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勇萍
“工業4.0”時代,智能工廠的快速發展,機械制造、電子行業、汽車行業等離散型制造企業已經認識到實施MES系統(制造執行系統),對生產過程的精益化管理和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意義。相比流程型制造行業,在離散型制造行業中MES 系統應用程度較低。離散型制造業過往通過ERP 或者MRP 系統進行企業管理,但ERP 系統不是萬能的,對于生產制造環節有很多ERP 無法解決的難點。通過MES 系統的實施和應用,可以對來自上層管理軟件如ERP 系統的生產數據進行接收、整理,為企業提供作業分配、工序調度、質量控制、設備監控、績效統計等功能,實現生產數據實時采集及信息共享,優化生產過程管理,降低生產運行成本,實現生產過程的全面信息化。
MES 系統位于企業上層企業資源計劃ERP 和底層設備自動控制系統PCS 之間,是面向車間層的生產管理技術與實時信息系統。通過MES 實現產品和組件生產數據收集與跟蹤,作業人員管理,生產狀態實時監控與質量控制,從而加強ERP 系統計劃的執行能力,讓生產指令在車間現場有效執行,并實現低成本、可視化管理。
當前,國內流程型制造業MES 系統實施有很多成功案例,而離散型MES 系統在軟件產品、應用深度和廣度方面與流程行業相比都有很大差距。筆者曾在離散制造企業從事多年信息化工作,對離散型制造行業MES 系統的應用有深切體會,并愿意就此拋磚引玉,與國內同行共同討論MES系統在離散型制造業企業的實施與應用。
某離散型制造企業,在實施MES 系統之前具有以下現狀和特點:
1. 原有管理模式采用訂單拉動生產管理模式,為保證對客戶及時供貨,生產管理主要采用按訂單生產和預投相結合的生產模式,加工車間按預測推式投放,裝配車間按訂單拉式生產,生產管理部門無法實時了解生產現場實際工作狀態。
2.生產的產品具有多品種、小批量特點。產品加工周期長、工藝復雜,關鍵零部件的加工周期長達2 個月,涉及五十多道工序包含熱處理工序,給追蹤車間工位實時物料狀態帶來諸多困難。
3.生產部門配送要求準確供貨,因外購件所占比重大,要求各生產部門按裝配計劃準時配送,始終保持在制產品有一定規模數量,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調整,工序短原料儲備,工序長在線產品儲備通常按1:3比例儲備,生產現場在制品資金積壓較大。
通過MES 系統的實施,達到提升生產運行管理的數字化、精細化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為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提供有效支撐,總體目標包括以下幾點:
1. 提高生產過程數據和質檢數據的集成度,實現各類生產數據實時采集及信息共享,加強對整個生產執行過程的監督和控制,提高生產的穩定性,降低生產成本,減少質量浪費。
2.提高生產管理水平,改善生產管理模式,采用計算機自動生成打印報表方式,替代紙質單據;
3. 通過信息系統之間的集成和共享,摒棄“信息孤島”式的信息化系統。
1、系統功能設計
結合實際生產現狀,系統功能分為四個層級、九個功能模塊。包括基礎應用層:基礎信息管理與系統集成、數據采集與現場監控;業務執行層:設備運行監控管理、文檔管理、生產跟蹤管理、質量控制;業務計劃層:作業計劃管理、生產調度管理;管理展示層:績效統計與分析。
軟件選型方面,選用GE 的現場數據采集軟件CIM 和作業計劃管理軟件Scheduler 以及工廠建模軟件PA,作為系統功能設計及實現的軟件。
硬件改造方面,在生產車間現場統一設置工業一體機及掃描設備,并且給車間操作人員統一配備條碼掃描設備,方便操作工操作,同時在生產現場安放大屏幕顯示器,實現生產進度數據實時顯示。
2.系統功能實現。
MES 系統實施主要分為四個方面:生產管理與績效分析、作業計劃、生產調度與派工、生產執行與物料跟蹤。
MES 系統通過Scheduler 軟件從ERP系統獲取生產訂單或手工導入生產訂單,在系統中合并訂單,只記錄該物料的數量,在系統中查詢該物料的可派數量、未完工數、代加工數、設備占用狀態、未派工操作者等信息;班組長根據系統各種輔助信息進行派工,生產現場操作工接到系統派工單,通過掃描槍掃描零件條碼開始具體生產任務;工序完成后由操作工在系統內執行報工流程,通過條碼掃描的方式實現各個工序的物料跟蹤;通過以上數據的錄入、分析、匯總,使用者能夠實時查詢設備狀態、工單狀態、完工情況、在制品狀態信息,同時還可實現各種報表的匯總統計、績效分析等功能。
1.通過電子觸屏和條碼掃描,降低手工錄入的工作量,提高數據獲取準確性、按照BOM 結構,實現對主重要件的防錯裝、防漏裝提醒報警功能;實現了主要產品零部件在生產現場的實時跟蹤,并通過與ERP系統集成,自動獲取生產訂單和BOM 信息,將生產現場的完工信息上傳給ERP,便于后期工時匯總;系統同時實現工序在制品信息記錄、工序質量檢驗信息,便于后期質量追溯。
2.生產管理部門可以通過系統實時查看現場生產情況,包括關鍵工序在制情況,并根據現場生產信息,預判計劃的完成情況,為下達計劃提供參考。
3.通過工序實時報工,及時獲取現場生產信息,實時統計關鍵工序在制品庫存信息;通過大屏幕及時展示生產在制品信息、現場設備狀態統計為生產決策提供實時數據。
MES 系統的成功實施,離不開企業領導的大力支持,應根據企業自身情況進行合理規劃,路線清晰、目標明確、政令統一,由簡入繁、由易入難,先試點后擴展,初期切不可去嘗試難啃的“硬骨頭”。實施過程肯定會遇到諸多困難,一定要堅持業務主導思想,遇到技術層面爭論問題,公司高層的頂層設計和清晰導向非常關鍵,要引導全員樹立正確的工作目標,并對項目實施團隊進行充分授權和提供強有力的資源支持。
總之,精細化管理是企業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選擇,通過MES 系統的成功實施,滿足了離散型制造業企業對生產過程精細化管理的需求,實現車間無紙化生產,能夠較好地支持車間生產現場對任務的快速響應和優化組織,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實現了生產數據實時采集及信息共享,優化生產過程管理,降低生產運行成本,實現生產過程的全面信息化,并且提高了管理人員的決策能力及全局分析能力,為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提供有效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