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嵐
(湖北省圖書館,湖北 武漢 430071)
在現階段圖書資料管理事業的發展過程中,主要以館藏圖書和電子數據圖書的管理為主,電子數據圖書本就是互聯網時代下的產物,因此電子數據圖書資料管理又將有別于普通館藏類圖書,在了解這一基本差異的情況下才能更加精準地找到圖書資料管理信息化改革與創新的主要方向,以及技術手段的服務對象。
網絡信息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圖書資料管理首要問題就是技術支撐,計算機運行量,網絡承載量,數據流量監控,高效信息檢索,精準定位,交互式信息互動等問題都是需要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目前在館藏類圖書的信息資料管理過程中編號缺損、老舊圖書信息不完善等問題層出不窮,因此廣大用戶在搜索一些重要資料的時便會遇到此類阻礙,電子圖書領域雖然有效避免了此類問題,但是數據承載量,和后臺運行容量都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基于技術層面而言,在圖書資料管理技術領域,傳統的工作人員要面臨新的技術運行方面的學習和突破,數字信息統計方式發生的巨大變化為傳統的圖書資料整理工作增加了技術難度。老一輩的圖書資料管理人綜合能力的提升就得依靠新的系統全面的相關培訓工作,除了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需要不斷提升,同時還要熟練信息服務過程中的各項具體操作,控件的運用以及系統的維護,因而,為應對快速更迭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圖書資料管理人才培養計劃也面臨著適時更新的巨大挑戰。
2.2.1 制度老化
前文中曾提到館藏類圖書與電子圖書的差異化體現,在常規圖書資料的管理中,一般分為兩個部門,圖書館和檔案館,隨著信息檢索的頻率增加,館藏類圖書的有限空間很難承載巨大的圖書資料信息 ,圖書借閱登記信息管理也成為一項繁重的任務,管理部門的制度創新也成為一項巨大的挑戰,然而電子閱覽室的建設工作同樣也會面臨技術開發方面的種種問題,與此同時還要解決巨大的資金支撐的問題,高科技產品的技術開發耗資巨大,傳統的項目基金審批流程緩慢,這也會對圖書資料管理的信息化創新速度造成一定的影響
2.2.2 環境老舊
目前大部分圖書館都是早年建設好仍在繼續投入使用中,一般來說圖書館不會隨意遷徙,圖書館的搬動會導致大量的圖書資料整理工作,這無疑又是在增加圖書資料管理工作的難度,然而持續投入使用的老舊圖書館就會面臨資料保存遺漏、破損乃至遺失等問題,除此之外,基礎設施建設很難再有新的突破,線路老化、信號閉塞等問題將會很大限度地影響圖書館的使用效率,這種情況尤其體現在經濟落后地區,這也將導致圖書資料資源利用率低下,阻礙圖書資料管理的科學化發展進程。
2.2.3 信息缺口
傳統紙質圖書與新型電子圖書的轉換工作在電子圖書編輯方面存在著線性與非線性的橋接難題,在傳統圖書編輯時代,信息化技術的原始狀態下,原始數據的保存可能會出現完整度的缺失和不完善,在資料的修訂過程中代碼轉換常常會出現讀寫錯誤或者轉換失敗,在現代化傳統紙質圖書向新型電子圖書的轉換過程中將需要更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并且還要有針對性的精細化管理應對方案,在兩者進行信息橋接的同時尤其要注意的還有新型電子圖書的界面設計工作,以及數據入庫,資料索引程序等細節調整,因此,此項工作的工作難度又上升到了精細化調整這一階段,除了需要技術支撐,還需要大量的人工支持,而且此項工作超長的時間戰線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在互聯網+形式的推動下,就算目前圖書資料管理工作存在著種種困難,為了能進一步完善圖書資料管理工作,便利化用戶體驗,促進圖書資料利用率,針對上述情況分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出發,做到圖書資料管理工作方法的創新與突破、模式的優化與升級。
針對新技術研發運用,在國家制度層面,不論是資金支持還是技術人才支持都應該給予一個有力的外部硬殼作為保護,在此基礎上圖書資料管理工作人員能夠更有底氣和空間去應對面臨的種種困難和挑戰,由政府引領開設互聯網加圖書資料管理學習論壇等相關權威學習研討會,邀請海內外專家學者進行系統研討,與此同時也可以給廣大的圖書管理從業人員搭建起學習和交流的空間和平臺,多元化集中思路,由外部力量激發內生動力。
外部力量的介入能夠有效解決原始資金不足和技術斷層的問題,光是外部力量還不足以推動整個龐大的圖書管理信息化系統的更新換代,因此,從圖書管理事業自身出發,廣大圖書管理從業者需得正視自身不足,同時也需要此類部門制度適應時代發展的規范性管理制度,與傳統的圖書資料管理不同的是,新時代圖書資料管理工作還需增設有針對性的管理部門,不光如此,每一位工作人員的職責更要明確和細化,加強黨政思想教育工作,為確保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能做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里提到的愛國敬業,誠實守信,定期收取工作計劃表,實時開展工作總結匯報,系統全面掌握工作動態。實施人性化管理辦法,在績效考核過程中體現公平公正,有關財務支出及考評信息及時公開透明,從管理部門層面入手形成圖書資料管理事業改革的內在抓手。
