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單井林
煤礦資源作為一種社會必須資源,隨著社會的發展,煤礦的消耗量越來越大,這無疑是給了煤礦企業帶來了發展機遇。盡管如此,凡事都有雙面,在良好的發展前景面前煤礦企業的發展空間被壓縮,市場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企業原來存在的或大或小的弊端會成為壓垮企業的重要原因。企業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就會缺乏自身的競爭優勢,從而是缺少發展活力,隨之是影響經濟效益,甚至會面臨嚴重的虧本。可見,對如何提高煤礦經濟效益進行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1.管理機制不完善。“管理”是企業經營活動的重中之重,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發展。目前,很多的煤礦企業在產生經營中都存在著管理上的問題,管理水平還較低,究其原因還是管理機制不完善導致的。煤礦企業主要缺乏的是健全的安全管理體系、設備管理體系以及成本核算體系,這些方面存在著管理上的缺失都將會對煤礦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
2.專業人才欠缺。就目前來看,從事煤礦工作的人員大多偏重于體力勞動,設備保養維修人員、勘測技術人員和專業管理人員等方面的人才還比較少,施工隊伍的整體素質還偏低,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工作人員難以形成成本意識,從而影響經濟效益的提高。
1.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安全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對于煤礦企業而言,煤礦開采工作危險系數高,安全問題一旦出現帶來的損失與傷害將是巨大的。把煤礦安全管理工作做得好就相當于提升了經濟效益。煤礦工人安全得到保障才是煤礦企業取得長久發展的良策。由此可見,煤礦企業首要任務就是建立并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在制度上明確施工安全條例和事故安全責任制;在后勤保障上做好事故安全發生緊急預案;在監督管理上,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的行為監督;在安全意識提高上,加強對員工安全意識的培養,保證每個員工都樹立其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識。這樣才能更好地發展煤礦產業,進而提升其經濟效益。
2.加強對煤礦企業設備的有效管理。煤礦企業日常的生產活動離不開各種機械設備,設備性能完好,運行正常,能夠起到促進煤礦企業經濟效益提高的作用。為此,煤礦企業一方面要推動設備的信息化管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數據的使用價值,建立信息平臺以實現信息數據的共享,并通過平臺對設備運行狀態進行實時、全面的監控,進而優化設備。另一方面是加強對維修人員的技能培訓,要求他們要同時具備有設備保養、故障檢測和維修的能力,以為設備的正常運行提供保障。
3.加強成本控制管理。煤炭作為一種能源,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煤礦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在產量不變的情況下,煤炭價格隨之提高。從橫向來看,煤礦價格的提高能給煤礦企業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但是面臨的市場競爭力也會越來越大,企業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往往會造成成本上預算不合理,從而導致成本過高影響經濟效益的提高。因此,加強對成本的控制管理、從根本上控制成本顯得尤為重要。在成本控制體系上,首先企業要建立起完善的成本核算體系,對企業煤礦生產設計的各方面進行合理管控。其次是重視對煤礦地質勘測水平的提升,及時更新勘測技術,避免勘測準確度過低帶來的經濟損失。最后是對管理成本的精細化處理,優化煤礦資源的配置,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在人員成本意識的提高上,將薪酬績效與生產成本進行一個有機地結合,結合企業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制度,獎罰分明,員工的利益與企業經濟效益掛鉤,這樣能夠有效提高員工成本控制的意識,在一定程度上還有利于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4.完善施工隊伍建設。施工人員素質的高低與否有時候會影響到企業競爭力的強弱。在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煤礦企業要想立住腳跟,重視施工隊伍建設以及加強人才培養是一項重要工作。第一,煤礦企業要聘用優秀的管理人才,不管是成本的管理、人力資源的管理還是戰略管理上都需要具備這方面專業知識的管理人才,這樣才能進一步優化企業的生產經營計劃,對影響到企業經濟效益提升的各方面管理工作實行有效地管控。第二,優化隊伍人才結構,堅持任人唯賢的原則,企業內部要想保持活性,員工年齡層要做到合理規劃,既要任用資深望重的老員工,也要重視對年輕人才的引入和培養。第三,嚴格控制管理高層的人員選拔標準,必須選用才德俱佳的人。避免不良風氣帶給企業不必要的內部消耗。
綜上所述,影響煤礦經濟效益的提高主要來自管理體制不完善和人員素質較低這兩個方面,針對這些難題,煤礦企業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求長遠發展,必須加強安全管理、設備管理、成本管理以及施工隊伍建設,來增強企業競爭力,從而提高煤礦的經濟效益,保持發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