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高
我國的芒果種植地多位于山地,隆林山地種植的芒果相較于其他地區的芒果,不僅產量高,果香味農,口感極佳,成熟期延后后于芒果主產區右江河谷約20~25d,經濟交效益極為顯著,而且能夠綠化山地、防止水土流失。而種植技術是山地芒果種植能否取得成效關鍵,所以對其種植技術進行探討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引言:芒果具有口感甜滑、風味獨特的特點,被稱為“熱帶果王”。作為一種暢銷國內外的水果,它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容小覷。隆林芒果的山地種植既增加了隆林山區貧困群眾增收脫貧致富,又能夠幫助改善當地生態環境,隆林獨特的氣候條件也使芒果的產量和質量都有了很大提升。但也正因為山地的土壤狀況不好,容易造成芒果在成長發育重要時期吸收不到足夠的養分,影響其商品率。因此,在山地種植芒果的過程中,要選擇好的品種,著重做好土壤改良,合理密植,搞好水肥管理,增加土壤營養,還要通過整形修剪保持良好的樹形,做好病害防治,以求達到優質高產的目的。
芒果有著非常多的品種,不同品種的生長需求和市場需求都是不一樣的。首先,必須要選擇品質優良的品種。市場上面銷量較高的芒果品種需要兼具口味佳和果形美等方面。而對于山地芒果種植戶而言,優良的芒果品種應當能夠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成品率高品質好,具有良好的市場經濟效益。與此同時,因地制宜的選擇芒果的品種的時候,還應當選擇合理的品種結構,延長供應期,最大限度滿足市場需求。目前,隆林主推的芒果品種主要有臺農、金煌芒,也有少量的紅貴妃、新世紀、桂七等芒果品種。
選擇優良品種是山地種植芒果的首要條件,優良品種的選擇應將芒果自身特性與市場需求相結合,充分考慮山地的氣候條件、芒果的產量與質量、經濟價值等,選擇果實甜度高、纖維少、外形美觀的品種。為了延長芒果的市場供應期,可將早中晚熟品種合理種植,濕熱區則適宜種中晚熟品種。根據隆林多年的發展,隆林宜選擇早中熟品種較為適宜,比如臺農、金煌芒等品種。
種植園地的選擇與山地芒果的種植效益有著非常大的關聯。隆林根據縣內各個地區的實際條件,選擇合適的區域合適的地塊進行芒果的種植。山地芒果的種植園地應當選擇坡度不大、傾斜向陽的地區,既要灌溉方便,又要能夠保障良好的排水,土質肥沃。這樣一來,芒果植株更容易生長,更加能夠保證實際成果率。
在選地建園的坡度上,選擇坡度低于25 度,海拔低于700 米,土層深度在1 米左右的斜坡山地建園。將選好山地進行全面開墾,把園區里的雜物與雜草等清理干凈,對大果園進行分區時要結合地形及水利實際情況進行,一般每區的面積在2.0~3.0 hm2。或者不分區也行,建園之后就是對地塊進行開墾,清除果園的雜草雜物,坡地采取梯田種植方法,而坡度較小的地塊可采用挖撩壕方法。
定植種苗要在定植前2 到3 個月挖穴,定植穴底寬80 厘米,深90 厘米,往其中施入50~60 公斤的腐熟廄肥及2~3公斤的過磷酸鈣,將有機肥和土混合均勻后回填,最終做成的定植穴比臺面高出15厘米左右。選擇根系發育良好的優質苗木,樹苗定植時間在4~6 月為最佳,有利于定植成活率。隆林山地種植一般株行距在4m× 3m,定植時要將樹苗扶正、根系舒展后再培土。培土后要踏實,再澆足定根水。建議選擇種苗高度在80 厘米左右、有三個分枝的健康優質種苗進行定植,定植時要保證苗木根系舒展,有利于根系系恢復。
1.改善土壤條件。
優質的土壤條件是山地芒果高產優質種植的基礎。山地土壤質量相對不夠肥沃,需要提前進行相應的土壤改良工作。可以采用擴穴改土的方法對山地進行改良,以增加土壤之中的營養含量,使土地更加肥沃。
