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茂芳
績效評價是企業為了衡量其既定目標的實現程度以及企業內部個人、各部門以及整個企業層面對目標實現貢獻程度的判斷過程,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績效評價工作質量最終目的是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管理質量和持續發展能力。
績效評價的方法有很多種,目前比較普遍被采用的有關鍵績效指標法(KPI)、經濟增加值法(EVA)和平衡積分卡(BSC)等。而績效評價的成功與否,主要依據以下幾個因素進行判斷:(1)評價的指標體系設置是否科學、合理和系統;(2)評價信息是否易于取得、是否經濟;(3)評價工作是否內化并貫穿到企業日常的管理工作;(4)評價結果能否促進個人目標和公司戰略目標趨于一致。
根據木桶定律(短板效應),說明決定各評價方法執行效果的優劣,并不取決于各評價方法的優點,而在于各評價方法的缺點是如何被抑制的。因而本文主要從分析各評價方法的缺點,來探究國有企業績效評價方法的選擇。
關鍵績效指標法(KPI)的主要缺點是:指標的選取需要透徹理解企業價值創造模式和戰略目標,有效識別核心業務流程和關鍵價值驅動因素,指標體系設計不當將導致錯誤的價值導向或管理缺失。
各級地方政府為實現自身發展目標,基于土地金融設立的各類平臺企業,由于企業的設立目的、客戶和供應商群體的特殊性造成其戰略目標、價值創造模式甚至是企業的商業邏輯都有別于一般的競爭性企業;又或者因為企業治理層、管理層的頻繁更迭導致這類企業的戰略目標難以形成相對穩定、久遠的中長期目標。因此,經常會導致評價指標傾向于選擇各類定性指標,評價時難以準確界定;又或者變化過于頻繁甚至設置不科學、不合理,從而導致評價工作流于形式,導致評價結果變相大鍋飯的情況層出不窮。
經濟增加值法(EVA)的主要缺點是:
1.是僅對企業當期或未來1-3年價值創造情況的衡量和預判,無法衡量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的價值創造情況。
2.是計算主要基于財務指標,無法對企業的運營效率和效果進行綜合的評價。
3.是不同行業、相同行業的不同發展階段、不同的企業規模等,其會計調整項和承受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大不相同。
4.理論上整個計算調整過程比較復雜,實務操作中可能采用簡化的調整,容易影響指標的公允性、實際可比性。經濟增加值法更注重企業整體的經濟效益,更適用于企業的整體合并評價,因此,(1)由于對部門局部的考核往往基于更加基礎的營收增幅、成本費用控制效果等,而這些局部指標的設置有很容易被企業整體目標的設置所掩蓋,容易出現各部門間考核指標的失衡,造成評價結果的畸高畸低,這種考核結果在實務中的應用會導致不同程度的負面作用產生,對企業長期發展無法形成向心力、凝聚力。(2)企業實際經營管理過程中為節約管理成本,平衡各部門的工作,一般難于精細的部門核算工作,更多的是企業財務部門在完成企業整體經營業績核算的同時附帶完成各部門的核算工作。由于利益分配失衡等原因,這種操作模式會造成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失真,而這種失真只能通過核算部門和目標部門的直接溝通局部調整,在企業內控上、廉政建設上具有一定的風險。
平衡計分卡(BSC)的主要缺點:
1.是專業技術要求高,工作量大,操作難度也較大,需要持續地溝通和反饋,實施比較復雜,實施成本也高。
2.是各指標權重在不同層級及各層級不同指標之間的分配比較困難,且部分非財務指標的量化工作難于落實。
3.是系統性強,涉及面廣,需要專業人員的知道,企業全員的參與和長期持續地修正與完善,對信息系統、管理能力有較高的要求。績效評價工作本身也是一種經濟消耗的過程,這種消耗是必要的,但必須將其限制在合理、高效的前提下。為降低成本,通常企業的績效評價會采用一些易于取得、易于理解,縱向有可比性,橫向有個性的指標,將其糅合到考核體系中,以期更加有效地評價業績,提升管理,或者在保證一定水平的管理維度下,盡可能減少消耗,平衡企業整體利益。
綜上所述,個人更加傾向采用經濟增加值法(EVA)對企業經營業績進行績效評價。根據成功績效評價的判斷因素,經濟增加值法(EVA)更加易于滿足評價指標設置的科學、合理和系統的要求,評價信息的取得更加容易、更加經濟并且公允。而基于經濟增加值法(EVA)評價過程中所產生的前文述及的一些弊端,也正是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所亟待解決的共性問題。
首先,通過不斷梳理反映企業整體利益的大指標和反映部門、個人局部利益的小指標之間的辯證關系,通過不斷分析部門與部門、個人與個人之間局部利益關系和部門、個人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指標設計和指標定額,逐步消除局部指標設計不合理的情況。
其次,規范既定考核指標考核值的取得渠道,優化取值流程,并明確被考核部門、考核職能部門的職責,甚至引入局部考核過程的監督部門,降低傳統的考核值調整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內控風險、廉政風險等。
最后,定量的考核指標是最直接而易于參考的,加強全員績效考核工作宣傳,改變績效考核“僅僅是企業主和經營者的事情”的誤區,讓企業各個層級從思想上都全員參與到績效評價的工作中來,從而形成績效評價過程、結果,公開、透明的良好局面。將績效評價結果得到正確和及時應用,促進個人目標和企業戰略目標趨于一致,以此進一步推動企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