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禹淼 張秀娟
近年來,大學生創新創業受到世界的廣泛關注,與此同時,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鼓勵高校大學生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各方面多渠道就業創業是如今社會的主要職責。為此國家更是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鼓勵支持大學生進行創業。在如此浪潮下,創新創業儼然已成高校大學生必備的首要能力。而如何提高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則成為關鍵。因此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需要多方面參與協調發展。
高校大學生作為社會獨立個體及國家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發展對象與主要得利個體,更應盡早歷練自己的各項能力和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觀念,為國家發展大業做出應有貢獻。要想成為當代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下的優秀大學生,必須具備多種能力。
此外,一些大學生雖然自身具有創新創業意識,但還缺乏動手實踐和創新再造能力。因此,在當代高校大學生面對大學生活中存在的各種機遇與挑戰時,要積極參與磨練自己,不斷積累實踐經驗,使自己快速成長。另外,可能是由于當代高校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父母呵護太多,過多偏愛和寵溺,家庭觀念也對學生本人的創新創業意識產生影響,當“自主創新創業,一切從零開始”和“鐵飯碗,不需太耗腦力”的抉擇擺在面前時,大部分高校大學生還是會選擇放棄自己創新創業,在實踐實戰中
髙豐富創新創業知識,提 創新創業能力。
大部分高校大學生的認知和認識過于片面,也太過于理論化,并且由于自身實踐經驗不足,執行能力較為薄弱,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缺少對于事物自主判斷和對新鮮事物的興趣,其次為“想象力”,由于中國傳統的教育思想,導致高校大學生墨守成規,沒有足夠的想象力。從而導致高校大學生的自主創新創業能力并不強,并且有待提高。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創新創業初期會出現資金短缺等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在校大學生又不能很好的調控自己的情緒與耐力,就可能會對創新創業產生畏懼,這一點也要盡可能的避免。
在真正的實踐訓練中,獨立能力、決策能力和動手能力是很多高校大學生的棘手之處。為培養這三項能力,高校大學生應該盡快投入到各項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中,以積累實戰經驗,提高創新創業能力。其中豐富淵識的知識素養是先決條件,同時需要通過后天不斷的學習新東西來增長理論知識,鍛煉自己的學習和實踐能力。從高校大學生的角度來看,應勇于創新,敢于創業。在遭遇挫折和失敗時,應樹立失敗再次向前的價值觀,理性對待創新創業失敗帶來的后果,勇于承擔創業過程中的責任。
最主要的是,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并沒有結合自身專業所學,也沒有體現自身特長與專業優勢,無法形成核心競爭力。
家庭對孩子的動手能力及自主意識影響非常大,因此自主創新創業意識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比較大。在傳統教育思想觀念角度,人們往往習慣處于安穩的現狀,處于自己的舒適區,從而不愿主動接受創新發展和改革大潮。在家庭傳統的角度,大多數高校大學生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處在一個良好的就業環境下,有一份可靠、穩定的工作。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大膽改革,從家庭層面出發,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雙創精神,將這種精神外化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為大學生創造一個自由、包容、激勵的環境,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潛能和培養雙創的意識和積極性。
高校是學生完成教育的神圣地方,各高校應轉變教育教學理念,以更好指導發展學生建立創新創業標準為首,以生動豐富精彩的課堂教學和實地演練的相輔相成,結合行業的具體要求與國家的需要標準,制定符合學生的課程需求,此外,更要注重培養、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思維及相關能力,并要求學生掌握創新創業方法。為了指導在校大學生更好發展,各高校更應擔當起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的大任。但如今許多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淡薄,當然,學生自身所具備的知識和有無創新創業意識是關鍵,對于學校而言,應主動引導學生具備創新創業的意識與能力。首先,各高校創新創業意識淡薄,沒有創新創業的氛圍與感覺;其二,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或課程體系不完善或不明確,從而導致教師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總體框架不完整,不成熟;其三,缺少學生動手實踐的發展自身能力的平臺。
根據信息高度發展,社會日新月異的時代特點,結合國家硬性發展要求和高校大學生自身學習和知識儲備狀況,積極建設科學、合理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體系和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另外還要注重學生創新創業思維的培養,使創新創業的整體素質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更應該注重培養高校大學生不屈不撓的創業韌性,堅韌頑強的奮斗精神等,使當代高校大學生在遇到創新創業的困難與挫折時,可以有足夠的信心、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及臨場應變能力來應對惡劣的環境,從而提高高校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成功率和日后的就業率。
此外,學校創新創業的師資力量不足,高校大學生很難得到專業教師的專業指導或專業指導性意見。師資力量充足是推進高校雙創教育的重要因素,但各大高校針對學生開設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課程缺少創新創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地訓練的鍛煉,此外,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的課程資源對滿足國家硬性要求不能很好達到,也不能真實的還原再現企業創新創業環境,缺乏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進一步學習,且學校在創新創業方面循規蹈矩,接受太多傳統教育,從而重視書本上理論知識的教育教學,使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不能的到很好的評估與進一步發展,從而導致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不能持續穩定的增長的情況。
要提升創新創業教育教育教學的質量,需大批引進創新創業型人才,建立起具有創新和創業培訓資格、擁有創新創業實踐的經驗,熟悉高校大學生自主創新創業政策的專業教師隊伍。學校可以選派具有創新創業意愿,并愿意擔任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工作的輔導員參加相關資格培訓或者在企業、事業單位、社區和非營利組織中進行實地實踐。當然,也可通過其它多種途徑,如邀請優秀企業家、創新創業成功人士擔任創新創業導師或客座教授,向同學們講授創新創業知識,分享創新創業經驗,以拓寬師資來源,優化師資結構,革新課程體系,遞進式培養創新創業能力。對于提高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我們可以分多階段進行培養,大一時可以組織學生去聽有關創新創業的講座,接觸科技發展處于前沿的企業等來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興趣。大二時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有關創新創業類的比賽增加關于創新創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大三時,利用大學生空閑時間進行網課學習,深化創新創業的認識,提高雙創思維,全面提升雙創能力。在大四時,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踐,促成學生創業與就業的全新局面。
結語:應世界發展的潮流,擁有創新創業能力是必要之事,對于學生本身更要積極去采納并持有這項能力,世界發展之快,需要更多思想靈活的創新能力強的人去應對此發展。畢竟,有創新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