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璇,劉春濤
(高莊煤業有限公司, 山東 濟寧 277605)
現代煤礦中的能源消耗主要表現為電力消耗。煤礦生產的各個環節都具備一定數量的設備,每一臺設備都在運轉中消耗電力,電費在煤炭生產成本中占有較高的比例。由于煤炭資源的賦存條件不同,以及技術裝備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同,各煤礦的電力消耗水平差別很大。高壓煤業公司每月用電在600~800萬度之間,發生電費為400~600萬元之間,噸煤電耗在22.56度/t,合算噸煤電費9.5元/t,在原煤生產成本中排名第二。因此,煤礦節約用電不僅對緩和我國當前電力供應緊張的狀況有積極意義,還可以降低煤炭的生產成本,提高煤礦的經濟效益。
目前煤礦生產中浪費電力的現象比較嚴重。煤礦通風、壓風系統中的漏風,排水系統中的漏水、阻塞,采掘機械的不合理匹配,長時間的空載,欠載運行和電壓等級不當等問題,造成煤礦電力浪費和噸煤電耗持高不下。因此,通過建立全面預算體系,對煤礦用電實行月預算、季預算、年預算,根據煤礦的發展實現對電力消耗的超前把控。將用電指標進行分解,根據指標細化每月電費,峰谷段用電比例,噸煤電耗考核,進米電耗考核,主排水、主提升、壓風機用電考核,地面照明、制熱(冷)電器設備等用電考核,規范用電。同時,可以使設備經濟、合理地運行,減少磨損,提高效率,從而提高設備運行的可靠性,保障煤炭安全生產。
預算是一種收支預算或資金需求計劃。企業領域的預算,是作為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的一種手段和制度,具有特定含義。對煤礦電力建立全面預算體系,能夠反映企業未來某一時間段的全部用電活動。而電力全面預算管理,就是根據煤礦長期開拓方案和經營目標,將電力指標層層分解到企業內部的各個用電部門,圍繞電力預算控制和協調考核等內容,建立起科學完整的電力指標考核控制系統。它主要以實現煤礦電力節支降耗、進一步減少原煤生產成本為目的,預測煤礦下一階段的電力發生情況,并編制煤礦用電計劃、各單位用電考核表、各單位用電分析表,同時建立抄表制度[1]。用電單位使用前,必須裝齊計量電表,用于每月的電量計算。
應用該原理與方法的主要原因為:煤礦電力全面預算體系以長期戰略規劃為核心,是全過程、全方位的煤礦內部電力管理控制系統,其主要特征為:
1) 全面預算管理具有全局性。電力預算管理的范圍覆蓋了煤礦電力管理的各方面。煤礦用電的全面預算管理以計劃、采場條件和煤礦中長期開拓規劃等為具體工作對象和內容,通過核算發生電量對煤礦電力管理的各個方面發揮預警和指導作用。電力全面預算管理的具體工作分為編制、執行、分析、控制、調整及考核等階段,形成對煤礦用電循環式的全面控制。
2) 全面預算管理具有融合性。 預算管理將控制機制與管理制度高度結合,形成一個聯系密切的的有機體。電力全面預算管理既是企業內部控制用電成本的方法,又是企業經營管理制度的重要方面。通過電力的全面預算管理,機電科電力管理制度的執行、決策和監督等職能得以更好實施。
1) 建立完善電力全面預算管理機構和制度。公司應成立電力全面預算委員會,主要負責制訂礦井電力年度預算考核指標、電力年度預算方案等。電力預算管理委員會下設電力管理小組,具體負責公司電力的計算、匯總、調整和考核等工作。
2) 建立規范的電力全面預算管理制度。按照電力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制訂的全面預算管理總體制度要求,有關職能部門制定本單位電力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及其實施細則等規章制度。在制度環節方面,相關制度規范包括電力預算編制、電力預算執行、電力預算分析、電力預算控制及電力預算調整等預算環節。在制度對象方面,明確用電單位各級領導在預算管理活動中的權限,使其分工負責、各司其職,確保能夠有效、合理配置資源。
3) 建立礦井電力計量體系[2]。公司用于電費計量核算的電度表共計620塊,其中:地面低壓電表192塊,地面高壓電表41塊,井下低壓電表173塊,井下高壓電表214塊。公司每月抄表日期為3號、13號、23號。以上月23日至本月23日為月度計量周期。抄表范圍覆蓋公司井上下各個單位。電力管理小組負責全公司用電量的計量管理,做好用電分析工作,每月3號前完成礦井電力分析、各單位的電量統計、電力報表。綜考辦是全礦電力的考核部門,負責各單位具體用電指標的考核。地面安全辦負責地面安全用電管理,同時負責對違禁電氣、違規用電進行檢查。
4) 建立全面預算管理考核體系
