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約克大學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絕經后雌性虎鯨會為其孫輩的生存提供很大幫助。先前的研究表明,已經不再繁殖的雌性虎鯨是鯨群中知識最淵博的,會在虎鯨集體覓食時起到重要的領導作用。約克大學生物系研究員、該項研究的作者丹·弗蘭克斯(Dan Franks)博士說:“我們的研究表明,已經絕經的雌性虎鯨對群體提供的幫助超過其他年輕雌性,這意味著更年期的進化提高了祖母幫助孫輩的能力。”
雄性虎鯨的壽命通常比雌性短很多,一般不超過30歲。而雌性通常在30~40歲時停止生育,但仍可以在絕經后繼續存活幾十年。這一發現于2019年12月9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這有助于解釋為什么虎鯨進化出了除人以外的動物中最長的生殖后壽命。

絕經后的雌性虎鯨會對孫輩生存提供很大幫助

土衛二表面的“虎紋”
土衛二是土星的第二顆衛星,也是太陽系中最亮的衛星,它直徑500千米,其表面覆蓋有一層厚厚的冰層。土衛二南極區的表面上整齊地分布著一些“虎紋”一樣的條紋,它們的長度大約為130千米,彼此之間距離大約為35千米,并持續向外噴發水冰。
2019年12月10日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志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提到,在土衛二逐漸冷卻的時期,地下海洋逐漸凍結,因為水結冰后體積會膨脹,所以最終使冰殼裂開。而縫隙沒有再次凍結,涌出的水在裂縫周圍結冰堆積,不斷增加的重量給冰蓋施加了一種壓力,使得一定距離外產生了新的平行裂縫,最終形成“虎紋”。
根據2019年12月5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一種叫作“Stentor roeseli”的纖毛蟲雖然缺乏中樞神經系統,卻能夠做出決策。1906年,美國生物學家赫伯特·斯賓塞·詹寧斯(Herbert Spencer Jennings)報告稱,Stentor roeseli具有復雜多樣的回避行為,現在達特茅斯學院和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證實了這一發現。當研究人員用一種粉末來對Stentor roeseli施加刺激時,它會通過彎曲身體、改變纖毛運動方式、縮成一團或掙脫束縛游到其他地方來回避刺激。而且這一系列回避措施顯現出了一定的行為層次,針對持續不斷的刺激,Stentor roeseli會不斷改變應對策略。來自哈佛醫學院的杰里米(Jeremy Gunawardena)博士說:“我們的發現表明,單細胞生物比我們通常認為的要復雜得多?!?p>
纖毛蟲
(責任編輯/陳瑩 美術編輯/胡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