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 導
目前我國統計服務工作的內容繁雜而且工作的任務量比較重,這是擺在統計部門和統計人員面前的一個客觀事實,對于統計工作者而言,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完成各項傳統的報表、年報之外,還需要開展多種類型的普查工作,不僅需要完成統計部門的相關工作部署,還需要其他各部門的有效參與并開展各項專項調查工作。由于具體的調查對象各不相同,而且其配合程度也不一樣,還存在著一些私營企業或是個體戶瞞報、遲報、漏報等情況,加大了統計工作的難度,致使統計資料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得不到保障。另外就是現階段我國缺乏大量的專業統計人才,統計系統人員呈現著倒金字塔的現象,再加上統計工作的內容本身就比較繁雜,而且任務量大,責任較重,上級的任何工作安排和部署終究都需要最基層的統計工作者予以落地執行,可是現階段我國許多縣級統計人員儲備不足,而且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達不到要求,導致整體的統計人員隊伍較為薄弱,難以有效開展相關的統計工作。
現階段我國許多縣級統計隊伍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較低,再加上人才梯隊建設不到位,存在著一人身兼數職的現象,導致整體的業務水平達不到統計服務工作的要求,長此以往不利于有效積累統計資料,而且相關統計者也難以對歷年的統計數據和資料進行全面有效的分析,導致統計質量不達標。加之統計服務工作的專業性較強,要求統計人員學習掌握必要的統計、財會和計算機等相關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要對統計指標有著較高的理解能力。目前我國許多的普查或者是抽樣調查工作都要以移動終端開展實地調查的方式進行錄入,可是由于一些統計人員的年齡較大,對電子設備的接受和學習能力不強,無法對此類先進的統計工具加以很好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審計工作的有序開展,再加上一些縣級統計機構的培訓服務工作缺乏常態性和持續性,往往只是應付上級的檢查需要或者是工作安排緊急組織業務培訓,以滿足一時之需,這也不利于統計服務工作的長遠發展。
從一些政府部門來看,對縣級基礎統計服務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沒有真正意識到統計工作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存在著松懈和疲于應付的情況。站在企業的角度來看,我國目前不少企業缺乏專業的統計機構,并且統計人員的綜合水平參差不齊,對于一些中小企業而言甚至缺乏專業的統計人員,往往會要求會計或者出納兼任,長此以往,在工作中難免顧此失彼,導致統計工作的質量達不到具體要求,其次就是一些統計人員更換頻繁,導致統計工作與具體情況相脫節,也會導致原有的統計資料和統計工作難以進行有效的銜接甚至存在脫節現象。從被調查對象來看,一些被調查者缺乏足夠的配合,對統計工作缺乏清晰的認識,并且出于某些顧慮會對數據信息填報弄虛作假,導致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難以得到保證,自然不利于實現統計服務工作的預期目標。
要想統計服務工作更好地落到實處,就需要加強鄉鎮級別的統計服務意識,積極優化鄉鎮管理與統計服務辦法,不斷優化統計內容,使鄉鎮統計服務工作有序開展,對統計機制進行不斷的完善,加強鄉鎮領導對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其次,需要強化統計部門的責任意識,要求其制定并落實統計考核細則,充分發揮考核機制的作用;最后需要增強社會整體的統計意識,加強相關方面的宣傳和教育,使其認識到統計服務工作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積極配合統計工作。
需要積極引進高水平、高學歷的專業型統計人才,通過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等考試的形式積極引進和吸收專業知識過硬、統計經驗豐富的人才,不斷充實統計人才隊伍,加強統計力量。此次需要對人員進行合理分配,優化人才隊伍結構,確保能夠滿足相關統計工作的需要,還需要提升其服務待遇,以便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加強對統計人才的教育和培訓工作,不斷提升其責任意識和職業道德,確保人才隊伍的穩定。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和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在大數據的今天要充分利用電子信息系統,發揮其對統計服務工作的促進作用,全面加強統計服務工作的信息化建設,使傳統的統計工作和新興的互聯網進行密切結合,可以有效解決傳統統計服務工作過程中信息查詢較慢而且效率較低等問題,提升統計服務工作的效率和準確性,有助于節約人力物力成本,推動我國統計服務工作的高效開展。
綜上所述,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統計服務工作已經難以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需要對其進行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創新,對現存問題予以積極思考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更好地推動我國統計服務工作實現其預期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