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皖靚
食品檢驗是根據食品執行的產品標準所進行的符合性檢驗。通常食品質量檢驗中得出的公正性檢驗報告為檢驗結果。在食品的檢驗過程中,若是全部的檢驗項目均符合產品的標準要求,那么檢驗結果可以判定這批產品為合格;若是檢驗結果有1 項或者超過1 項不符合產品標準要求,則檢驗結果判定這批產品不合格。食品的質量檢驗工作其技術性很強,最能體現實驗室的能力和水平。通常檢驗結果的準確程度會直接影響到食品企業的發展以及人們大眾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以下主要談談食品檢驗結果及質量管理的措施等。
1.加強抽樣規范性。
(1)提高抽樣人員的責任感和思想道德水平,減少弄虛作假行為;(2)使用潔凈無菌的取樣器具在所有產品中的隨機在上、中、下等各個位置取樣。同時抽樣的時候必須要確保取樣的理化指標及原微生物狀態;(3)對不同的食品采取相對應的抽樣辦法,包括抽樣方式、地點、數量(檢樣和備樣的數量)保存、送樣方式等,抽樣現場務必確保有兩個以上的抽樣人員,在抽樣后填寫并確認抽樣單。如果是在市場上進行抽樣,需要當場獲得被檢企業的抽樣確認。
2.加強食品檢驗過程的控制。
(1)在食品檢測過程中,檢驗人員的技術水平與素質是直接影響檢驗結果的人為因素,所以食品檢驗的工作中務必要重視人員的配用,這是確保食品檢驗質量的重要措施。要求所有的檢驗人員都要經過專業的培訓并獲得資格后持證上崗;檢驗人員專業技術性要強,包括熟悉所有產品的標準和標準所規定的檢驗辦法;嚴格按照檢驗的標準進行檢驗,而不能單靠經驗就做出判斷,否則檢驗結果容易出現誤差。例如檢驗食醋中“總酸”含量,標準的檢驗辦法是酸度計法,得出的數據準確性高,但是操作過程復雜。由此部分檢驗人員更偏向使用“氫氧化鈉標準溶液”滴定辦法進行檢測,速度較快,操作也簡便,但出現偏差的可能性高,所以檢驗過程單純依靠經驗并不十分可靠。(2)在微生物檢驗過程中,檢驗人員需要保持整個檢驗過程都要處于無菌的狀態。(3)選用效度高的檢測辦法。根據食品標準中所規定的檢驗辦法進行檢驗,出臺新的辦法要積極運用,保證檢驗的有效性;如果標準中制定有兩種以上的檢驗方法時,首選第一法(一般為仲裁法)。
3.選擇精良準確的儀器設備進行檢驗。
所選用的儀器設備其性能與精度都要滿足現行的食品安全生產標準。例如不能利用高效液相色譜儀檢驗嬰幼兒食用的乳和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成分,這是因為高效液相色譜儀的最低定量限是<2mg/kg,而嬰幼兒奶粉中三聚氰胺最低限量值為<1mg/kg,因此不合適;對于其他一些能夠進行自校的儀器,例如酸度計或者天平等,在固定的時間內,都要實行自校;對于自制的蒸餾裝置,首先要保障其氣密性,以免在使用中出現差錯影響到檢驗結果。總的來說,要購置精良準確的儀器設備,對現有檢驗設備需要定期進行維修保養,發現問題時要及早處理。
4.遵循標準物質和試劑的選用要求。
檢驗所用到的標準物質和化學試劑的純度、質量以及保質期都是符合相關規定。選購標準物的時候,要想銷售單位索要合格證書,有可追溯性。如果是進口標準物質,通過實驗室比對進行驗證;試劑的選用和儲備要依照相關規定,注意溫度、濕度、壓力、儲存時間等對試劑的影響,避免失效。
5.完善實驗室的環境。
在外部影響因素中,實驗室的環境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實驗室的環境側重指室內的濕度、溫度、氣壓、污染氣體的成分以及粉塵等各項參數的綜合。這些參數中,部分會影響到設備的功能,部分會令實驗條件發生改變,例如,實驗室溫度過高或者濕度過大,電子儀器以及光學的性能就會受到影響,甚至無法正常實施檢驗程序,此外,高溫度、高濕度還會令樣品發生變質反應,最終導致檢驗結果必然出現誤差;空氣中的微粒或者污染成分會對微生物檢驗產生影響。所以,要努力完善檢驗實驗室的環境,進行樣品檢驗時,溫度最好設置在20℃左右,例如在實施標準滴定溶液的標定時,20℃的時候其校正值才為0,這樣才能避免溫度影響溶液體積的情況發生。儀器室一般溫度應在18℃~25℃為宜,微生物檢驗室為無菌室(一般為100 級潔凈)。
6.實驗室誤差控制。
為了獲得精確的實驗數據,需要在檢驗過程中把各方面的誤差降到最低。主要的誤差有兩大類:系統誤差與偶然誤差。
7.檢驗結果質量的控制。
通常我們是通過檢驗結果的好壞來判斷產品質量的優劣,一般是誤差越小,準確性越高;誤差越大,準確性就越低,所以要加強檢驗結果的質量控制,必須考慮在檢驗工作中可能產生的各種誤差,然后采用合理的措施,降低誤差值。具體的辦法有:(1)消除檢驗中系統的誤差;(2)增加平行測定的次數。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食品檢驗結果的準確性非常重要,食品檢驗是確保食品安全的一道至關重要的防線影響食品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檢驗方法的選擇、檢驗環境(如溫度、濕度、氣壓等條件)的變化、檢驗儀器的誤差以及檢驗人員的能力等。因此,實際工作中要針對這些因素采取相應的措施。
1.要足夠重視抽樣工作。
2.及時完成樣品的制備工作。
3.檢驗要依據標準。
4.正確使用和維護儀器設備。
5. 做好平行測試、空白試驗和對照試驗。
6.嚴格控制檢驗環境。
7.記錄好原始記錄。
8.提高食品檢測隊伍的素質。
食品安全問題是當今時代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重點問題,而保證食品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是提高食品安全的重要舉措。因此,實際工作中要充分認識影響食品檢驗結果準確性的所有因素,從而采用有效的方法降低這些因素對檢驗結果的影響。
綜上所述,為了提升食品檢驗結果的質量,保障檢驗過程的準確性,除了要加強上述的檢驗質量管理措施以外,還要特別強調檢驗的操作人員要有與時俱進的意識,及時了解檢驗標準的更新動態,學習新方法和新技術,提高人員的專業技術素質,確保所出具食品質量檢驗結果的準確度和可靠性都較高,確實保障到食品的衛生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