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群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數量也日益增多,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但是環境污染卻越來越嚴重。城市中出現霧霾天氣的次數逐漸增加,人們逐漸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而林業植物在凈化環境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具有“城市吸塵器”的美名,所以我們在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的同時,也要保護管理好林業植物,使林業植物更好地服務于城市環境。
林業植物對環境凈化具有突出的貢獻。以下主要從林業植物對環境美化、凈化等方面說明林業植物對環境的作用。
1.林業植物對環境美化的作用:林業植物對環境具有美化、綠化功能,能夠吸收空氣中的灰塵,減少空氣的含菌量,調節空氣溫度和濕度,并且還可以減弱城市噪音等各種功效。從林業植物對溫度的調節和空氣濕度的調節等方面,說明它對環境美化的功效。
2.林業植物對溫度的調節作用:栽種較多的林地植物地段,一般給人以冬暖夏涼的感覺。當夏天烈日炎炎時,林業植物可以為人們遮擋陽光,從而減少陽光的熱輻射,降低溫度。在一些林業植物密集的地段,當冠幅較大、葉子較密以及葉片的質地較厚時,降溫的能力就越強,降溫效果就比較好。在冬天時由于林業植物上的枝條較多,那么就能大面積吸收輻射和熱量,而且散熱相對較差,因此在小環境中溫度就相對較高,從而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
3. 林業植物對空氣濕度的調節作用:林業植物能夠將水分通過枝葉蒸騰輸向空氣中,從而使空氣濕潤。空氣濕度與林業植物的冠幅、樹木數量、樹葉的質地和數量等相關,當冠幅較大時,空氣濕度的增加效果就會越明顯。同時還與季節有關,當夏季是氣溫較高、枝葉的蒸騰量大、葉片較為稠密時,林業植物就會向空氣輸送較多的水分,而冬天空氣濕度相對來說就比較干燥。
4.林業植物對涵養水源的作用:林業植物能涵養水源,是一個巨大的“水庫”,在水的自然循環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青山常在,碧水長流”,樹總是同水聯系在一起。降水的雨水,部分被樹冠截留,大部分落到樹下的枯枝敗葉和疏松多孔的林地土壤里被蓄留起來,有的被林業植物根系吸收,有的通過蒸發返回大氣。1 公頃森林一年能蒸發80 噸水,使林區空氣濕潤降水增加,冬暖夏涼。樹木的葉子就像一把大傘,可以不讓雨水直接沖刷地面;林業植物的枯枝敗葉也可以吸收一部分水。
5.林業植物對防風固沙的作用:林業植物能防風固沙,制止水土流失。狂風吹來,樹冠擋住去路,降低風速,樹根又長又密抓住土壤,不讓大風吹走。大雨降落到森林里,滲入土壤深層和巖石縫隙,以地下水的形式緩緩流出,不走土壤。農墾地的泥沙流失量是林區的100 倍,放牧地的泥沙流失量是林區的3000 倍。制止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最有效的幫手就是林業植物。
6.林業植物對吸收噪音的作用:林業植物能分泌殺菌素,如松林分泌的殺菌素就能殺死白喉、痢疾、結核病的病原微生物。鬧市區空氣里的細菌含量,要比綠化地區多85%。林木能吸收噪聲。一條40 米寬的林帶,可以降低噪聲10~15 分貝。
7.林業植物對環境凈化的作用:林業植物不僅可以凈化大氣污染物,還可以凈化土壤污染物。
(1)對大氣污染物的凈化:林業植物的絨毛、分泌的粘液和油脂等,對塵粒有很強的吸附和過濾作用。每公頃森林每年能吸附50~80 噸粉塵,城市綠化地帶空氣的含塵量一般要比非綠化地帶少一半以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廠、汽車等數量日益增加,從而致使空氣中的灰塵量、噪音等越來越嚴重,而林業植物可以凈化空氣中灰塵并且減弱噪音,從而為人們提供一個舒心、環保的生活環境。
(2)對水體污染物的凈化:由于自然資源的大力開發利用,工業生產的迅速發展,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水體污染嚴重危害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為此,水體污染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性問題。隨著工廠數量的增加,工廠排出的臟水也越來越多,并且水中含有金屬污染、有機物污染等以及放射性元素等,通過林業植物可以分解水中的化學成分,有些凈化水體污染物。
在對林業植物進行養護管理時,要適時進行,按照季節變化作出合理、有效地養護管理,確保樹木成活并處于良好的生長趨勢,要不斷對樹木進行除草、灌溉、整修、防寒、防蟲等養護管理工作,并對不同樹種根據生物學特征和氣候特征進行適時養護管理,確保樹木枝大葉粗、樹干健壯。
1.春季:春季氣溫開始回升,樹木從冬眠中開始蘇醒,于是進入了萌芽生長時期。這一時期的養護管理工作最為重要,首先對樹木解除防寒措施,然后對樹木進行施肥、澆灌,給樹木生長提供足夠的水分和營養,同時還應該采取防蟲措施,消滅越冬的害蟲,從而為樹木全年的生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2.夏季:夏季氣溫高、光量大、光照時間較長、雨水量大。這時樹木的光合作用就比較強,所有的活動都較為活躍,是一年中生長發育最為旺盛的時期。所以應該對樹木進行施肥,主要是腐熟的有機肥和以氮為主的追肥,而到了夏末就不應該施這些廢料,應該換成以鉀、磷為主的肥料,這樣就滿足了枝葉和花果所需要的肥料,同時也要對樹木進行及時灌溉,當夏季雨水較多時,還應該做好排水工作。
3.秋季:秋季氣溫開始下降,雨水量也逐漸減少,樹木在這個時節的生長較為緩慢,而且活動也較為減弱,慢慢走向休眠時期,所以停止肥水管理。當時樹木落葉后,要及時對樹木采取抗寒措施,對于那么抗寒性相對弱小的樹木應該灌溉封凍水或者引進新品種。
4.冬季:冬季氣溫處于全年最低時期,這時主要是對樹木進行整修、在深部施肥,并且做好防寒、防蟲養護管理工作。當冬季下雪后,可以將那些沒有被鹽水污染的積雪堆積到植物的根部,這樣不僅可以起到防寒作用,還可以補充水分。
林業植物對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作用。為了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維持生態平衡,我們應該擴大林業植物覆蓋面,最大程度地發揮林業植物對環境的作用。但同時也要做好對林業植物的養護管理工作,在不同季節根據不同樹種、土質、環境等采取相應的措施,從而使林業植物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等達到最大化、最優化,使其更好地服務于人類的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