(1) 執行考核兌現機制。堅持“公開透明、客觀公正、分級評價、定量和定性相結合、適度激勵”的原則。采掘專業將月度用電考核指標分解到采煤工作面和掘進巷道。采煤工作面考核綜合采煤單耗[3],綜修廠考核用電量,掘進迎頭考核進尺單耗,機電運輸專業將月度用電考核指標分解到主副井提升、礦井主排水、輔助運輸、皮帶運輸、機修廠用電。主井提升考核噸煤提升單耗,礦井排水考核用電量,輔助運輸考核用電量,皮帶運輸考核噸煤運輸單耗,機修廠考核用電量;通防專業考核主通風機月度用電量;洗煤廠考核原煤入洗噸煤單耗;物業后勤(包括物業站、食堂)考核月度用電量;經營線(包括煤質運銷科、物資管理中心)考核月度用電量。每月5日前,將上月電力全面預算指標的管控情況和執行結果進行統計、整理、分析后,報全面預算管理辦公室。全面預算管理辦公室根據單位預算執行完成情況和費用節超程度,按公司出臺的考核獎懲管理辦法逐項對應考核。管理人員和職能部門的績效收入,按百分制標準與預算指標完成情況掛鉤,按月兌現。基層單位考核收入,在執行內部市場化勞務單價的基礎上與預算指標完成情況掛鉤,按月兌現。各用電單位建立節電降耗工作責任制,落實目標任務。將節電降耗工作目標和任務逐級分解到單位、崗點,使目標和任務真正落實到每一個單位、每一個崗點、每一個具體責任人,做到人員落實、責任落實,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強有力工作格局。
(2) 建立層級閉合考核體系。為解決考核過程中出現的壟斷及人情等不公開、不公平、不公正的問題,做到客觀真實評價電力全面預算管理各項指標的完成情況。按照“凡是考核者都是被考核者”的工作理念,建立完善“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制衡機制,對管控文件實行分層級、嚴閉合管理。將全公司考核主體分為4個層級,自上而下分別為考核決策層、審核監督層、主辦考核層、落實執行層:
① 考核決策層是全公司電力考核部門的最高管理層,負責對各項考核意見進行研究確認、審核批準。同時,統籌協調各項相關工作。
② 審核監督層由綜考辦、審計中心、督察辦等相關監督單位組成,負責對工作主辦責任單位進行監督考核,對制度和管理措施的考核落實情況實施監督檢查。審核監督層各部門之間要形成分工明確、互相監督的閉合機制。
③ 主辦考核層指管控文件和工作任務的主辦考核部門、配合部門,由相關業務部室組成,負責本部門管控文件、任務落實情況的考核并落實獎罰。
④ 落實執行層指執行落實電力預算指標的各專業、單位,要貫徹落實文件各項規定,強化執行和服從意識,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5) 建立分析偏差制度。電力管理小組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跟蹤分析,并向全面預算管理辦公室報送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報告。全面預算管理辦公室是預算匯總分析的責任部門,根據預算執行情況制定初步的意見和建議。電力月度預算分析突出各單位、各系統發生電量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偏差,加強動態監控預算的執行,發現問題,分析偏差,并及時采取措施整改,嚴格落實,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預算目標的實現。季度預算分析突出全面性,客觀分析預算的執行情況,并通過趨勢預測及時調整下季度電力預算安排,確保全年預算的完成。主要是全面分析噸煤電耗、洗煤電耗、進尺單耗的完成情況,對實際完成值與預算目標差距較大的指標進行重點分析,查找原因,找出根源,抓住關鍵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年度電力預算要全面系統分析全年電力預算執行情況,總結年度各個系統用電對預算的影響,評價預算目標的完成,為下年度預算提供客觀依據。根據管理需要和特殊情況,對電力預算執行進行不定期分析和專題分析。對預算執行中發現的重大問題,要及時上報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
1) 優化采掘工作面設計,選用高效節能設備,合理選擇裝機容量,提高電機負荷率。
2) 優化采掘供電設計,盡量縮短低壓線路供電距離。
3) 加強采掘頭面用電管控。采掘運輸皮帶機在運輸距離小于500 m且不影響啟動時,必須單機運行。
4) 簡化采掘運輸系統,皮帶、轉載機實行集中控制,嚴禁長時間空運轉,在非特殊情況下必須應用順煤流啟動方式,皮帶機道清理采用集中開車方式,單純清理工作時嚴禁邊清理邊開皮帶,減少空載運行時間。
5) 加強沖塵管理,控制沖塵用水。
6) 在3上1112、3上1106、3下502、3下1103、3上302工作面應用乳化液泵站變頻恒壓供液裝置,減少電機空載運行電耗。
