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曉睿
工商管理就是利用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等理論知識,采用現代化手段對企業進行管理和經營決策,保證企業健康發展。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矛盾和問題,必須加強工商管理工作,創建和諧的市場經濟環境,保障國民經濟快速、持續發展。
1.內涵。本質上來看,工商管理是一種行政管理手段,目的是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為經濟發展打下穩定基礎。相比于其他管理部門,工商管理部門沒有獨立的資金、項目,只是維護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經濟新常態下,我國市場的生產、交易、競爭等活動密切相關,加強工商管理才能推動市場經濟良性運轉。
2.工作特點。第一,監管方式多樣。工商管理部門對商業實體和活動進行監管時,監管方式多樣,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舉例來說,如果發現違規現象,會根據危害程度的不同,選擇行政指導還是處罰的方式。如此開展工作,既滿足我國的國情,又能提高管理的科學性、合理性。針對市場經濟中的不規范行為,通過工商管理進行約束和指導,才能保證市場經濟的穩定性。第二,維護消費者利益。市場經濟和工商管理相輔相成,工商管理工作的開展,出發點是維護消費者利益。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對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進行調控,有利于規范市場秩序,提高消費質量。
(1)規范市場準入原則。市場經濟發展中,如果缺少工商管理進行監管,會導致市場秩序混亂,出現惡性競爭,各種企業魚龍混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工商管理部門設置了市場準入原則,明確規定“允許準入”和“禁止準入”的類別。舉例來說,目前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新能源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就是允許準入類,而高污染、高能耗企業就是禁止準入類。市場準入原則設置后,還要有相應的監管措施,工商管理部門就負責資格審查,對企業進行篩選、過濾,確保進入市場的都是優良企業,從而避免發生市場亂象。(2)提高市場監管水平。市場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競爭,要想實現良性競爭,就必須加強市場監管力度。工商管理部門的一大職責,就是對市場進行監督管理,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工商管理部門也要與時俱進,創新監管方式和手段,提高監管水平。舉例來說,采用商標注冊管理、市場競爭管理等手段,能對不正當經營、不良競爭的企業進行管制,針對壟斷行為、惡意價格戰,采用管制、處罰兩項措施,對不良企業起到震懾作用,維持市場經濟秩序。(3)引導企業改革創新。工商管理工作的開展,既能完善市場經濟體系,也能引導企業改革創新。市場經濟是大量企業構成的,規范企業運營是工商管理的一個重點,企業如何發展,市場是否健康,均和工商管理工作相關。舉例來說,對于污染重、能耗高的企業,工商管理部門會提供技術支持,幫助企業轉型升級,兼顧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如果企業難以改良,就采取取締措施,從宏觀上引導企業的發展方向,推動市場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1)調整內部職能。工商管理工作中,會涉及多個職能部門,這些部門可能存在權責劃分不明確的問題。對于這一現狀,必須調整內部職能,各個部門明確自身的工作內容、權利范圍;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改變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如此,工商管理工作才能順利開展,增強管理權威性。(2)創新管理理念。市場經濟是不斷變化的,工商管理工作也應該相應變化,不斷創新管理理念,結合市場經濟的特點,優化管理職能。對管理者而言,應該樹立職業責任感,提高專業能力,實際管理工作中遵循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將管理措施落到實處。管理部門要和企業加強溝通,管理手段既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又要突出人性化理念,為企業提供高質量的服務。(3)遵循管理原則。工商管理工作的原則,一是實事求是,全面掌握企業的發展情況,調查經營發展中有沒有問題,幫助企業指明發展方向、少走彎路。二是依法執政,加大法律法規宣傳力度,一旦發現企業有不法行為,依法給予嚴厲的懲罰,維護市場經濟中各個參與者的權益。(4)重視人才培養。工商管理工作的執行者是管理人員,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應該從兩個方面做起:一是國家要重視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制定明確的人才培養規劃,可以和高校合作、定向培養。二是對現有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引導工作人員提升自身素質,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適應新形勢下的管理工作需求。
綜上所述,工商管理是一種行政管理手段,監管方式多樣,出發點是維護消費者利益。在市場經濟中,工商管理能規范市場準入原則,提高市場監管水平,引導企業改革創新。新形勢下,必須調整內部職能、創新管理理念、遵循管理原則、重視人才培養,落實工商管理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