管理制度的規范仍然體現在共性層面,要想切實做好圖書資料管理信息化創新,個性化服務的驅動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被動借閱的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信息化時代的信息需求,個性化定制推送服務的開拓將更有利于圖書資料信息資源的使用與推廣,線上借閱模式的打造也將會節省借閱時空調度所產生的距離時差,更加高效便捷地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對不同文化層次、年齡層次的用戶群體提供針對性的服務體驗,打造精準靈活的服務體系,從圖書資料管理業務層面尋求內在發展的動力和突破口,進而發揮圖書資料的無限價值,提升用戶使用體驗舒適度,真正實現信息化改革創新便民、惠民、利民。
在系統繁瑣的圖書資料管理工作中,要做到圖書資料信息條理清晰,就得在圖書資料信息錄入的前期做好信息甄別、歸類、入庫,利用國家技術層面的數據支撐建立或依靠一個強大的數據基站,在強大的數據基站的前提下開發開放的借閱系統,并且要將借閱通道信息導入系統進行多次檢測,確保信息導入精準無誤,與此同時,系統的及時更新也很關鍵,系統更新會導致用戶借閱無法順利進行,從而降低用戶的使用效率和體驗舒適度,做好系統更新時間的安排將會有效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數字化信息時代還有一大重要問題就是信息安全,因此想要做好圖書資料管理信息數據化工作,還需要一個網絡防火墻作為信息安全屏障,數據流失不光會給圖書資料管理工作造成巨大損失,嚴重時可能還會危害到社會工作治理。
在互聯網時代,網絡的互聯互通,能夠精準的實現數據橋接,在大量的圖書資料中能夠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那部分內容是廣大用戶的內心渴望,現階段圖書館主要以文獻資料和中文地質資料等分類系統,兩大系統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前者是以文獻向量之間的近似值作為計算方法,進行人工評價,再導入數據庫,后者采取產生式表示法基于DOS環境,利用GCLPS軟件將相關資料進行科學分類。信息化技術的充分利用可以更大程度滿足廣大用戶的內心需求,針對圖書館圖書資料索引來看,開發系統化服務的APP或者微信小程序或者在線網頁客戶端便捷化索引方式和渠道,讓廣大用戶能夠提前獲取圖書資料儲量,利用精準性定位索引來提高用戶的使用滿足感。
針對上文中曾提到環境老舊這一問題,圖書資料閱覽智能化這一解決方法看似難度頗大,但也不是無可行之處,只是資金投入和技術投入上所付出的代價比較大,問題出現在性價比上面,隨著民法典的實施,中國老舊住房由拆遷改為就地改造這一政策的提出將會緩解對性價比這個問題的矛盾看法,新建圖書館耗資巨大,土地資源本就緊張的情況下,老舊圖書館就地改造在今后大勢所趨。而前文中所提到的種種問題該怎么破解呢?首先就得解決信號接收以及電路問題,同時消防安全問題仍是重中之重。5G時代的到來,Wifi信號全覆蓋所帶來的巨大技術突破,互聯網+時代的人工智能都是前所未有的機遇,電子閱覽室的建立,智能導航機器人的使用,在線借閱模式的優化升級,都將為圖書資料管理信息化創新與突破提供更廣的空間。
圖書資料資源共建共享是圖書資料管理工作的長效目標,圖書資料資源的獲取來自圖書館批量采購、政府調撥、以及社會捐贈等途徑。實現圖書資料資源流通化須得做好以下幾點:首先要保持圖書館建設過程預留足夠的采購經費;其次就是各層級圖書館要加強溝通交流,建立共建共享資源鏈接交流溝通平臺,彌補地方圖書資料的斷層式缺口,清楚掌握館藏最新動態;除此之外還要緊密聯系社會力量,通過社會各專家學者的圖書資料資源橋梁鏈接打通更多的資源連接平臺。
任何管理工作都不能因循守舊,想要正真意義上實現圖書資料管理工作的創新與突破,靈活化的手段從才能夠激發更多的創新思維,從管理技術手段的更新到管理模式的升級再到管理人才的培養都需要在多元化的社會背景下運用圖書資料管理多樣性的規律,從而完善圖書資料管理信息系統。
整體而言,系統的圖書資料管理工作在信息化時代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務,需要廣大圖書資料管理從業者始終不忘初心,恪守本職工作,學習新的技術,開拓新的管理思想,創造新的管理模式,適應數字化信息時代帶來的巨大挑戰,迎難而上,依托國家宏觀的頂層設計,結合基層實際工作建設,完成互聯網時代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信息化創新的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