7) 采掘單位要對各自管理范圍內的小型排水泵及時清理水倉,防止水泵進水口淤塞,并定期檢修水泵,更換老化部件,提高運行效率。
8) 新安裝采煤工作面三機設備供電優先選擇3.3 kV電壓等級,減少系統運行電流,降低線路損耗。
1) 在礦井停產檢修日、節假日放假期間降低主通風機運行頻率,減少風機電耗。
2) 根據掘進巷道的推進情況制定風機單雙機運行制度,巷道掘進初期單機運轉供風,降低局部通風機電耗。
3) 連續15 d無掘進活動迎頭,停止局扇運行。
4) 對于廢棄不用巷道,掘進專業應及時向通防專業提出密閉申請,及時打密閉,減少無效用風。
5) 通防科要根據采區生產地點的變化情況,及時對通風系統進行優化,減少不必要的系統用風,加強對通風設施的檢查維修,減少漏風、跑風。
1) 采用集中自動控制和軟起動技術,實現主排水泵工況在線實時監測監控,實現水泵經濟排水。
2) 負430泵房淘汰效率低、能耗高的水泵,更新為高效耐磨節能型水泵。
3) 定期測定、維護主排水設備,保證主排水泵在最佳工況點附近運行。
4) 及時清挖水倉淤泥,保持水倉不低于2/3有效容積,充分發揮水倉的緩沖優勢。
5) 本采區的涌水要在本采區排,不得涌向下一水平。
6) 充分利用各大水倉的緩沖優勢,實現集中排水,減少水泵啟動次數。
1) 主井箕斗要按照額定載荷提升,堅持全自動方式運行,提高效率,節約用電。
2) 副井提矸、下料負荷要匹配合理,嚴格執行副井提升管理規定,做到對人員、物料等集中升降,杜絕零星提升,減少副井絞車運行次數,提高運行效率,降低電力消耗。
3) 加強主副井罐道、罐輪的檢修維護,降低運行阻力。
4) 主井使用6RA70電控系統,副井使用高壓變頻電控系統,減少電能消耗。
1) 優化空氣壓縮機運行參數,實現壓風機全自動化運行,根據管網壓力,自動開停壓風機,最大限度使用高效機,減少低效機運行。
2) 撤除井下壓風機房,由地面集中壓風機房對全礦井進行供風。
3) 加強壓風管網、閥門維護,治理跑冒滴漏,降低壓風損失。
1) 優化原煤主運及采區運輸皮帶系統,確保皮帶滿載運行,減少輕載或空載運行時間,提高運轉工效。
2) 推廣強力皮帶運輸集中控制方式,井下主運輸皮帶實行地面集中控制,減少空載、輕載運行時間。
3) 順槽皮帶輸送機推廣應用永磁驅動裝置,提高機械傳動效率,降低膠帶帶強,減少啟動沖擊。
1) 地面變電所6 kV供電系統采用電容補償自動投切裝置,確保功率因數達0.9以上。
2) 做好礦井供電源頭控制。各類變電所、配電點安裝,要結合現場,提前規劃好設計方案,按程序審批,無設計、無審批則不準安裝。
3) 統籌調度用電負荷,做到避峰填谷、降低高荷,經濟運行。
1) 當礦井運行負荷達到12 000 kW時,礦調度室在實現井下供電負荷東西兩翼合理分配的前提下,按礦井壓負荷順序停止相關設備供電,確保高荷用電控制在12 000 kWh以內。
2) 生產班保持兩個面正常開機,不允許三個面同時生產。當第三個采面需要生產時,礦調度應通知35/6 kV變電所值班員檢查礦井負荷情況。若礦井負荷大于12 000 kW時,則應按照礦井壓負荷順序停止相關設備供電,待供電系統負荷滿足條件后,再進行生產。
3) 礦調度室根據生產情況,合理安排好主井絞車和強力皮帶運輸時間,充分發揮各級煤倉的緩沖優勢,努力避免負荷重疊。
4) 充分利用水倉的緩沖優勢,合理安排主排水泵排水時間,每天早班利用停產檢修時間集中排水,12:00生產前務必將各水倉水位排至最低位。當其他時間需要開泵時,必須經調度同意后方可開泵。
5) 加強用電管理,堵塞用電漏洞[4],杜絕無計劃用電。凡本公司范圍內新增用電項目,必須事先向電力管理小組提交用電申請。經核實,報專業領導審批后,方可供電。凡擅自搭火增容、私自轉供電、改變用電類別的,一經發現立即停用,并追繳電費。井上下各變電所的高低壓開關均裝表計量,采掘頭面凡用電設備全部裝表計量,杜絕無計量用電。地面各崗點及公共場所實行定時停送照明電制度。辦公地點人走燈滅,實行分片管理,責任到人。
1) 完善了煤礦電力管理體系。以預算管理為核心建立起一套完備的節支降耗管理機制,加強了內部控制,明確了各層次管理的職責、管理范疇與管理流程等,使企業管理步入了制度化、法制化、規范化的道路。通過優質管理做到電力的節支降耗,深入研究現場電力消耗情況,積極采取相應舉措創效。
2) 建立電力經營管理模式。在煤礦職工中牢固樹立“企業是我家,發展靠大家”的思想,在煤礦電力管理的自我控制、自我約束和自我激勵上下功夫,在全礦建立起全員的電力經營管理模式。
3) 有利于煤礦明確電力管理實現節支降耗的目標,積極開展全員績效考核。電力的全面預算管理把煤礦電力一定期間的總體目標分解和細化到用電的各個部門,這使得煤礦所有用電部門能夠清晰地明確自己的直接工作目標和任務,便于開展工作,真正實現逐層管理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