山地種植芒果可采取在定植穴外或者樹冠外側挖寬度為30~40 厘米,長80~100 厘米,深30~40cm 的施肥溝,再以每株25~50 千克綠肥、100 千克農家肥、1.5 千克磷肥、1.5 千克石灰混入坑土中進行回填,以保證土壤肥力充足,為芒果種苗生長提供足夠的營養。
2.科學施肥。
科學合理的施肥是山地芒果高產穩產的關鍵技術,應當根據不同的發展時期,配置不同品種的肥料,合理控制施肥量。例如,芒果幼苗定植成活后就可以開始少量多次的施肥,而隨著芒果樹苗的長大,每次施肥量應當有所增加,施肥次數相應減少。
按照研究數據推算每生產10000g 芒果需要6900g 氮肥、800g 磷肥、6600g 鉀肥,由此看來:山地芒果在生長時期對肥料的需求很大,要根據實際情況科學使用有機肥。幼苗施肥要以少量多次為原則,根據幼苗長勢適當增加施肥頻率,磷肥與氮肥配合使用,每年施肥3 次、4 次即可,不宜過多,每株施用磷肥100g+ 氮肥200g,及時結合中耕除草進行。
幼樹施肥有助于促進樹苗生長,壯大樹勢。一般一到兩個月施肥一次,保持一年施5 到6 次肥,第一年可施氮肥磷肥各75 克、鉀肥60 克、鎂肥10 克,以少量多次為原則,適當灌施。第二年和第三年在每次發梢前追一到兩次肥,到11 月要停止施肥,避免發冬梢受凍,結果樹的施肥有助于增產和提高果實品質。結合樹木的結果情況主要有四個施肥期:最重要的是采果肥,能夠促進花芽分化,為下一年的結果作準備,以速效氮和有機肥為主,在采果后每株施有機肥30~50 公斤,尿素1~5公斤,復合肥0.5 公斤,開花前15 到20 天可施催花肥,氮肥為主,磷鉀肥為輔,以每株1 公斤左右的量施用復合肥;在花謝時應施謝花肥為樹木補足開花時所消耗的營養,將尿素或硝酸鉀融入水中,以0.5%~1%的肥液對葉面進行噴施;花謝后一月左右可施壯果肥,一般每株施復合肥0.3~0.4 公斤,鉀肥0.2~0.3 公斤。
3.水分管理。
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春季降雨較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灌水。而夏季降雨較多且較為集中,應當注意排澇。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如今的科學灌溉法不再是大面積噴灑,而大量采用滴灌的方式,進行精確灌溉。滴灌的方法能夠控制出水量,減少浪費,顯著節水,因而獲得大面積推廣使用。尤其在隆林這樣缺水的山地更為適用,目前隆林也有部分芒果園采用滴灌的節水灌溉方式。
植株缺水會導致果實小不充實,尤其是種植之后遇到連續大晴天,這種情況下要及時考慮芒果園灌溉的問題。成熟期,在采收前30 天停止灌溉,便于讓土壤保持干旱,根據植株生長情況,嚴格控制水量,有助于提高芒果品質,提高芒果果實的耐儲性和甜度。
果樹成活后,若遇長期干旱要加強灌水,一般在上午10 點到12 點和下午3 點到5 點對樹冠噴水,促進發芽抽梢,減少落花落果。若雨季來臨,則要注意排水防澇,在果實成熟期應立即停止灌溉,以免影響果實甜度,降低商品質量。
果園管理主要是中耕除草、追肥以及澆水,在定植后到樹苗成活期間,為了提高樹苗成活,一定要保持土壤濕潤,另外在干旱季節也要及時澆水,而多雨季節則要做好排水工作。為了保證植株生長良好迅速,提高產量,及時追肥最關鍵,在幼樹前期生長階段,提供充足的氮肥,而中期樹冠成型時,主要增施磷肥和氮肥,到了花期和果期,要減少磷肥和氮肥的施用,多施用鉀肥,可增加產量。
山地芒果樹的整形、修剪、控梢工作是保證芒果樹快速恢復、穩產高產的關鍵措施。首先,芒果的樹型一般是自然的圓頭型,在種植之后植株長到大約1m 左右的時候,可以開始整形工作。其次,山地芒果樹的修剪工作主要以輕剪為主,清除過密枝、弱枝、病蟲枝,用以保持樹形。再次,控梢工作應當遵循“去強去弱,留中間”的原則,去除多余技,只留1~2 個梢,確保光照和營養。
