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曉嵐
為嚴格落實安全風險管理,確保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從本系統、本專業研究安全風險點,從運輸工作的角度、車務系統的方面分析可能存在安全風險的項點,通過現狀找出問題的關鍵點,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從而保證車務系統的運輸生產安全。
本文從哈爾濱局集團公司車務系統接發列車防錯辦、防止電力機車進入無電(網)區、穿正調車、列車車輛防溜、非正常接發列車(含施工、搶險期間路用列車開行)、限速命令傳達和執行、軌道電路分路不良區段接發列車7 項安全風險并結合事故數據進行分析,研究控制措施和解決對策,從而達到安全生產年的目標,實現運輸生產的安全穩定。
接發列車作業是運輸生產中的重要環節,直接關系到運輸安全和運輸效益。接發列車作業突出風險主要有接發列車防錯辦、防止電力機車進入無電區、穿正調車、列車車輛防溜、非正常接發列車(含施工、搶險期間路用列車開行)、限速命令傳達和執行、軌道電路分路不良區段接發列車等7 項安全風險。
1.防錯辦安全風險。現局集團公司多方向車站64 個,普鐵(含線路所、動車所)59 個,高鐵5 個,普速鐵路多方向車站中涉及動車組運行的車站9 個,普速鐵路車站中采用CTC 設備的車站66個,計算機聯鎖設備65 個。普速鐵路CTC 覆蓋率較低,全局普速鐵路中,濱洲線、濱綏線(牡丹江-綏芬河間)共2 條線路62 個車站實施了CTC;高鐵引入的7 個普速鐵路車站(哈爾濱、哈爾濱西站西場、太平橋、牡丹江、佳木斯、齊齊哈爾、賓西東)實施了CTC;其中3 個車站(哈爾濱、太平橋、佳木斯)實施了CTC3.0,實施CTC的車站僅占普速鐵路車站總數的14.0%。通過管理手段和相關的卡控措施,雖然一定程度上能夠確保多方向接發列車的安全,但考慮到人的不確定性因素,加大CTC 系統建設,從設備卡控錯辦才是關鍵。
2.防止電力機車進入無電區安全風險。吸取外局電力機車進入無電區事故教訓,強化安全控制措施,完善現有規章制度,實行作業“六卡控”和把關“六確認,(勾畫、揭掛、單操、鈕封、屬性、分布)”,具體為卡控確認“接觸網供電示意圖”是否勾畫出停電區域,卡控確認“停電”表示牌是否按規定揭掛,卡控確認停電行車限制卡中的關聯道岔是否按規定開通非停電區域并單獨鎖閉,確認開往停電區域的電力機車停留股道上的信號機按鈕是否按規定進行鈕封,卡控確認有電區域開往停電區域的接發列車和本務機車調車是否按規定與司機核對機車屬性,卡控確認車站控制臺范圍內有電區域電力機車分布情況。針對近年新開通電氣化區段濱綏線(哈爾濱-牡丹江間)、濱洲線涉及的車務單位,牽頭組織召集相關單位專業管理人員對電氣化安全控制措施進行逐項分解,確保新開通車站防止電力機車進入無電區安全措施執行到位。
3.穿正調車安全風險。局集團公司穿正調車的車站共有364個,一是強化計劃編制,調車作業通知單上注明穿正(≠)字符和《站細》規定的勾分標準,把關人員按規定對計劃進行審核、簽認、把關。二是強化作業過程盯控,站段指揮中心對穿正調車進行重點盯控。三是開展調車專項整治活動,通過日常檢查和專項檢查強化問題整治。四是在列車運行密度較少的車站,研究實施“調車天窗”,為穿正調車提供便利,確保調車安全。
4.列車車輛的防溜安全風險。車站值班員要掌握正線、到發線防溜情況,正線、到發線設置、撤除防溜措施,應在行車室防溜揭示板(簿)內進行揭示,車站值班員未得到防溜撤除的報告,不得開放出發信號。加強防溜器具的“五號”管理,通過防溜器具的使用和歸位,反查列車防溜狀態。加強日常檢查,抽聽錄音分析,確保防溜按規定撤除及信號開放前的卡控。
