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黃邦鳳
政府公務人員在工作過程中,不但要注重政績的積累,同時還應當形成正確的政績觀,以服務群眾、服務百姓為根本目標,通過調整工作方法、優化工作措施、轉變工作思路等方式,激發公務人員擔當責任意識,形成正確的政績觀,在工作過程中能夠對標工作目標,能夠以服務群眾為出發點。只有轉變工作方向,才能使政府工作人員的工作成績得到有效提升。同時,在政府績效考核中,應當轉變傳統的只重視政績的考核方式,通過政府績效考核的改進,提高政府績效考核的公平性、全面性和有效性,促使政府公務人員形成正確的政績觀,能夠在正確政績觀的指導下有效開展工作。
政府在績效考核過程中,要想推動政府公務人員政績觀的轉變,就應當構建科學的考核指標體系,應當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價值取向,讓所有的政府公務人員能夠在這一價值取向之下努力工作。政府的公務人員能夠認識到工作的重要性,能夠在工作過程中保持政策的持續性和連貫性,提高施政能力,實現精準施政、精準施策,推動政策的持續落實,使政策在落實過程中能夠實現分階段實施,對提高政策的落實效果和滿足政策落實需要具有重要意義。采用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價值取向,對于政府公務人員的工作有著直接影響,能夠改變政府公務人員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工作理念不科學,過于強調政績的問題。因此,在政府績效考核過程中,應當改進政府公務人員的價值取向,使政府公務人員能夠樹立新的價值取向,能夠在政策實施過程中采取有針對性措施。
政府公務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應當形成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以群眾的需求為工作出發點,在工作過程中,想群眾之所想及群眾之所急,根據群眾的實際需求和現實需要開展工作,以群眾為主要的工作對象,形成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指導工作進行??紤]到政府工作的特點以及政府工作的服務屬性,在政府工作過程中形成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明確為群眾服務的工作目標,能夠使政府公務人員轉變工作思路,形成新的政績觀,能夠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導下有效開展工作,同時,能夠及時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以群眾的角度調整工作方向,使政府工作在開展中能夠不斷提高群眾的滿意度,能夠夯實服務基礎,更好地為群眾提供服務。因此,樹立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并轉變工作思路和工作態度,對提高政府工作質量和解決政府公務人員工作中存在的態度問題和價值取向問題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公務人員在工作過程中,不但要聚焦工作目標,明確工作職責,更好地為群眾服務,制定有效的工作方針和工作策略,同時還應當樹立統籌發展的價值取向,認識到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工作協調發展和統籌發展的重要性,能夠在國家整體戰略目標、區域經濟發展目標、省市政務管理目標以及縣區工作目標的指導下開展工作,并將自身工作與上級部門的目標結合,使整個工作能夠實現統籌發展和協調發展,能夠將個人工作與集體工作相結合,能夠將工作目標與整個單位目標相結合,實現統籌發展和快速發展。
通過樹立統籌發展的價值取向,能夠使政府公務人員及時轉變工作思路,根據工作需要采取有效的工作措施,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并按照上級的要求開展工作,提高工作有效性。因此,樹立統籌發展的價值取向,并在此目標的指導下合理開展工作,對提高工作有效性和滿足工作要求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能夠在工作過程中采取有效的工作措施,提高工作質量,以此為基礎調整工作績效考核標準,使績效考核能夠貼近工作實際。
政府績效評估是以政府職能履行為依據,根據一定的評估體系,按照一定的評估程序,運用一定的評估方法,通過合適的評估主體對政府或政府部門一定時期內的業績做出客觀、公正和準確的綜合評價的過程。應當在新的政績觀指導下,應當以建立科學的績效評估體系為準則,應當實現多元化的績效評估,對政府公務人員的工作進行全方位的考核,不僅僅考核政績這一個方面,同時還要考核政府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服務能力,服務態度,以及工作完成度、工作意愿度以及群眾監督和群眾滿意度等。通過建立多元化的考核體系,能夠實現對政府公務人員的全方位考核,提高政府公務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效的同時,也進一步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同時,還能夠根據政府公務人員的工作特點,提高考核的全面性,通過多元化績效評估,能夠使整個公務人員的工作成績得到有效衡量,避免單一維度的考核,造成考核不全面以及考核結果是真的問題。因此,實現多元化績效評估的方式,對提高評估效果具有重要影響。
