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 Patrizio
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遷移到云不再是問題,問題在于何時遷移。對于初學者而言,通過將應用程序遷移到云端,用戶可以提高安全性、數據可訪問性、可伸縮性和IT靈活性。遷移到云端還可以節省資金。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云部署都能順利進行。遷移通常需要比預期更長的時間,甚至面臨完全失敗的可能,浪費時間和資金。在將應用程序遷移到云端之后,企業發現它們并不比在本地運行的效果更好,這種情況并不罕見。
最終的結果可能是企業再一次將應用程序由云端遷移回本地數據中心。
在安全服務提供商Fortinet的贊助下,專業的供應鏈公司IHS Markit進行了一項調查,新的研究發現,在接受調查的企業中,74%的企業在未能實現預期的收益后,將基于云的應用程序移回了本地數據中心。
這并不是一個新的問題。在谷歌上以云遷移失敗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我們會發現幾年前就出現過這種案例。如今我們討論這個問題已有一段時間了,這個問題不是技術上的失敗,而是領導層面上的失敗。
以下是導致云遷移失敗的五個主要原因,以及如何才能取得成功的方法。
第一步是要意識到自己不能獨自完成這一工作,尤其是在開始的時候。無論是像埃森哲這樣的全球性的專業服務公司,還是地區性的咨詢公司,你都需要一個合作伙伴。這是一個應該在經過仔細考慮并獲得外部幫助后才能做出的決定。理想的情況下,你要有一些與自己的行業和地理環境相匹配的合作伙伴,他們可以幫助你選擇合適的建議來完成這項工作。
企業應用咨詢公司總裁Joshua Greenbaum指出,“請仔細選擇自己的合作伙伴。要想獲得參考意見,你需要一個可提供參考意見的合作伙伴,他們不僅可以逐步幫助你完成遷移流程,而且還要具有技術實力和管理變化的能力。”
優秀的云遷移專家可以幫助你確定要遷移的最佳應用程序,確定如何集成舊系統和云服務,以及計劃和執行遷移任務。優秀的合作伙伴還可以幫助你制定高效的混合云策略或多云策略。
企業最常犯的錯誤之一就是想讓他們的應用程序像在本地運行一樣在云端運行。首席信息官咨詢公司Avoa的總裁Tim Crawford說,這是一個嚴重的且常見的錯誤。
Crawford說:“本地應用程序常常有一個資源消耗峰值。云服務的精髓在于你需要時可以獲得資源,在不需要時可以將其歸還。傳統的應用程序不具備云服務的自主性和編排優勢?!?p>
許多用戶會忘記他們在公有云上運行的每一個比特都會被計量,他們必須要為此付費。他們常常讓未經過針對性修改的應用程序在云端上全力運行,這樣很快就會耗盡計算周期,一個月后巨額賬單也會隨之而來。只是簡單地將應用程序遷移到云端肯定會收到讓你感到震驚的賬單。最壞的情況是,你不得不面臨將應用程序再次遷回到本地數據中心的麻煩。
如果你認為自己可以使用老技術和老方法(ITIL框架、瀑布式流程、整體應用程序、操作孤島等)繼續管理公有云甚至混合云,那么你肯定會感到無比失望。
你需要的是能夠管理動態基礎架構、容器、自動化、微服務的技能。問題是,其他的企業也是如此!引入新技術肯定會有所幫助,但是吸引、培訓和留住熟練人才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分析公司Splunk的首席技術倡導者Andi Mann說:“云運營模型將IT部門從使用獨立的本地舊版工具和套件的傳統靜態的整體性軟件管理轉移到由多個基于云的點解決方案管理的高度分布式動態精細化的和抽象化的服務環境中。IT需要新的技能來管理云平臺本身,以及容器、微服務、API、SaaS系統等?!?h3>云遷移失敗原因之四:沒有引入利益相關者
項目都需要非常好的治理,這意味著每個相關的人員都要參與到向云轉換的工作中。通常,項目是由IT部門推動的,然后在項目完成之后再告訴所有受影響的人員。
Greenbaum指出:“這種情況比所有人都參與其中的情況更為普遍。很多人員都會涉及到基本的項目管理,我們要檢查指導委員會中是否有合適的人員,并獲取正確的信息。很多情況下,他們來不及邀請這些相關的人員,等到他們再邀請時已經為時已晚了?!?/p>
Greenbaum最近遇到的一個例子是一家企業在遷移到云的過程中極大地改變了客戶體驗。不幸的是,他們沒有考慮對供應鏈的影響。因此,供應鏈團隊也沒有成為整個銷售調整的一部分。只有完成遷移后,供應鏈小組的人員才意識到發生了什么,并且發現他們無法滿足產生調整所帶來的新需求。
