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諾
為擺脫貧困,我國政府不斷加大扶貧力度、實施精準扶貧戰略,取得了一定成效。而農村集體經濟具有重要作用,應該緊抓精準扶貧這一機遇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從而促進脫貧攻堅戰的發展。
我國一直在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進行改革,但農村集體經濟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集體產權不清晰、管理不規范等問題,這樣就無法明確到底集體資產應當歸誰、應當如何公平劃分收益權等問題,農民更是無權管理,這樣就會嚴重影響到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其次,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為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提供助力,但農村集體經濟管理制度存在許多漏洞,也沒有對應的約束機制,集體“三資”臺賬十分混亂,財務也沒有對資金流向等問題進行嚴格監督,這就導致農村集體經濟缺乏發展基礎。
近年來,我國政府較為重視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發布了很多文件,旨在推動農村集體經濟高速發展。但這些文件當中都存在可操作性不強的問題,沒有制定詳細的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導致支持流于形式[1]。同時,政府沒有加強重構農村集體經濟的引導力,導致農村集體經濟仍然存在產權不清晰等問題,這就大大減弱了政策的落實效果。
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精準扶貧以及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農村基層干部的能力卻在不斷減弱。部分村干部的組織凝聚力比較弱,缺乏創新意識。其次,一些村干部沒有充分認識到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必要性,缺乏集體責任意識。此外,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方式過于老套,且沒有完善集體經濟的管理監督機制,造成了工作效率差、資金用途不明確等現象。
在自然條件、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響下,農村集體經濟出現了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主要呈現出兩極分化、區域差異大的局面,比如東部沿海地區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水平較高,而中西部地區農村集體經濟較為落后。這也是因為一些地區的收入來源過于單一、自主經營項目較少、農民缺乏合作生產的意愿,所以集體經濟發展后勁不足。
若想提高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質量就需要完善“三資”管理監督體系。首先,需要明確集體經濟產權制度,從而解決資產歸誰、收益權如何劃分等問題,這是構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機制的前提和基礎。其次,在精準扶貧背景下,應該加強“三資”管理,完善管理與監督機制。第一,政府需要對農村的集體資產、資源以及資金進行調查和統計,明確三資總量。第二,需要對集體經濟組織以及三資進行全面監督,審核臺賬,如果發現問題需要重復審核,避免三資流失。第三,需要完善經濟管理制度。要完善承包管理制度,使承包活動向法制化、規范化方向發展;完善積累制度,做好三資積累工作,為經濟再生產提供保障;完善資產管理制度,對資產的支出和收入進行監督;完善利益分配制度,科學合理地進行利益分配,保障每一個成員的合法利益。
國家需高度重視農村集體經濟,增強政策針對性,為其發展提供大力支持。(1)加強頂層設計。政府需要統籌規劃,和土地、財政等部門聯合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方案,明確各個部門的工作內容,促進各部門相互合作與監督;各地市政府也需要加強對本地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宏觀調控,合理進行產業規劃;縣政府應當根據地理位置以及自然條件研究各村經濟發展狀況,制定發展規劃。(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首先,需要優化土地政策,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奠定基礎。其次,需要增加財政支持力度以及金融扶持力度,提高撥付資金的額度,從資金、信貸等方面為農村提供支持。再次,需要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通過完善的法律法規明確集體經濟當中各組織之間的關系,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提供法律支持。(3)完善基礎設施,優化硬件條件。政府需要完善農村道路、通訊、網絡等基礎設施,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硬件條件。
在精準扶貧背景下,一個具有創新力、凝聚力的基層黨組織在發展農村集體經濟中至關重要,因此需要構建一個高素質的基層黨組織隊伍。(1)加強村委班子、黨員干部的思想建設,提升干部的思想覺悟。第一,需要選擇一些綜合素質高的、自律的干部,提高領導隊伍的整體水平。第二,需要加大領導班子的培訓力度,加強黨方針政策的學習,讓領導班子一直堅持黨的路線不動搖。同時,需要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理論培訓,使領導班子充分了解農村集體經濟。第三,需要加大法治理論的學習,普及法律知識,使農村集體經濟合法發展。(2)提高村委班子、黨員干部的執行能力。可以通過觀摩、交流等方式,讓領導班子學習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地區是如何發展經濟的,并根據自身情況明確經營方式。其次,需要通過貸款等方式加大資金投入,靈活運用各項資金,充分挖掘潛力,大力發展優勢行業。此外,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明確集體經濟未來的發展方向、目標、過程,制定詳細的發展規劃。(3)完善激勵機制,將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和領導班子的績效考核結合在一起,從而激發領導班子的工作熱情。
想要保證農村集體經濟在市場中穩步發展的話需要提高其市場競爭力,使其不被市場所淘汰。一、明確主流產業項目。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傳統的農耕經濟已經無法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需求了,這就需要合理調整農業結構,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方向。需要明確各村的優勢資源,大力發展特色、綠色產業和農業,形成綠色、環保、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如果村子的交通比較便利,也具有較多的旅游資源的話,可以在發展觀光旅游的基礎上發展民宿、休閑農業,豐富發展形式,提高市場競爭力。二、拓寬收入渠道??梢酝ㄟ^股份制、合作制等方式讓村民積極參與到集體經濟的發展中,實現集體資產的積累和增值。
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不僅能夠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也能夠促進貧困人口脫貧,優化精準扶貧的效果,因此應該通過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管理制度、加強政策扶持、構建高素質的基層黨組織隊伍、提高市場競爭力等方式解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高農村人民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