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勇
(南京市溧水區中醫院重癥醫學科 江蘇 南京 211200)
重癥監護室(ICU)是醫院重要的護理場所,在患者拔除氣管插管后還需要為患者進行有效的呼吸道護理干預[1]。重癥監護病房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就是氧療,對于危重癥患者來說,將氣管導管拔出之后機械通氣停止,很多患者的氧合功能還沒有完全恢復,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容易在氣管插管拔除后發生呼吸衰竭,導致患者面臨著再插管的風險,使得其在ICU 中的治療時間與治療成本都增大。尤其是對于外科手術患者來說,術后第1 周是肺部并發癥的高發期,為了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在危重癥患者脫機拔管之后,還需要開展適當的氧療治療,以便于緩解患者的氧合障礙。當前ICU 患者拔管之后可以選用的氧療設備有文丘里面罩、普通面罩、普通鼻導管等多種,但是這些設備均不能對吸氧流量、吸氧濃度等予以精確控制,且具有患者耐受性差、濕化效果差的特點,難以很好的滿足危重癥患者的實際需求,與傳統常規氧療方式相比,經鼻高流量吸氧中所采用裝置更加符合人生理特征,在提升患者氧合指數的同時,具有很好的舒適度。因此,本文將針對觀察比較鼻導管高流量濕化氧療(HFNC)、無創呼吸機分別對ICU 管插管后患者的干預效果進行比較。
選取2018 年12 月—2020 年6 月我院診治的40 例重癥監護室拔除氣管插管后患者。采集兩組拔除氣管插管后患者一般資料。數據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分析
對照組患者予以無創呼吸機干預。為患者使用無創呼吸機進行輔助通氣干預。將設備調整為S/T 模式,并根據患者血氧飽和度調整相關參數[2]。
研究組患者予以鼻導管高流量濕化氧療進行干預。為患者使用鼻導管高流量濕化氧療系統進行干預,氧氣流量:50L/min,氧氣溫度:37 攝氏度[3]。在干預過程中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并對不良反應和并發癥進行預防處理[4]。
在干預前后收集患者的血氣指標水平、舒適度水平、PH 值、心率、呼吸頻率、轉歸普通病房幾率、ICU 入住時間、氣道濕化效果等方面的數據。血氣指標包括:動脈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動脈血氧飽和度。舒適度評分分為3 個標準:非常舒適、一般舒適、不舒適。患者舒適度:非常舒適+一般舒適。氣道濕化效果評分標準為3 個等級,分別包括:完全濕化、部分濕化、濕化不足。氣道濕化效果:完全濕化+部分濕化。
通過SPSS20.0 統計軟件對干預前后的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在干預后,其動脈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動脈血氧飽和度等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研究組患者在干預后,其pH 值、心率、呼吸頻率等指標數據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數據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數據對比(±s)
組別 n 動脈血氧分壓(mmHg) 二氧化碳分壓(mmHg) 動脈血氧飽和度(%)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研究組 20 50.31±5.44 55.74±4.31 55.64±4.54 38.54±3.47 92.24±1.74 96.64±1.02對照組 20 50.02±5.32 75.64±3.55 54.97±4.67 47.64±2.37 92.68±1.64 93.14±1.26 t-0.170 15.938 0.460 9.684 0.822 9.655 P-0.865 0.000 0.648 0.000 0.415 0.000
表3 兩組患者PH 值、心率、呼吸頻率數據對比(±s)

表3 兩組患者PH 值、心率、呼吸頻率數據對比(±s)
組別 n PH 值 心率(次/min) 呼吸頻率(次/min)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研究組 20 7.31±0.03 7.39±0.02 108.21±17.21 98.54±5.21 25.65±3.54 16.47±2.31對照組 20 7.32±0.02 7.33±0.03 107.87±18.67 104.54±9.64 25.57±3.47 23.47±2.73 t-1.240 7.442 0.059 2.448 0.072 8.753 P-0.222 0.000 0.952 0.01 0.942 0.000
研究組患者舒適度:90.00%(18 例)。對照組患者舒適度:55.00%(11 例)。研究組患者舒適度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在重癥監護病房中為患者進行機械通氣是十分重要的護理干預,而鼻導管高流量濕化氧療是當前較為新穎的干預方法,能夠在重癥患者的通氣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5]。根據數據計算分析:研究組患者在干預后,其動脈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動脈血氧飽和度、PH 值、心率、呼吸頻率等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通過鼻導管高流量濕化氧療可以進一步幫助患者緩解各方面癥狀,降低患者風險程度。因此,研究組患者在經過干預后,轉歸普通病房率、ICU 入住時間等方面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通過這一方法可以為氧氣加濕、加溫,保證患者呼吸的舒適性。提高患者呼吸道纖毛組織的功能,保護氣道的清潔[6]。為患者提供足夠的氧氣,改善機體氧合效果[7]。HFNC 所輸出的新鮮混合氣體可以替換鼻咽部解剖死腔所呼出的較低氧濃度的氣體,有利于患者氧分壓的間接提升,氧療過程中所提供的低水平氣道正壓還可以起到減少氣阻力,改善通氣功能的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壓指數、氧合指數及呼吸指數,降低患者的氧氣消耗。HFNC所輸出的氣體溫濕度合適,有利于減少氣道水分與熱量的丟失,對于氣道黏膜具有保護作用。
在本文研究中,研究組患者舒適度、氣道濕化效果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在ICU 拔除氣管插管后患者的護理干預中,為患者進行鼻導管高流量濕化氧療能夠幫助患者有效控制各方面指標,提高患者護理過程中的舒適性,應當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