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郭 蕾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健康又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醫療保障與人民健康福祉有著密切的聯系。對此,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維護醫療基金安全,促進人民群眾健康生活,是新時代醫療保險管理的一項重要目標,而如何科學合理完善醫保監管,將醫保基金支出不合理增長情況有效控制,保護醫療保險基金安全,確保醫保的可持續性,是當前醫療保險中的一個重大難題。
智能屬于當前社會中一種比較高級的綜合能力,其包括了計算、判斷、辨別以及分析等多個能力,其能夠幫助人們有效掌握與分析事物的過去、現在或者未來,具有思考與決策等重要功能。醫療保險業務實質上指的是醫療信息的傳輸或者處理,主要有醫療機構、參保人員以及醫保經辦機構等多個主體參與,醫療信息存在海量的信息,這也使得醫保監管工作較難展開,監管效果較低,并且若是只是利用專項督查或者例行檢查等進行監管,難以實現長效且實時的監管機制,醫療費用依然會漸漸上升,給基金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脅。智能監管是順應時代而生的一種管理模式,其能夠對醫保參保繳費、待遇支付、購藥售藥以及醫療行為等大量數據進行全面且流程化的采集、分析以及決策,因此將智能監管應用在醫保管理中,不僅能夠有效采集分析大量數據,還可以給予醫?;鹁唧w運作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從而完成相關方面的預測,最終實現對事前事中的更實時、更專業精準的監管。
今年下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規劃了未來我國醫保制度改革的藍圖,提出了新時代醫保改革的方向。國家醫保局根據相關政策的引導,從體系建設與組織協調等各個方面開展一些列工作,組建網信工作小組,全面建設醫保業務信息編碼體系,同時構建并完善全國醫保智能化監管新平臺,促使省級平臺和國家平臺在流程、接口、管理等方面能夠相一致,如此一來,有利于促進醫保智能監管的發展,實現有效管理。
至今為止,醫療保險之所以監管難度較大,主要是因為人員、醫藥以及醫療信息等沒有明確標準,所以促使信息標準化是當前醫療保險管理的最基本工作,標準是一個規范性文件,其主要是為了能夠在制定范圍中更好的維持秩序,需要經過各級協商一致后制定且通過公認機構批準,以一同遵守且共同應用的規范性文件,標準化是當今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重要因素。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我國必須有效積極實施標準化戰略,以助力五項重要發展。然而醫療保障制度制定這么多年以來,仍舊沒有將標準體系有效制定與完善,這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醫保的監管,并且無法滿足醫療保障時代治理需求。因此,構建全國統一醫療保障基礎標準,以使全國醫療保障系統能夠實現共建共享,是當前智能監管需要進行的一個重要工作。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進步下,新技術漸漸廣泛應用于各領域之中,有效利用云平臺,對數據進行集中采集并完成集約化建設;通過深度學習技術應用,建立大數據分析及輔助決策系統;醫保醫師管理系統;遠程視頻監控系統等對醫院和藥店進行管理和監督。在醫療機構引入人臉識別等信息化管理手段,杜絕冒名住院、人卡不符,冒用盜刷等違規行為的發生。將醫保業務中出現的文字、圖像等大量數據進行識別并分析,以從數據中找出可疑問題,從而有效準確的識別一些違規、欺詐以及騙保的問題,同時準確定位異常場景,給欺詐騙保等行為提供有利證據;通過信息化監管手段的實施,提高管理效能。通過數據建模技術應用,給予醫保政策制定提供合理科學依據。
當醫保監管擁有一套統一標準體系,那么技術實現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而監管中需要高度注意的依然是數據安全問題。醫保中的各項數據涉及到個人隱私,而若是安全體系未能健全完善,則會導致數據泄露事件頻繁發生。另外伴隨數據規模的不斷增長,數據鏈條逐漸增長,數據來源會更加多樣化,這時數據流動性也會漸漸增大,從而使得數據安全保護難度大大提高,導致個人數據泄露風險非常大,對此,我們既不可以因噎廢食,也不可以私自違規濫用、泄露數據,應該通過建立規章制度,增強保密責任意識,增強各項權限的管理,以建立與不斷完善防篡改、防泄露以及防攻擊等各個安全防護體系,以為參保人員醫療信息安全提供重要保障,維護數據信息安全。
綜上所述,智能監管對于醫療保險管理有著重要的影響,通過建立標準化、規范化技術的應用以及增強數據安全防護體系,實現“事前提示防范、事中預警干預、事后審核責任追溯”的良好效果。促使醫療保障體系能夠穩定安全的運行,同時嚴格監管一些不良騙保等欺詐行為,以降低發生可能,最終讓人民享受到醫療保障的福利,保障人民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