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樹龍
2010年5月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通過《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適應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不斷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優化學科專業、類型、層次結構,促進多學科交叉和融合。重點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2014年6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農業部和國務院扶貧辦六部門聯合印發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教發〔2014〕6號),規劃指出,引導一批本科高等學校轉型發展、支持定位于服務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校轉型發展。
復合型金融人才是指在金融領域掌握金融相關法律法規和基本理論,諳熟經濟學、會計學、管理學、統計學等相關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了解信貸理財、風險投資、證券交易等業務內容、流程,能將金融知識與銀行、保險、信托、證券相結合的各層次金融人才。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金融領域全面改革的不斷深化,金融業務、金融產品日新月異、層出不窮,這就要求應用型本科院校能夠培養出適應經濟發展、滿足社會需求的復合型金融專業人才。與重點金融院校的一流學科要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素質全面的"研究型、決策型"高端金融人才不同,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金融學科在人才培養方面應該更加注重知識的復合型和能力的應用型。
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應定位于以理論知識為出發點、能力培養為落腳點,培養具有"素質綜合、知行合一"的復合型金融專業人才。現在很多應用型本科金融院校雖然有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意識,但在培養模式上沒有根據市場需求明確培養目標,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案,部分院校在實際教學中,對于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內涵、種類、特點等問題認識比較模糊,存在培養模式共性化、目標單一化,將畢業就業作為第一目標,忽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培養,學生未來可持續提升的空間縮化,影響了畢業生的職場競爭力。
復合型金融人才的特點在于"復合"和"應用",課程體系設置就也應緊緊圍繞"復合"和"應用"。目前大多金融類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仍以傳統的"全科教育"為主,培養過程中過度強調理論知識的結構化、系統化,突出金融基礎課程的重要性,忽略實踐應用的必要性,導致教育課程體系同質化,課程設置差別小,與金融交叉的的綜合類課程比例并沒有得到突顯,課程設置與應用型高校轉型、定位契合度低。在這種課程設置條件下,教學內容容易導致"漫灌式、強填式"的教育方式,致使課程之間關系松散、內容重復。
現階段,各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課堂教學普遍以傳統的講授形式為主,互動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案例實驗教學、情景模擬教學、翻轉課堂以及計算機互聯網輔助教學等先進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應用的并不充分。而培養金融復合型人才,單純的講授、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階段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如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特別是如何構建科學、系統的金融案例實驗教學新體系成為一個刻不容緩的突出問題。
目前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專業師資隊伍規模不能與擴招后的招生規模相適應,而且教師隊伍的知識結構不合理,具體表現為來自金融相關專業的教師比例偏低,"雙師型"、能夠理論教學又有實際工作經驗、熟悉銀行操作流程的教師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大多數的高校金融專業教師隊伍的知識結構亟待提高和改善。
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根源在于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完善。金融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于"應用型",有助于我們始終堅持"能夠創新性的解決實際問題"這一目標去培養和教育學生。應用型本科院校要更新人才培養的觀念,勇于沖破原有教育思維和人才培養模式,一方面要根據社會、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要結合院校自身辦學條件和學生的素質水平,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充分體現"應用型"和"復合型"的特點。
應借鑒發達國家金融高等院校的成功培養經驗,還要結合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首先要研究、明確金融專業學科的市場定位和復合型人才需要掌握、熟悉、了解的知識、技能,然后,通過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確定專業基礎課程,通常包括金融學、國際金融理論與實務、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投資學、金融工程理論與實務、金融風險管理等。進而設計與復合型金融人才綜合素質適應的選修課程,如會計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金融營銷策略等,來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認知,最后,落實專業知識的實踐操作課程。
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模式應更多采用互動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情景模擬教學、翻轉課堂教學,特別是案例實驗教學等先進教學方法。深度開發利用基于云服務資源管理的在線課堂管理平臺如:雨課題、課堂派等計算機互聯網輔助教學。授課教師應積極嘗試、勇于創新教學方法、大膽改進傳統教學模式,調動學生課堂參與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金融專業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復合型金融人才必須具備的創新性處理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需要通過強化實踐教學來得以提升,具體可通過應用上述先進教學方法,在校內建立各種層次的案例實驗室和在校外創建的銀行、證券、保險等實習基地來完成。
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可通過鼓勵教師外出進修、參加各種行業學術會議、繼續攻讀學位等方式加強師資隊伍理論建設;通過支持教師到企業鍛煉、校企聯合辦學、聘請行業專家為兼職教師等方式提高師資隊伍的實踐教學水平。教育管理部門也應加大教師隊伍建設的支持力度,將應用型高水平師資培養納入各類人才支持項目,引進緊缺的高水平雙師型教師。鼓勵教師國外訪學、開展合作研究,在青年骨干教師出國研修項目適當增加應用型本科院校選派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