5.非正常接發列車安全風險。(1)有計劃非正常行車時,要根據列車運行計劃,細化非正常行車運行方案,對非正常行車期間的每一趟列車制定安全卡控表,組織作業、盯控人員學習非正常行車的運行方案。作業時,盯控人員應逐項核對安全卡控表,認真填記《非正常接發列車程序控制表》。(2)突發設備故障或其他應急處置,嚴格按照“一扣停、二匯報、三通知、四登記、五銷記、六處置”的應急處置“六程序”執行,非正常行車作業時,卡控停用、開通的影響范圍,認真核對非正常運行列車信息、突出進路關、憑證關,確保非正常行車安全。(3)發揮指揮中心作用,指揮中心接到非正常應急處置信息,通知把關領導及專業技術人員到崗,盯控現場作業流程,并及時指導,確保現場非正常行車安全。
6.限速命令傳達和執行安全風險。(1)完善規章制度,明確接到限速調度命令,由車站(間)管理人員上崗盯控,納入運行揭示的制作“限速提示卡”,在車機聯控執行崗位上揭示。(2)吸取成都局列車超限運行事故教訓,規定該列車本身需要限速運行,當車站采用書面方式交付司機后,車站值班員應使用列車無線調度通信設備與司機核對限速內容。(3)加強車機聯控的執行和錄音抽聽,對限速調度命令核對作為重要信息,強化現場控制措施的執行。
7.軌道電路分路不良區段接發列車安全風險。(1)規定軌道電路分路不良區段按規定在控制臺上明示,辦理接發列車、調車作業時,確認軌道電路分路不良區段空閑,對進路有關的所有分路不良區段的道岔單獨鎖閉,列車尾部出清后,必須確認空閑方可解鎖進路或扳動道岔。(2)加強分路不良區段的整治,通過列車碾壓、調車碾壓、打磨等方式,消除分路不良區段,確保行車作業安全。
1.作業人員“兩違”問題仍然比較突出。(1)多方向安全控制執行不到位,作業人員還存有不按規定執行多方向控制措施,簡化作業標準等現象。(2)崗位互控不到位,多方向后方站在執行預告(閉塞)提醒次要方向時,漏項較多。(3)勞動紀律不到位,通過錄音、視頻回放,還是發現行車室內有閑聊等現象。(4)作業陋習仍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雖然我們一直開展陋習整治,但效果不明顯,個別站段整治力度不大。
2.站段安全生產指揮中心作用發揮還需加強。(1)指揮中心人員業務技能還需加強,對現場發生的部分應急處置不能正確的提出有效建議,對需要把關的重點盯控不到位。(2)指揮中心設備設施還不完善,絕大部分站段指揮中心只有TDCS 復示、行車室視頻,對行車室內車站值班員作業時布置的指令無法監聽和把關;對作業人員在室外現場處置無法掌控;對調車組現場穿正調車無法盯控,上述設備缺失造成指揮中心功能發揮缺失。
3.車務系統物防、技防運用較少。近幾年來,我們在物防、技防方面加大了研發、投入,但是車務系統前期的物防、技防水平較低,科技含量較少,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安全保障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安全控制能力還處于相對較低階段,需要在多個方面進行研發和投入,比如多方向車站的CTC3.0 系統,接發列車作業確認制度的卡控,接發列車作業智能分析系統等。
1.不斷完善規章制度。通過對接發列車7 項重點安全風險進行分析、研判,結合我局和外局發生的接發列車事故和日常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其中《行車組織補充規定》、《調車工作若干規定》、《非正常行車應急處置辦法》三個主要辦法都進行了多次補充、完善,確保規章制度切實有效,符合現場設備和作業實際。
