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麗華
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新會計準則的變化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影響,尤其是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新的會計準則已經對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些改變在很大的程度上改變了以往企業經營和管理的模式。所以,對于企業來說,就需要在發展的過程中準確把握這些變化的情況,同時根據相關的變化要求做出科學的調整。本文主要針對新會計準則的變化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進行分析和討論。
對于新會計準則來說,它更加的全面和系統化,其中主要涵蓋了企業經營管理各個層面的問題,以及相關經濟業務的規范,在影響力以及約束力上都大大的加強。
1.全面性。通過相關的分析和研究,我們發現在新的會計準則中,其中對于相關的指導準則以及相關的基本原則都有著相對全面的分析和概述,不僅在基本的準則上,與此同時在相關的準則以及一些應用的指南上都有著相對完備的規定,進而構成了一個體系、內容充實完整的管理體系。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除了處理企業常見的一些財務會計管理業務之外,在一些新的經濟業務,新的會計準則也作出了相關的要求和規范,這對于企業的管理來說就更加全面而具體。
2.可操作性大大加強。對于新的會計準則來說,在整個構成的體系上,它不僅對會計確認、計量以及相關的記錄和報告進行了相關的規定和管理,與此同時還為相關的企業提供了一般性的指導原則,并且對于這些具體的指導原則如何進行操作也進行了相關的闡述和分析,從而幫助相關的財務經濟管理活動更好的、更加具有針對性的進行相關的管理,運用好這些管理原則。
3.更加具有層次性。對于新的會計準則來說,它的層次性進一步的加強,其中對于基本準則來說,它是整個會計準則體系中的最高層次,也是進行相關準則制定的一個基本的指南和基本的原則規定,而對于一些具體的準則來說,它則是對企業經濟業務管理中進行的相關規定,是對各類經濟業務的確認以及計量的規范。而對于應用指南來說,它主要的是根據相關的基本準則,以及一系列具體的準則,進而制定出相關的實務操作指南。
1. 新會計準則實現了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我國實行的會計準則體系是在借鑒了國際會計準則的基礎上,根據我國自身的國情而制定的符合我國會計準則的要求,從整個體系的結構上看,國際會計準則中經常會出現財務會計的框架,這些我們都會在新的會計準則中加以展現,而從項目的結構構成來看,除了一部分的項目沒有被納入規范當中,我國新的會計準則體系還是容納了很多的國際會計準則項目,而在我國新會計準則的內容上,除了一部分的項目,其余的項目都是充分的采用了國際會計準則當中所有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并且在會計的計量與確認上都是與國際的會計標準相一致的。
2.新會計準則有效的實現了會計理念的創新。在新的會計準則體系當中,主要體現的理念就在面向市場這一環節上,與此同時,新的會計準則還有效的強化了企業財務報表所使用的相關企業財政信息,以方便會計人員作出最準確的判斷,不僅如此,新會計準則還體現了體系上的創新,新的會計準則涵蓋了所有的領域,我們將這些涵蓋的內容都融入到了我國正在起草的應用指南當中,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的幫助使用者更好的理解使用會計準則,目前我國的財政部所起草的準則中將應用指南劃分為了解釋部分和會計科目的財務報表部分,解釋部分主要是對會計準則當中出現的重點、難點進行相對具體的解釋和說明。而會計的財務報表部分則是根據企業會計的準則去規定應該設置會計科目的主要賬務。這兩則應用指南都是在從不同的角度對企業的會計準則進行實際的問題處理。
1.在會計信息質量方面。
(1)信息披露更充分可靠。新準則在舊準則的基礎上進行修訂,對舊準則中未涉及到的內容進行了補充修正,提高了會計報告的準確性,能夠為會計報告信息使用者提供更為有效的決策依據,并根據可靠的會計信息對企業未來的經營狀況進行判斷,使決策更加科學、有效。
(2)會計內容更加完整。新準則中比較關注業務發生的實質,修正舊準則中不夠科學合理的業務處理方法,使業務內容在整個會計核算過程中更為完整,從而有利于企業管理層對企業未來經營方向做出更為科學的判斷。
2.在企業盈余空間方面。新準則中更加強調公允價值這個計量屬性的使用,對涉及到未來期間的資產估值提供更為合理的計算方法。使用這一計量屬性,企業可以更為靈活地對資產進行估值方法的選擇,運用合理的盈余管理方法,使企業的資產計量更為準確、有效。
3.在會計報表的列報方面。新準則在會計報表列報上,強調綜合收益的概念,綜合收益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凈利潤,二是其他綜合收益,其他綜合收益具體是指不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和損失,綜合收益的定義上突出強調了與所有者無關的交易或事項引起的所有者權益的變動。
1.重視外部審計的力量。在新準則實施期間,應重視外部審計的力量,由于我國上市公司需要定期公布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會計信息,因此我國上市公司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會計體系,但是一些出口企業,缺乏獨立的審計制度,在進行企業會計核算時,存在很多不規范的地方,這都需要加強注冊會計師的審計,增強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減少企業由于不規范操作所傳遞的不實的會計信息,同時,也能促進出口企業在國外獲得自己合法的貿易地位。
2.應合理使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新準則更為突出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使用,但是在實際業務中,企業應當合理采用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屬性,在符合現行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下,合理判斷使用的條件。對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重視,絕不是對歷史成本計量屬性的否定和忽視,企業判斷采用哪一種計量屬性,應該與企業業務發生的實際聯系起來,防止公允價值被用于利潤操縱行為。同時,企業應當加強內部控制,才能更好地利用公允價值這一計量屬性為企業會計核算服務。
3.加強企業內部會計人員的培養。新企業會計準則更為強調企業財務人員的判斷能力,要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判斷能力,必須加強對其的培養,重視會計知識的更新。新企業會計準則給了企業財務人員更多會計方法的空間,企業在會計核算上能夠更靈活更好地反映企業業務的實質,這離不開企業財務人員通過不斷的會計學習,運用自身對會計準則的理解,結合業務發生的實際,從而在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上,能夠更合理有效的反映企業財務成果和經營狀況,更好地為企業管理者提供信息決策的會計依據。
結束語: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企業的相關財務管理過程中也需要加強相關的變革和發展,新會計準則的制定和實施是在以往基礎上進行的完善和改進,其中有了一系列新的變化,對于這些變化來說它勢必對企業產生重大的影響。從會計核算以及企業資產經營上都有了更加嚴格而全面的規定,這也將促使企業更加規范自己的財務會計上報,實現資本運作的規范化和科學化,從而促進資本市場的良性發展,以便國家相關部門更好的進行相關的財務會計監督和管理,促進企業健康的發展和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