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信社不良貸款清收工作,直接影響到農信社信貸資產質量,直接關系到農村信用社改革發展。不良貸款率偏高,資金的安全性、周轉性、效益性較差,嚴重的制約著農村信用社的穩健經營和良好發展,這是農村信用社改革和發展的“瓶頸”,是必須認真分析加以研究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農信社不良貸款這一“頑疾”的形成是多因素、多方面的,原因比較復雜,有歷史性、現實性、政策性、自然性、道德性致因。
社會信用環境差。貸戶信用觀念淡薄。不誠實守信,有錢不還貸款,惡意逃費賴債,雖訴諸法律,但難以清理收回,在“羊群效應”影響下,好戶變壞、賴戶更壞,導致不良貸款時有反彈,居高不下。逐年增加。另外農信社在依法維權時,有時會遇到來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在訴訟過程中“贏了官司輸了錢”的現象屢見不鮮。
國家政策因素的影響。隨著國家產業結構調整。部分高污染、高消耗、高投入、低產出的鄉鎮企業陷于轉產或關停地步,經營形勢的進一步惡化,最終在農信社貸款成為不良貸款。
貸戶信用素質差。一是貸戶盲目跟風。一些人致富心切,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賺了錢,對貸款上項目、做生意雄心勃勃,沒有管理能力和技術支撐,甚至沒有任何規劃,盲目的扎起攤子,往往造成后期經營困難。虧損甚至關停倒閉,最終負債累累;二是資戶跟風攀比。一些賴渣戶以欠貸款不還為榮,存在投機和僥幸心理,對農信社貸款能拖則拖,能賴則賴,兜圈子,耍嘴皮,而且相互通氣,相互攀比,他沒付過利息,我也不付,他不歸還,我也不歸還,老賴嘴臉暴露無疑。
農信社歷史遺留問題多。一是執行制度不力。信貸員素質參差不齊,制度執行不力,貸款“三查”不到位。致使貸款無法收回。二是存貸分離嚴重。農信社儲戶基本上沒有貸款交易,而貸產更是在農信社沒有存款流水的現象普遍存在,“貸款難”問題的存在讓一些優質資戶也心生顧慮,不良資戶更是害怕自己的資金被扣劃而不敢在農信社發生存款交易。另外農信社貸款大量的換據轉約,有不少貸戶認為,貸銀行的款只要能付患就不錯了,到期換換據轉轉約就行了,至于還款從來就沒想過。更有些貸款歷經多次換據轉約,風險不斷暴露,最終危機四伏,形成沉淀。
農信社信貸資產質量的高低,與經營效益有著直接的關系。更是關系到當前農信社的改革發展。因此,清理轉化不良貸款,盤活存量,優化增量,提高質量,是農信社業務經營的重中之重。首要工作,當務之急。
思想認識要提高。農信社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不良貸款清收工作。不良貸款盤活不了,就會影響資金投放,資金投放不足,就會影響利息收入,進而影響經營效益。再加上不良貸款不但不能產生效益,還要因資金占用負擔相應的存款利息,就會更加重信用社的經營包袱。所以說,我們要把不良貸款當成首要任務來抓,去除厭戰情緒。實現思想再發動,措施再落實,共同克難攻堅,真正把不良貸款這道“坎”沖過去。另外,要切實拋除“新官要理舊賬”的思想,對接任社形成的不良貸款。摸清底子。動員全體干部職工從自身責任貸款清收著手,盡職盡責,全力以赴,積極主動清收。
畏難情緒要消除。不良盤活歷來都是硬骨頭。我們大可不必認為任務不好完。也完不成。先從心理上輸了陣。因而對盤活工作不積極不主動、甚至不作為、聽之任之。其實盤活不良就憑著一股精氣神,這股精氣神就是面對陳欠貸款不麻痹、不畏難、不服輸、不妥協,有這股精氣神在。不良貸款就是一只紙老虎。“咬定青山不放松,任爾東西南北風”,只要我們有咬住不良堅決不放的頑強意志,盤活工作就一定會朝著我們預定的軌道前行,并取得令人滿意的清收效果。
溝通協調要加強。不良貸款的處置是一個綜合的社會系統工程,搞清收盤活不能孤軍奮戰,需要各級政府、農信社和企業的通力合作。農信社要加強與地方政府部門的溝通,以取得各級黨政領導的理解和支持,充分發揮他們的行政協調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一方面要主動與公檢法司、政府部門溝通,積極尋求支持,以暢通清收渠道。并與法院執行局密切聯系,對相關賬戶進行凍結、強行扣劃;同時注意保護訴訟時效及執行期限。運用代位權、撤銷權、留置、抵押權實現等多種方式來實施債權。另一方面派專人負責。對存量積案拷查摸底,逐戶見面,登記造冊。利用節假日等有利時機主動出擊,實時追蹤借款人、擔保人,一旦有可執行之機,堅決執行。
宣傳“造勢”要到位。要充分發揮“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因人施策、一戶一個措施”等收貸措施,要堅持一戶一策,對癥下藥,分層次、抓重點,加大清收力度。同時加大依法起訴力度。汲取以往“只贏官司不贏錢”的教訓,選擇個別具有代表性、有還款能力的賴債戶、釘子戶,分批、分段依法提起訴訟,達到了起訴一戶。勝訴一戶。清收一戶,震懾一片的作用。并加強與媒體、村委會以及征信機構聯系,努力營造良好信用環境,形成輿論壓力,讓賴賬戶“無處遁形”。
清收舉措要多樣。針對信用意識淡薄的公職人員,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按照有關規定給予嚴格懲戒。針對非公職人員的“釘子戶”,通過媒體曝光、法院執行拘留等途徑給予清收,達到清收一戶、震懾一方的效果。另外還要學會依靠社會中介力量來清收。如,加強與律師事務所合作,實施“風險代理制”,利用律師的專業化服務,加快鎖定風險和清收不良貸款的速度。在清收過程中還要講究清收方法和策略,對一些暫無還款能力,但信譽較好的客戶實行“放水養魚”,組織信貸人員深入調查,根據貸戶具體情況適時適度放貸,為貸戶送信息、送技術、送資金,在幫助他們脫貧致富的同時,又可收回多年無法盤活的不良貸款,從而達到社農“雙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