2.強化對規對標活動開展。通過對規章制度的清理,對《站細》的評比,提高站段規章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提升《站細》編制的質量,將必須控制的安全措施納入到《站細》,使作業人員形成根深蒂固的作業思路。
3.完善崗位作業指導書。根據技術規章的變化,組織對相關崗位作業指導書進行全面梳理、修訂,確保作業指導書達到“作為職工按標作業唯一依據”的標準;做好作業指導書的學習、培訓工作,利用日常業務學習,應急演練等方式,對作業指導書每個項目進行驗證,確保流程正確、內容無遺漏。
4.深入推進標準化制度落實。圍繞接發列車作業標準,開展“立標、學標、對標、達標”活動,加強現場執標檢查,重點對辦理接發列車不核對計劃、作業不預告、利用TDCS 辦理預告以及作業不聯控、不確認等作業陋習進行整治,提升現場執標水平。
5.強化現場檢查。每月通過專業管理群公布重點風險項點,各站段接發列車專業管理人員加強現場檢查并將檢查情況納入個人月度履職報告。同時針對公布的項點,進行有針對性檢查驗證,必要時采取跟班寫實等方式,了解控制措施落實情況,確保安全措施執行到位,現場作業安全穩定。
1.卡控“變化就是風險”。(1)按照“變化就是風險”的理念,根據技術規章變化、運行圖調整、新設備使用、施工組織、氣候變化、設備故障等情況,對變化的內容、變化的作業組織等進行重點盯控。(2)動態研判安全風險,從管理源頭上防范安全風險,實時掌握安全風險管控狀態和變化趨勢,及時發現和掌握潛在安全風險,通過提醒、檢查、督促等方式及時預警,并對預警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驗證,確保安全風險管控到位。(3)卡控問題閉環管理,對影響高鐵、客車安全的突出問題全面進行梳理,分層建立高鐵安全問題庫,逐條分析、逐項整改、逐件銷號,強化檢查、整治、驗收的閉環管理,確保高鐵、客車的絕對安全。
2.繼續推進標準化制度落實。圍繞接發列車作業標準,通過“立標、學標、對標、達標”活動,加強現場執標檢查,繼續加強對辦理接發列車不核對計劃、作業不預告、利用TDCS 辦理預告以及作業不聯控、不確認等作業陋習進行整治,強化助理值班員接發列車列車運行狀態的重點盯控,及時處置機車車輛抱閘、異響等故障現象。
3.推進物防、技防運用,構建設備保安全體系。(1)推進多方向車站(車場)CTC3.0 系統推廣應用,在現有哈爾濱、太平橋、佳木斯等車站CTC3.0 應用的基礎上,對牡丹江、齊齊哈爾實施CTC3.0 改造,對多方向防錯辦進行有效卡控,真正實現技防功能。(2)推進“接發列車遠程監控智能分析系統”應用,實現閉塞電話、車機聯控、行車室環境音頻、外勤助理和客運發車聯系的“四位一體”語音的集中管理和列車運行數據的接入,實現實時監聽、作業過程回放分析,加大對現場違章違紀行為的震懾力度。(3)有序推進普速車站CTC 改造。對局管內雙線電化繁忙干線區段(京哈、濱北、綏佳、平齊、齊北、圖佳線),車站、調度臺升級為CTC2.0,復雜車站升級為CTC3.0,對部分單線區段(讓通、拉賓、林密線等)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升級為CTC2.0;對實施CTC 的調度臺重新劃分管界,按先易后難的順序推進普速鐵路CTC 系統建設。
結語:在鐵路全面深入貫徹安全風險管理的大背景下,為了更好地確保鐵路鐵路運輸組織安全暢通,我們必須要找準接發列車專業管理薄弱環節,特別是抓好安全風險點的控制,積極探索和創新安全管理,牢牢把握安全生產的主動權,不斷實現安全生產的平穩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