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宇
為有效執行黨中央的審計法規政策部署,要保證行政事業單位財政審計真實,審計的標準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避免出現審計錯誤的狀況,提高審計監督的力度,本文主要針對不同的審計內容,進行審計流程的完善,從而有針對改善審計的方法,大力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審計的質量,降低象征單位審計存在的風險,提高行政單位在民眾心中的社會地位,講求真實公正的工作之風。
預決算管理主要針對審計部門進行單位預算的批復,確保單位的預算編制是否合理,行政單位的預算編制主要針對職員職能的要求是否符合公職的標準,職員的權利是否超出預算編制的管理范圍,職員是否出現越權預算或是遺漏預算等,職員的預算編制是否真實全面。預算編制的內容包括財政撥款的單位類型、單位人數、資產估值等信息,預算編制要注重單位審計的真實合理,審計主要包括有無虛報人員和資產、住房公積金、運維經費等預算資金的審查,對這些基礎信息審查是否真實有效。單位的預算支出范圍要符合國家預算支出的標準,避免隨意上報莫須有的預算支出,加強對單位財政預算支出的審計監督,避免單位出現違法超支預算的狀況,對于資產采購預算分配要進行編制的審計。預算的資產支出要與財政的賬面進行對比,保證預算的項目是否出現額外的支出。
單位收入收費的審計主要檢查收費的依據是否合法,保證收入是否納入單位財政管理,對收費的項目不可隨意更改和調整,收費的標準是否符合單位行政要求,檢查是否能夠出現收入不計、違法收費、罰款私吞等現狀。單位要嚴格貫徹落實審計的監督條款,避免出現截留、挪用、轉移收入的違紀違法行為。審計查看單位的資產收入和稅收是否符合標準,稅收和收入是夠按時交納,房屋設備出租收入、咨詢服務收入等非財政收入的信息是夠真實公正,檢查收入是否全部納入財政管理。單位將各項的收入是否出現納入個人過機構法人狀況,房屋設備的租賃收入是否由單位進行裁定,單位的收入最終要公開透明、合理合法。
單位的支出管理審計包含各項費用的支出,包括人員的支出、差旅費的支出、會議培訓費的支出、專家咨詢勞務費的支出等,對上述的支出進行票據的管理。人員的支出是否符合單位相關的范的制定,是否存在私自占用公款的情況,人員是夠以加班差旅的名義領取福利和補助。三公經費的支出是否符合預算標準,避免單位出現轉嫁三公費用的支出,不要存在擅自組建出國游玩經費的支出,避免承擔旅游的經費,審計是否出現虛假發票冒充出國旅費的報銷單據,按照批復的流程進行經費的下發。單位的差旅費要符合經費法人標準,按照指定的交通工具進行換乘,不可借用出差的名義變成旅行。培訓費用的支出是夠存在培訓通知的指示,培訓的內容是否符合職位業務,費用的支出不要超過經費標準。
會議費主要審計召開的會議是否有計劃、有預算,是否建立會議計劃編報和審批制度,會議是否在定點賓館召開,有無沒有現場觀摩內容的會議在單位所在地之外召開,有無在風景區、旅游勝地或五星級酒店召開的會議,參會人員、會議天數及會議支出是否超標準,是否安排會議召開地的當地人員住宿;會議費報銷手續是否完整,是否附會議服務單位提供的費用原始明細單據和電子結算單等憑證。專家咨詢費、勞務費主要審計支出是否真實、合法、合規,是否存在上級及內部單位在職人員領取咨詢費、勞務費,是否套取資金變相發放咨詢費、勞務費等情形。委托業務費主要審計是否有預算,項目對外委托的必要性是否充分,委托業務是否執行政府采購和招投標有關規定,被委托方提供的成果是否達到委托的要求。
審計單位是否存在兩年以上或異常的往來款項;是否存在以各種名義借給系統外單位及個人款項;進一步核實往來款項中是否存在收入未入賬或未全額入賬,在往來款項列支等賬內“小金庫”問題;是否存在長期不清理或異常的往來賬款,有無形成呆壞賬,有無以各種名義借給系統外單位及職工個人款項長期未清理,有無在往來賬款中列收列支,形成賬內“小金庫”。
審計單位是否存在不嚴格執行資產配置預算,未經審批擅自配置資產、購置車輛;是否按規定進行資產盤點,賬實、賬賬、賬證是否相符;出租、出借房屋、設備等資產是否報批,是否存在未經批準擅自對外投資,投資收回不按規定辦理報批手續;出租資產是否經過集體決策,出租行為是否公開、透明、合法、合規,是否存在出租價格遠低于市場價格或簽訂長期低價租賃合同;是否存在未經批準擅自通過捐贈、調撥、報廢、置換等處置國有資產等。
工會經費的審計主要審查賬戶的收支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借用工會的名義私自建立小金庫,是否存在隨意提取經費的行為,是否將財政的收入私自轉入工會賬戶進行挪用和轉移,是夠存在工費收入不平衡的情況等。
審計單位合同條款訂立和管理是否規范,是否存在內設機構擅自對外簽訂合同或違反程序越權審批簽合同;根據合同實施內容應收取質量保證金的,是否簽訂了收取質保金條款;是否存在超項目進度付款和一次性支付合同款的情況;是否以虛假合同、虛假發票,或虛報工程量等虛假資料支出套取資金等情況。
審計所屬企業是否存在事業單位領導干部和人員在企業持股、兼職取酬;是否存在事企不分,有無事業單位隨意在企業列支費用,有無在企業發放事業單位人員薪酬等現象;事業單位對所出資企業有無依法取得資產收益;企業是否存在制造虛假經營業績;企業是否存在出借資質、轉包和違法分包的情形。
總的來說,行政單位的財政審計主要對上述的費用收入和支出進行監督管理,合同的管理主要檢查項目條款是否真實,工會經費的管理是否存在私自挪用和轉移,資產管理主要檢查資產是否合理配置,往來撥款的管理是否存在露項超項。只有明確單位的預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才能優化單位內部的財政布局。審計工作的開展,要求審計人員秉持合法公正的職業態度,按照相關的律法法規,嚴格執行審計的規程和制度,遏制違法亂紀、以權謀私、濫用職權的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