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李 猛
我國在四十年的改革開放過程當中,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進程和實際背景,相繼出臺了不同的政策法規助力行政事業單位發展。當前我國的經濟十分活躍,也給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對于國有資產管理的認識程度并不足,還存在著較大的運用時效限制。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未來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不能“生搬硬套”,固定化的模式不適合所有行政事業單位,強調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優勢,同時也要正視當前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相應的解決策略,這樣才能讓行政事業單位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目標。
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層對于國有資產管理環節的落實十分重要,因此很多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層都將目光集中在了行政事務環節,并且在長期的形勢中形成了固定思維。但是隨著當前形勢的變化和競爭的激烈,必須要改變傳統觀念,充分認識到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另外,部分行政事業單位仍存在“重資金、輕資產”的情況,僅僅是側重于對行政事業單位資金流動的管理,而疏于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管理,其實這也是大錯特錯的觀念,完全忽略了國有資產管理的實用性和和綜合性。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層對于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也導致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不夠全面和深入,常常工作形式流于表面,實用性不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不能簡單的用數據說明問題,而是要與當前的社會發展形勢、行政事業單位發展目標以及動向相結合進行分析,既要對基礎數據進行充分對比,同時也要對環比時期的數據進行研究。
1.提升國有資產管理效能。在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中,必須提升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高效性,進而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的快節奏發展趨勢。在傳統的國有資產工作中,由于任務相對較為輕松,面對的工作情況也相對較為簡單,所以普遍存在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效率不夠高的情況。探索高效科學的國有資產管理模式,對于構建現代國有資產管理體系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部分工作人員忽視了國有資產管理效能的提升,制約了現代國有資產工作的發展。因此,融入高效性原則,合理、科學開展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是現代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的發展趨勢。
2.形成資產管理制度體系。在現代行政事業單位工作格局中,需要制度的約束和支撐,對于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同樣不例外。在開展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實踐中,要結合單位的實際特點,出臺專門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形成相應的制度體系,提高國有資產管理的綜合效能。有了現代制度體系,可以滿足國有資產工作的發展趨勢,對于指引工作人員實際操作,也具有積極的意義。在實踐中,要認識到制度體系構建的積極意義,有的放矢,根據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實際情況,出臺具有指導性、針對性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意見,明確工作中的責任與義務,提高國有資產管理綜合效能。
3.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管理。在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中,要著力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也進入了新的工作層次,作為相關管理者和工作人員,要認識到現代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發展趨勢,提升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通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大數據技術等,能夠有效提升國有資產管理的綜合效能,通過數據篩選和分析,能夠準確找到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同時也能針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短板,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進而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的綜合效能。
4.注重開展科學化管理。在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中,要著力提升國有資產管理的科學性水平。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作為一項傳統性的工作,很多人認為沒有明顯的提升與創新空間,其實這是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一種錯誤理解。隨著現代工作的不斷發展,很多先進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都開始與傳統工作相融合,進一步提升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對于提高國有資產管理綜合效能具有重要意義。要認識到現代國有資產工作的發展趨勢,結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著力尋找新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模式,特別是借鑒先進經驗,提升國有資產管理的綜合效能。
綜上所述,在開展現代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中,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探尋科學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模式與優化路徑,就是要提升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提升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科學性,適應當前國有資產管理發展趨勢。