略資源。只要我們始終堅持尊重人才的原則,牢固樹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觀念,敢為事業用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善為人才搭平臺,就一定能夠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可喜局面,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平臺,干成事的人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