樹體管理主要是對幼樹和成樹的修剪工作,尤其是幼樹的整形修剪極為重要。當幼樹長至1 米左右時即可開始修剪,主要包括定主干、主枝培養、側枝培養以及增加輔枝,讓植株形成覆蓋極廣的樹冠,多開花結果。而成樹修剪主要是對于枝條的修剪,將一些徒長枝、弱枝、病枝以及密枝剪除,增加植株的通透性,實現高產的目的。
1.整形。
一般芒果樹呈自然圓頭形,主干高度為50~60cm,主枝3 條左右,每條主枝可留2~3 條側枝。當苗的高度為60~70 厘米時就可以進行摘心,摘去10 厘米左右的頂枝,長出新芽后只留下三條分布均勻、角度好、長勢強的作為主枝,把其他的都抹掉。
2.修剪。
幼樹的修剪在苗木高度達到80 厘米時就可進行,主要是培養主枝,增加輔枝,讓樹的整體結構更合理,增強樹的長勢,為結果作準備。結果樹的修剪從果實采收到8 月底進行,主要是疏去長勢弱、交叉過多的枝條,同時對過于密集的花序進行整理,保留較好的結果母枝;在采果后對當年的結果母枝進行回縮修剪,把病蟲枯枝,影響光照的過密枝及頂端太密的枝條剪去,除去太強和太弱的母枝,留下中等的結果母枝,使其形成合理的樹冠結構,長勢壯,為來年的結果打好基礎。
3.控梢。
控梢有助于提早開花結果,一般將多效唑直接撒在事先挖好的溝內,再用土覆蓋,或將多效唑融入水中,淋在樹冠滴水線內的溝里,用土覆蓋。還可把100 克多效唑放進15 公斤水中,再將混合藥液噴灑在葉面上,每隔一周可噴一次。
1.促花。
對于長勢較旺的大年樹,可在開花前一個月采取環割或環狀剝皮等方式阻斷樹體的營養運輸,迫使養分轉向花果,促進花芽分化。對于小年結果樹可噴施硝酸鉀,或者在11 月到12 月用硼砂,乙烯利,芒果催花劑1 號和2 號等生長調節劑進行噴施。
2.保果。
為了避免落花落果,需要在花芽分化前將果園里的枯枝病葉集中處理掉,并清理園中雜草,用1%波爾多液涂抹樹干,徹底清除病源。還要用肥水壯果,果實為豌豆大小時噴灑0.1%硼酸液,灌水的同時每株增施復合肥1 公斤。另外就是花期在果園放雞糞,利用蒼蠅傳粉,花謝后再滅蠅。
3.套袋護果。
在第二次落果結束后,果實達到100到150 克時,可選擇晴天或陰天,根據不同品種選擇不同型號的果實袋,將果實清理干凈后進行噴灑防護后再套袋,以避免病蟲害和噴施農藥造成農藥殘留,提高芒果口感,保障果品質量。
芒果病害最常見的是炭疽病、白粉病、細菌性角斑病等,這些病害極易造成落花落果,影響芒果產量及果實外觀。要減少疾病的發生,就要注重果園清潔,及時清理雜草及感病枝葉,通風透光,可用1%波爾多液、甲基托布津等藥物進行防治。對于尾夜蛾,可對3 齡前的幼蟲用敵百蟲、萬靈粉等藥物防治;脊胸天牛則用鐵絲鉤殺幼蟲,以黑光燈捕殺成蟲,對紅蜘蛛和蚊類,則可用滅掃利、天王星等藥物防治,對于粉蚧,可加強修剪,提高果園透光度,再用35%蚧殺特1000~2000 倍輔助防治。對出現蟲害癥狀的果實運用殺蟲劑噴射,將根外施肥與殺蟲劑噴射結合起來,從而減少養護人員的工作量,同時節約時間。開花之前,為預防蟲害發生,待芒果開花時,對其進行石硫合劑噴射,連續使用3d,每天噴射2 次,可以將園內病蟲都消滅掉。對于發生白蛾蠟蟬、果實蠅的芒果樹,同時為防止橫紋尾夜蛾危害芒果花,及時對存在橫紋尾夜蛾蟲害的果樹噴施20%異丙咸,也可使用甲氰菌酸殺蟲劑,白天使用殺蟲劑,夜晚利用捕蟲方式進行,利用燈光將害蟲引誘過來,便于大范圍的捕殺,采取物理防治+化學防治,減輕害蟲對芒果花、果實的危害,大大提升了山地芒果的品質。
本文主要從良種及園地選擇、種苗定植、土壤及水肥管理、樹形管理、花果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分析探討了山地芒果高產種植技術,重點是對種植技術運用及病蟲害防治進行詳細探討,種植過程中,要注意土壤選擇、選種、挖坑、灌溉、施肥等,有效預防蟲害,加強蝗蟲防治,科學使用殺蟲劑與藥液,采取物理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式,有效增強病蟲害防治效果,提高芒果種植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