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娜
摘? 要:目前,伴隨經濟的不斷增長,各種建設項目也在快速增大規模及數量。在建設項目中,作為必備文件之一,保持水土的方案在水土保護、避免流失水土等工作中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并且也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但在編制的過程中也不乏較難處理的內容。為此,文章從建設項目出發,針對編制保持水土方案的意義、疑難點展開了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水土保持;建設項目;疑難點;方案編制
中圖分類號:S157?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20)07-0195-02
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economy, various construction projects are also rapidly increasing the scale and number. I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s one of the necessary documents, the schem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lays a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role in soil and water protection and avoiding soil and water loss, and it has also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of the parties concerned. However, there is no lack of difficulty to deal with in the process of compilation. For this reason, starting from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difficulties of compiling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lan.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onstruction projects; difficulties; programming
近些年來,在水保領域,最初編制保持水土方案的工作至關重要,是順利推進后續工作的一大保障。所以,國內也越來越重視建設項目中的預防、治理水土的工作,相應的方案編制水平與審查技術也日益提升。但是在編制環節還是有一定的困難,需要編制人員引起重視。
1 建設項目編制保持水土方案的意義
在建設項目中,通過編制保持水土的有效方案,旨在從明確防治目標及任務、劃分防治流失水土責任范圍、監理監測、指導后續水土保持設計、施工建設管理等角度,為水行政部門進行水保監理、建設、監測、監督檢查、驗收等工作提供主要的參考依據。這樣便能統籌規劃建設項目、大力保護生態環境,促進水土流失的有效防止。同時,還能為項目施工組織從建設規模、工程布局等方面,提供科學的建議,以確定建設單位在自己的責任期間需要擔負的責任及其相應的防治目標。
2 建設項目編制保持水土方案的疑難點
2.1 水土保持中損壞設施面積
2.1.1 定義
目前,針對保持水土的設施出現了不盡相同的定義:(1)從廣義上講,保持水土設施是指一切有保持水土功能的實物;(2)是指能防治流失水土的人工建筑物及植被、自然及自然地物;(3)是指能預防、治理流失水土的人工建筑物等等。鑒于保持水土設施的諸多釋義,故此目前并沒有明確的定義,而出現了一定的爭議。同時還缺乏法律效力,所以令編制人員在計算水土保持損壞設施面積時并沒有可參考的依據。
2.1.2 疑難點
(1)在損壞設施面積中,要不要計入原地貌、人工植被、自然。在第三種定義中,保持水土設施需要具備以下條件:人工建筑、能預防治理流失水土。而不包括人工植被、自然或者自然地物。而在第一種定義中,明顯囊括了自然植被、原地貌。在第二種定義中,提到了人工建筑物及植被、自然及自然地物。其中原地貌有囊括建設前的所有自然、人工植被或者自然地物,故此第一、二種定義中,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如第一種定義所述,其實原地貌有涉及保持水土植物、設施的場地,以及沒有這樣植物、設施的一片荒地等。其中有植物、設施的場地明顯存在保持水土設施,而沒有這些植物、設施的一片荒地等,盡管有水土流失問題,但是土壤黏聚力卻能保持水土,且保持功能遠強于破壞后的那些地物。所以,在保持水土設施中,囊括原地貌并無不妥之處。
