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楓彭茂盛 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
隨著PPP模式的大力發展和日漸規范,工程造價及投資額成為了投資人關注的焦點。工程造價管理貫穿項目的全生命周期,而其中設計管理是控制投資造價的重中之重,其影響可以達到80%。良好的設計管理可以為項目節省工程造價,提升利潤空間,更充分地發揮PPP模式的優勢。
PPP 模式是一種公私合營的建設模式。通過政府與企業的合作,能夠緩解政府的債務壓力,減小投資人的投資風險,同時發揮企業的專業性和高效率的優勢。讓企業參與到項目的運營中去,為社會提供更優質高效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目前我國PPP模式正在高速發展,并日漸趨向規范化。
PPP 模式下的設計管理與傳統的現匯項目有所不同。PPP模式下投資人需要介入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因此其需要對項目的規劃、設計、建設、運營進行綜合考量。投資人的設計管理也需要比承包商更全面,更高層次。PPP模式下投資人的設計管理不僅需要考慮工程的造價投資,也需要考慮項目能否在運營中產出優質的公共產品或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同時也要考慮項目能否為投資人帶來足夠的合理收益,乃至在后續運營中為政企雙方提供更高的價值。
設計階段是工程造價控制最為重要的一環,設計方案對工程造價的影響最大。通過前期的設計管理來影響工程造價是控制工程造價最為直接的手段。因此通過良好設計管理能夠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在工程前期階段中,充分發揮設計管理的作用,對設計方案進行合理的優化。在設計中考慮投資人的優缺點,規避設計中對投資人風險較大的點,發揮投資人的長處。以廣州某高速公路項目為例,在工可中給出了近140億元的估算。在企業介入后進行初步設計時,對工程進行了設計優化,主要優化點包括:(1)調整路線,使公路總長度縮減2.2km;(2)調整橋隧比,減少隧道長度約4km,相應增加部分橋梁長度約900m;(3)優化橋梁結構,部分橋的預應力混凝土T型梁改為箱梁,減小部分橋、梁的跨度。通過優化設計方案,最終概算投資為135億左右,有效地控制了工程造價。利用設計方案的優化,從造價形成的基礎控制項目成本。
利用設計管理控制項目造價是傳統EPC 承包商也會做的,但對于PPP項目投資人而言,設計管理還有其他重要的作用。投資人參與項目的投資其目的在于獲得足夠的回報。通過設計管理合理地為項目擴大利潤空間,是PPP項目設計管理的一個重要任務。以高速公路項目為例,服務區的運營收入是項目的收入來源之一。因此在前期規劃中就應該考慮服務區的選址、規模、提供的服務,以及是否有后續開發的可能。例如某高速公路長約兩百公里,規劃在中間位置要設立一個服務區,根據實際考察,最終選定了某處風景較好,具有旅游價值的位置作為服務區。在后續運營中可以考慮將服務區向開放式改造,帶動旅游資源。投資人的設計管理不能局限在控制工程造價及投資額度,更應考慮后續利潤空間及開發價值,以此為項目增值,發揮PPP模式政企合營的優點。
當前參與到PPP項目的投資者多為建筑企業,其投資目的旨在以投資帶動項目建設,發展自身施工主業。但在日漸規范化的PPP市場,這種重建設輕運營的做法已經逐漸被限制。參與PPP項目必須將運營期納入考慮范疇。項目的設計管理也需要針對運營期做出合理的考量。針對運營期,設計管理需要考慮項目設施的維護保養。因為運營期項目公司的任務之一便是對項目設施進行維護保養,在設計管理中就需要保證項目設施的耐久性和易保養性。以某高速公路BOT項目為例,投資人在建設期過分看重建設成本,對項目進行了大量的設計優化,在容許的范圍內降低了某些次要項目的標準,以此節省了施工成本。但其優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實體的壽命,在后續運營中路面破損等小缺陷時有發生,造成了維修成本的大幅度上升。投資人的設計管理不能夠忽視運營期,要將運營維護的成本考慮到項目投資中去,尤其是在現在PPP項目日漸強調運營的今天,在設計階段考慮運營內容顯得格外重要。
PPP 項目對設計的管理可以概括為六個字“強設計、強前期”。即重視設計的管理,尤其是前期設計方案的控制。將設計工作的重心前移,控制設計方案的成形。從工可階段就將設計管理作為管理的重點,以盡可能完善的前期設計控制設計質量,減少后續施工中的設計變更,避免成本增加。以海南某高速公路高架橋部分主線結構形式的選擇,說明設計管理中前期設計方案的控制。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政府方出于造型美觀的考慮,高架橋上部結構形式主要選擇了現澆連續箱梁的形式。投資人介入后,組織設計單位進行初步設計。結合實際情況,推薦選用預制箱梁。其選擇原因如下。
(1)預制箱梁相較于現澆箱梁,在預制場中制作,質量更可控。
(2)現澆箱梁澆筑易受天氣影響,預制箱梁則不會,工期更可控。
(3)現澆箱梁要搭設支持架體,架體高度大,屬于高危險性作業,風險高。
(4)預制箱梁的單位造價較之現澆箱梁更低。經過前期的設計優化后,項目的造價降低了約2億元,也給后續施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投資人將設計管理中心前移能夠以更小的管理成本控制住設計質量,確定設計成果對工程造價投資的影響,避免因為后續施工中頻繁的設計變更使得項目投資難以控制。
設計與施工的協同由來已久,在傳統EPC 模式下就已經有此要求,但在PPP模式下設計與施工的協同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投資人的設計成果的質量直接影響項目投資和后續收益。投資人統籌管理設計、施工的全過程,在設計工作中充分考慮到施工單位的條件與需求,根據施工單位所擁有的技術、設備調整設計方案,達到優化工藝,控制成本的作用。設計單位與施工單位的配合關鍵在于設計方案充分發揮施工單位的長處,避開短板,降低項目建設的風險,同時在合理范圍內控制項目成本。
PPP 項目的設計管理對項目的成敗至關重要。因此對設計工作的質量必須進行嚴格的考核。投資人的設計管理中重要的一環就是建立對設計單位的設計工作的考核機制。其考核機制重點在于以下幾點。
(1)以合同為本進行考核。對設計單位的考核需要建立在合同的基礎上。投資人以合同條款作為考核的依據,做到對設計成果“前期知底、中期知情、后期知效”,強化過程與階段考核,督促設計單位發揮設計管控的效力。
(2)培養設計管理的人才。投資人應該培養一批有設計質量審查能力的管理人才。不僅需要能夠考慮設計方案中工藝選擇的合理性,還需要從更高層次考慮設計成果對項目效益的影響。從事PPP項目的投資人應該有意識地加強具有設計管理能力的人才的培養。
(3)發揮設計監理的作用。設計監理通常由政府實施機構聘請,其代表著政府方對設計成果的要求。因此投資人在考核設計成果時不能只考慮自身的需要,應該將設計監理的要求納入考核標準,以此實現多方共同滿意的設計成果。
在PPP項目興盛并日漸規范的今天,投資人應該更加重視PPP項目的設計管理。通過將設計管理的重心前移,強化設計與施工的協同作用,發揮對設計單位的考核作用,以此提升上項目的設計管理水平。投資人應該充分發揮自己投資人身份的優勢,通過設計管理為項目節省造價,為項目增值,同時為自身創造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