為了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政府公務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應當注重服務能力的提升,應當以服務群眾為根本出發點,應當注重服務意識的提升。
在考核過程中,應當注重考核政府的服務能力,應當對政府及政府公務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成效進行考核,檢驗公務人員是否能夠在服務中采取有效措施,是否能夠提高服務質量,能夠根據群眾的實際需要采取有效的服務手段,通過對政府服務能力的考核,能夠增加考核內容和增加考核維度,使整個績效考核在全面性方面得到提高,特別是在考核的有效性以及考核的針對性方面得到提升,為整個績效考核質量的提高以及績效考核的傾斜提供有力支持。在政府考核過程中,應當按照政府工作特點、工作要求以及新形勢下政府的服務定位和政府的服務職能,進行有針對性考核。通過對政府服務能力的考核,轉變考核理念,使整個考核工作在實施過程中能夠得到有效執行。
在考核過程中,應當及時的公布考核結果,保證考核的過程滿足公平性要求,接受群眾的監督,使整個績效考核能夠成為一種公平有效的考核手段,能夠在考核過程中提高考核的針對性和考核的有效性,能夠保證績效考核更加成熟有效。拓寬評估主體,除了政府自身及其上級作為其評估主體外,還要建立政府內部與外部的雙向互動模式,即引入社會公眾和專家參與的評估制度。公眾參與意味著公眾可以以社會主人和服務對象的角色對政府績效提出要求,協助和監督政府機構對它們的各種行為負責,并讓公眾知道政府到底應該為公眾做什么,實際完成了什么,是否為公眾提供了高質量的服務。采取多元化模式,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能夠提高績效考核效果,滿足績效考核需要,解決績效考核中存在的手段缺乏以及考核結果不公平的現象,消除被考核人員的疑慮,使政府公務人員能夠放心的參加績效考核。在績效考核中,從多個維度進行工作成效的肯定,使政府公務人員能夠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能夠將服務能力的提升作為工作成績的重要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弊鳛檎珓杖藛T,為了更好履職,提高政府工作質量,提高政績考核的有效性,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在政績考核過程中應當以群眾的滿意度為標尺,將群眾滿意度作為重要的政績考核指標,樹立群眾滿意導向,督促政府公務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關注群眾的訴求,了解群眾的呼聲,解決群眾關心的疑難問題,以此作為工作的標準。
做到以群眾滿意度為標尺,以多元化考核為規則的考核方式,提高政績考核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提高公務人員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質量,進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因此,以群眾滿意度為標尺,衡量政府工作人員的政績,對整個政績考核而言具有重要影響。
基于政府績效考核的實際需要,在績效考核改進中,應當改善考核手段,提高考核的公平性和考核的多元性,應當增加群眾滿意度權重,使整個政府的績效考核能夠在群眾參與和群眾監督的條件下進行,在新的政府機關指導下,如何服務群眾并提高群眾的滿意度,成為衡量政府工作有效性的關鍵。在政府績效考核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公眾評議、設立政府政務監督熱線并在政府網站上開設政務監督專區,多形式接受群眾監督,使政府的每一項工作能夠以政府的滿意度作為衡量標準。通過接受群眾監督的方式,能夠為整個政府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撐和指導,使政府工作在開展中能夠聚焦群眾的實際需求,以群眾的訴求為導向,改變考核方法,調整工作策略,優化工作方案,使政府在工作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工作思路,能夠針對群眾關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從而提高政府工作質量和群眾滿意度。
在政績考核中,應當以服務群眾為主旨,改進政府機關工作方向,使政府公務人員能夠將政府的服務屬性發揮到最大化,能夠認識到基層服務和服務群眾的重要性,能夠將如何服務群眾作為重要工作內容,能夠在日常工作中,以群眾為工作出發點和側重點開展工作,通過群眾的關注以及政績觀的改變,使整個政府公務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能夠形成正確的工作思路,避免政府公務人員出現政績觀錯誤以及政績觀偏差的問題,影響政府工作的開展。因此,在績效考核中,以服務群眾為主旨改進政績觀,對政府公務人員的工作而言具有重要影響。
從目前政府公務人員的工作來看,在政府公務人員的工作過程中,改進績效考核體系,提高績效考核的針對性和全面性,對解決政府公務人員的政績觀問題以及提高績效考核效果具有重要影響,按照工作實際以及政府績效考核工作的特點,在考核過程中,應當聚焦公務人員的工作任務,以群眾滿意度作為工作目標,通過對政府績效考核標準和體系的調整,使整個績效考核能夠圍繞正確的政績觀進行,提高政府績效考核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使整個政府績效考核在實施過程中能夠有效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