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月
隨著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和網絡新媒體傳播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以微信、微博、QQ、短視頻平臺為代表的新媒體充分發(fā)揮了網絡信息資源共享的優(yōu)勢,在大學生群體中迅速發(fā)展,并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這與新媒體的特點是分不開的。
1.新媒體的虛擬性帶來的影響。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每個參與者都是信息傳播的主體,大學生可以不受身份的限制自由發(fā)表言論或發(fā)布信息。一些大學生缺乏道德自律,不能理性去抒發(fā)情感表達訴求,從而影響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
2.新媒體的便捷性帶來的影響。由于新媒體的廣泛應用,大學生可以更加便捷地獲取信息,信息的內容更加短小、精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用分散的時間接收和傳遞碎片化的信息,不再花更多的時間去查閱書籍或報紙,不再拘泥于傳統的課堂教學。
3.新媒體的實效性帶來的影響。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信息可以迅速地、廣泛地傳播出去,人們在獲得實效信息的同時,也存在著大量的垃圾信息和虛假信息。大學生自我認知能力和邏輯判斷能力并不完全成熟,在互聯網和新媒體上能夠得到大量有效信息,同時也很可能無法辨別網絡信息的真?zhèn)危瑢π畔⒌恼J知產生偏差,一定程度上會阻礙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4.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帶來的影響。新媒體的多向互動式的信息傳播方式,與傳統的單向傳遞式的信息傳播方式有較大的區(qū)別。每一個人在新媒體傳播過程中都可能作為手持移動終端的傳播節(jié)點,都可以在對話中發(fā)表對熱點問題的看法和互動參與,成為新媒體傳播活動中的主體。新媒體是目前最強大的、絕大多數大學生接受和使用的傳播模式,對傳統的理想信念教育模式造成很大的沖擊,對高校思政工作者提出了重要挑戰(zhàn)。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想觀念守舊,缺乏媒體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新媒體環(huán)境下信息傳播的虛擬性、便捷性和實效性等特點,越來越受到當代大學生的青睞。大學生在新媒體的傳播下更加追求平等和自由的交流過程,如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沿用陳舊的思想觀念和教育方式,不善于運用新媒體等技術手段,很難達到教育引導大學生理想信念的預期效果。客觀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們不僅要及時地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心理需求,還要真正打破"一言堂"的傳統教育模式,建立一個自由平等的教育氛圍,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鮮活生動。
2.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節(jié)奏緩慢,缺乏時代感與現實感。新媒體環(huán)境下信息的傳播、接收和反饋更加即時快捷,大學生可以通過電腦或手機等終端設備隨時隨地、及時有效地進行信息發(fā)布和信息交換。個別學生在信息發(fā)布和信息交換的過程中出現個人理想與政治信仰意識淡薄等問題,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與學生之間建立強關聯,才能有助于推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發(fā)揮引導作用。而傳統理想信念教育獲取信息的能力相對較慢,無法與輿情動態(tài)保持同步,當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出現偏差時,無法及時發(fā)現并適時加以引導,從而錯過引導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最佳時機。
3.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形式單一,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傳統的教育模式大多采用枯燥乏味的課堂灌輸的方式,缺少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學生大多是被動聽講,特別是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無法起到真正的引領作用。這與新媒體的發(fā)展趨勢和時代特征和是極其不相適應的。新媒體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一個平等互動開放的平臺,師生可以利用微信、微博、QQ 等新媒體進行平等自由交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停留在單一的課堂教育模式,不能真正掌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動態(tài),最終會影響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1.提高思想認識,促進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業(yè)務水平和媒體素養(yǎng)的提升。隨著新媒體的廣泛應用,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須全方位轉變思想,適應新媒體環(huán)境,提高新媒體素養(yǎng)。具體表現在工作中要緊貼學生生活,了解學生訴求,把握學生特點。深入把握新媒體的特點和規(guī)律,借助新媒體的正面影響,鼓勵學生自主分享,提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平等參與性,增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親和力和說服力。
2.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適應性和實效性。改變傳統理想信念教育單向灌輸式的工作模式,尊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雙向互動式地進行教育和指導。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手段,建立形式新穎、內容充實的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平臺,進一步探索針對性強、受眾面大的教育模式,深入了解大學生的關注點和興趣點,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把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內容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進一步增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
3.利用新型載體,努力搭建切實有效的新媒體教育平臺。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動順應當前新媒體的發(fā)展趨勢,努力利用新媒體來搭建切實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平臺,通過這個重要的渠道來進一步加強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一是把傳統的理論教育方式與新媒體相結合,通過建立專業(yè)思想政治教育網站、開設網絡論壇、網絡思政課等手段加強師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傳播先進的思想,拓寬溝通的渠道,有效地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二是充分利用手機媒體,通過微信、微博、QQ、短視頻平臺等載體深入挖掘手機媒體的教育功能,提供全方位的網絡信息,引導大學生利用網絡開展文明健康的網絡活動,從而提高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三是利用新媒體平臺加強對優(yōu)秀傳統文化和優(yōu)秀事跡的宣傳,在重大事件、重要節(jié)慶紀念日等時機開展愛黨愛國愛校教育,從而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輻射范圍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