遷移到云會帶來巨大的優勢,例如速度、敏捷性、降低成本、戰略重點、可擴展性、覆蓋范圍等等,但是同時也帶來了合規風險。要從云部署中獲得最大的優勢,首先要避免炒作周期的誘惑,并且對可以實現的目標和潛在的新風險有著切合實際的期望。
領導層尤為希望通過云服務來節省資金,但是情況并非總是如此,特別是如果有本文列出的第二個問題并且沒有重新設計應用程序時。云采用者通常還期望能夠減少在相鄰領域中的工作量,僅用云基礎架構替代服務器,而沒有培養和調整相應的IT人員。
不要以為只要可以遷移到云端,就可以擺脫所有數據庫管理員、安全運營、服務臺工程師和其他軟件專家。如果你像大多數企業一樣運行混合云,那么你仍需要對持有的物理資產提供硬件支持。
對云服務的需求超過了供給,并且缺乏高素質的人才來完成需要完成的工作。Greenbaum說,他已經看到許多項目由于缺乏人員而被迫停擺。
Greenbaum說:“項目成功是因為客戶建立了一支出色的團隊,并要求他們的系統集成商也要有一支優秀的團隊。如果你不聘請最優秀的人才,那么你可能要面臨一個不理想的結果?!?h3>云遷移邁向成功的第二步:謹慎對待云服務
企業犯的一個常見錯誤是,在并非所有內容都適合云服務時,一股腦將所有內容都轉移到了云端。Crawford表示,正確的做法是將最標準的業務應用程序系列存儲在云端,并將特色代碼保留在本地數據中心上。
Crawford建議,“如果你的業務與眾不同,那么可以考慮只遷移電子郵件、日歷、ERP、HCM等應用程序。核心后臺功能至關重要,而且必不可少,但是它們在IP(知識產權)方面與你的競爭對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這是一個將它們遷移到云端的好機會。”
你應該針對云端重構自己的應用程序,并應將其視為擁抱新方法和新設計的機會。為云原生設計重新構建盡可能多的本地應用程序,這樣應用程序才具有彈性并可以根據需要進行伸縮。將應用程序容器化,這樣它們才能在Docker上運行,并由Kubernetes管理。所有主要的云提供商都提供幫助在本地和云端上運行Kubernetes的服務。
Mann說:“據我所知,最成功的企業已經開始利用云特性進行創新了,而不僅僅是簡單的復制,他們提供了從未有過的新原型,將服務提高到了客戶從未期望過的水平,同時采用了新的方式為新的市場開發新的應用程序?!?h3>云遷移邁向成功的第四步:制定具有凝聚力的策略
在策略層面使用云計算意味著重新考慮預算、組織、流程、技能、安全性、數據集成等等。技術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策略的凝聚力可能會迅速消散。成功的遷移包括做出有意識的投資組合決策,以決定要保留和要移動哪些內容,要堅持使用或放棄哪些平臺,如何重構應用程序以利用云的優勢。利用通用計算、存儲和數據庫平臺進行標準化可以降低復雜性并降低管理和運營成本。
不讓事情復雜化意味著要避免過度復雜的遷移,避免付出太多代價。當項目太大、時間或預算太少時,就會發生一些糟糕的事情。不要貪多求全,要分階段地分解項目,一次解決一個。采用類似devOps的迭代式方法也不錯。做一個項目就可確保它們成功,然后再繼續進行下一個項目。
向云端遷移可能意味著使用全新的數據模型。將數據存儲在云端是將原有數據模型擴展為一個規模更大的數據模型的好機會。例如,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的模型可能意味著可從許多不同的來源引入更多的數據。
原來的本地數據可能只有一個簡單的客戶輸入,例如名稱和地址,但是新的云數據可能來自社交媒體、物聯網設備和其他來源。你甚至可以遷移到完全不同的數據分析平臺上。雖然亞馬遜Redshift兼容PostgreSQL,但是谷歌的BigQuery卻不同于精典的SQL或PostgreSQL。Snowflake則支持各種格式的半結構化數據。
Greenbaum說:“理論上講,你正在改變原來的實踐,因此你對需要從數據中獲得哪些東西的需求發生了變化。數據質量的調整與其他的東西一樣,都是政治上的決定。其不僅僅是將數據存儲到云端這么簡單,而是一個調整管理方式的問題?!?/p>
本文作者Andy Patrizio為自由撰稿人,現居加利福尼亞南部,從事計算機行業已經有20年時間。
原文網址
https://www.infoworld.com/article/3453664/5-ways-your-cloud-migration-may-fail-and-5-ways-to-succeed.html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