(2)在損壞設施面積中,要不要計入硬化路面。在界定保持水土設施面積時,常常還需要考慮另一個問題,就是硬化路面如公路等,究竟是不是保持水土設施。譬如,在改擴建公路時,一般會拆除既有老路路面再重建,則這部分要不要計入保持水土設施面積。針對此,意見不盡一樣。持有不可計入的理由有:第一,盡管公路等常見的硬化地面,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治流失水土,但是最初建設主要并不旨在保持水土,而且硬化地面常常會令雨水不能下滲,而喪失土壤固有的保水蓄水功能與相應的初級生產力;第二,公路并不能歸入建筑物,也即不屬于能預防、治理流失水土的人工建筑。相反,持有可計入的理由則有:在定義提出能預防、治理保持水土,并沒有強調能不能以水土保持為主。這些都是劃定保持水土設施面積的歧義處,主要和保持水土設施的第二種定義并不具體有聯系,而第三種定義更為具體一些,值得借鑒參考。所以,考慮到保持水土設施面積當屬保持水土法里面的計征保持水土補償費的主要依據,則需要在水土保持法中提出準確的定義,并且給予必要的法律效力。
2.2 防治流失水土的責任范圍
2.2.1 定義
在《規范》中,規定防治水土流失的責任范圍,就是作為建設單位,應依法擔負起防治水土流失工作義務的哪些區域,且包含直接影響區與建設區。
其中直接影響區指的是在建設中,建設區外極易流失水土的地區,大多為鐵路、公路、管道、線路、便道等的兩側,電廠、礦山、樞紐、現場、料場等的周圍,進行開挖的下邊坡、各種橋梁上下游等,需要經過一番調查分析后才能確定,萬不可隨意外延。
而建設區則指的是在建項目的占地、征地、使用、管轄等地區,主要涉及永久征地、租賃土地、臨用地等當屬建設方統一管轄的土地。一般而言,大多為工程主體占地、建設生活占地、料場、臨時便道、棄土渣場等。總體上看,就是施工中經論證會擾動或者壓埋的建設區,并需要在方案中明確防治要求。
2.2.2 疑難點
(1)防治責任的界定。例如,在公路建設中,平原公路編制保持水土方案時,直接影響區常取路基坡腳旁邊兩側2m。但在施工環節,這兩側常常要進行排水邊溝布設,而這樣的項目往往占用耕地。在開始施工前需要將表土剝離,并預留臨時堆放地,而且還有路基施工也會有伴行道占地。如此,即便路基坡腳旁邊兩側的2m區域,全歸屬建設區,也無法達到建設要求。而針對城區改擴建公路,在開始施工前,通常會以彩鋼板圍擋四周,以免影響建設區外。但直接影響區仍是兩側2m,則定會令防治責任的劃定范圍原大于實際。針對地形起伏大的公路,直接在邊坡的挖方下方、填方上方有平臺,盡管不在擾動、壓埋范疇,但是若發生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將會釀成惡性后果。所以,在具體界定防治范圍時,需要充分了解設計,基于勘察分析來確定。
(2)落實防治責任的具體范圍。在防治水土流失的責任范圍中,定義常常與事實矛盾:在建設區的占地、征地、使用、管轄等地方,建設方應有權確定水保方案、水保布置,而針對直接影響區,在土地權限的限制下,建設方無權進行布置防治,而無法落實防治責任。
2.3 保持主體工程既有水土的界定
2.3.1 定義
在主體工程中,界定既有保持水土的工作屬于評價重點,旨在評價保持主體水土的手段、位置、標準、工程量等,與水土保持需要吻合的情況,以便編制者進一步完善保持水土設計。在《規范》提出界定保持主體水土的原則:主導功能、試驗排除、責任分區。而《審查要點》基于此,提出水土保持界定意見是相應的依據。
2.3.2 疑難點
根據以上界定原則與意見,為保持水土措施界定提供了很明確的參考依據,但是鑒于復雜的建設項目,在編制中有些措施界定依然有爭議。例如,在公路建設中,為順應生態護坡的發展,主體工程通常會將綜合護坡,如植草、拱形骨架、護坡等,布設在路基高填兩側。而植物護坡屬于保持水土的措施,護坡雖能保持水土,但卻并不是保持水土措施,則拱形骨架以及植草護坡等,同時具有植物、工程的綜合護坡,究竟怎樣界定則還很棘手。有的編制者提出,在《審查要點》中,界定保持水土措施意見中有“工程、植物護坡及結合植物措施的綜合護坡當屬保持水土措施”,所以,很明顯植草護坡拱形骨架當屬保持水土措施。但在《規范》中,界定水土保持的原則又規定:“出于防治流失水土目的的工程屬于保持水土工程;主要旨在主體設計,但能保持水土的工程,不屬于保持水土工程”。但高填路基段修建的拱形骨架,主要旨在穩定邊坡,故這樣看來,界定植草護坡拱形骨架是保持水土措施也并不好。同時,在《審查要點》中,界定意見還是基于《規范》中的原則才提出的,因此需要執行基于《規范》的標準。
在主體工程中,界定保持水土工程旨在研習主體工程規劃設計,有沒有融入保持水土中的“主要預防,優先保護”基本原則,和設計中既有保持水土工程是否達到保持水土要求并歸入保持水土系統。所以,針對以上植草護坡拱形骨架問題,如果從界定目的角度說,是可以稱其是保持水土措施,并且歸入防治保持水土措施系統,同時予以必要的備注,但是如果想要界定其使用功能或者投資,則需要將二者加以區分界定。
3 結束語
總之,在建設項目中,編制保持水土方案的環節至關重要。通過項目編制設計,能提供給工程主體設計專業化的參考依據,正確指導預防、治理流失水土的方面。要想提升保持水土方案的質量,有效防治水土出現流失現象,則編制人員應加強學習,認真分析其中的疑難點內容,及時更新知識儲備,快速提升業務能力,從而促進水土保持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熊波,熊峰,操昌碧,等.水電項目水土流失預測單元與時段劃分典型模式[J].水力發電,2016,42(1):1-5.
[2]張運超,潘登,唐輝.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六項指標計算中存在問題的分析[J].江蘇水利,2017(9):24-27.
[3]袁瀛,彭曉剛,郝惠莉,等.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常見問題分析[J].中國水土保持,2017(10):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